《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论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是《素问》七篇大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医经典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五运六气的相关解读却不得要领,导致五运六气沦落为玄学,被束之高阁。参透整体观念、欲解时理论、阴阳法则、六经大意、标本等是正确解读五运六气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五运六气分为两部分:一是五运。二是六气。
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运理论主要讲大周天自然界的五行所主及旺衰随干支纪年天干的变化而变化。《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太过、不及互为阴阳,为性质论阴阳,太过为实为阳,不及为虚为阴。甲:土太过。己:土不及。乙:金不及。庚:金太过。丁:木不及。壬:木太过。丙:水太过。辛:水不及。戊:火太过。癸:火不及。
五行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五行特性。二是五行生克。五行特性是五行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应用。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温热、升腾等。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等。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等。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等。
五行生克是五行理论的灵魂。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我生者、生我者、我克者、克我者,连我本身共有五部分。五行生克关注的重点是整体观念下各方力量的相对旺衰及相互制约关系,其精华在于找到打破各方力量平衡的关键节点,采取损有余补不足的方法四两拨千斤,最终达到整体各方力量平衡。以木病虚为例,简单讲解其奥妙所在。木虚则土不受制而旺,若补木,木旺,木克土,则木土皆平。如果木虚兼土虚,若补木则木克土,土愈虚。此时当补火,火旺生土,土平,同时火旺克金,金弱,则木平。若木火皆虚,则不能用水,用水,木虽得愈,火则更虚,只能用木,木火皆愈。若木虚火旺,则不能用木,用木则木虽得愈,而火更旺,只能用水,水生木克火,木火皆愈。由此可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说法是错误的,摒弃之。
五运理论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战略层面判断大周天自然界所处的状态(五行虚实)及对小周天万物的影响。例:2020年,庚子年,天干为庚,金运所主,金运太过,整个社会充满肃杀之气,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干部任免、社会恐慌等只是金运肃杀之气太过的一部分。金克木,金运太过,木伤,木主仁义、条达,疫情爆发时也出现了太多不仁义、不条达的行为:故意传播、扩散疫情,贪污捐赠钱物,封城、交通阻断等。金生水克木,金运太过则水旺木虚,水旺则雨雪多于往年。水克火,木生火,水旺木虚则火虚,火虚则夏天最高气温、冬天最低气温皆低于往年。少阴为君火,故附子不可缺。金运太过阳胜热证生石膏不可缺,阴胜厚朴、枳实不可缺。木条达不及,薤白、瓜蒌等散结之药不可缺,陈皮、竹茹、柴胡等畅通半表半里枢机之药酌情用之。
六气即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不是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六气理论主要讲小周天万物六经所主随干支纪年地支的变化而变化(合参“论欲解时”日晡发热属阳明,日晡为阳明主时)。司天象征在上,为上半年主时。在泉象征在下,为下半年的主时。子午年是少阴司天,阳明在泉。卯酉年是阳明司天,少阴在泉。寅申年是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巳亥年是厥阴司天,少阳在泉。丑未年是太阴司天,太阳在泉。辰戌年是太阳司天,太阴在泉。六气理论是欲解时理论的延伸,欲解时理论阐述的是六经与干支计时十二地支(每天十二时辰)的关联性与规律性,六气理论阐述的是六经与干支纪年十二地支的关联性与规律性。欲解时理论论干支计时十二地支(每日十二时辰)六经所主,六气理论论干支纪年十二地支六经所主。六气理论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战术层面判断标证之病位落点。欲解时辨证与经络辨证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辨标证之病位落点:一是时间位点(十二时辰),一是体表位点(体表经络)。治病求本,先责其标,标为导弹落点而非导弹发射点,标不清则缘木求鱼。例:2003年,壬午年,地支为午。2020年,庚子年,地支为子,子午年为少阴、阳明主时。两种肺炎皆出现肺实变,肺实变病标为广义阳明腑实证(燥屎为狭义阳明腑实证),两种肺炎皆可出现呼吸衰竭,功能衰竭病标为少阴阳虚寒证,少阴阳虚寒证附子不可缺。当今社会整体浮躁、焦虑、虚火旺,栀子、黄芩、黄连等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