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文旅:特色小镇的三级运营结构和五大运营收益
特色小镇的三级运营结构
特色小镇的运营不管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一定要基于市场化运作机制。我国
目前缺少专业化的特色小镇运营机构,都是通过政府下派的管委会来统一管理,如浙江
的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但是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充分的放权,以“服务者”
自居,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不干涉市场行为。以下是特色小镇的三级运营结构:
1. 政府
在特色小镇的培育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定位应适度转型和调整观念,更好地处理管理与服务间的关系。其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制定好规则,根据市场规律,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是要维护好规则,根据合约上的内容,通过法律的方式来运行。政府不是单单的土地供应,而是要在后期持续地为小镇投入各种资源。首先,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形势,通过政策疏解,下放权力,切实为企业做好服务,而不是仅仅提出硬性要求。其次,政府要为小镇作好宣传,为企业做好背书。最后,政府要有一定的宽容度,允许实践和探索。
2. 管委会
管委会这类机构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目前的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没有办法完全接轨。小镇管委会隶属于区县一级的政府,所以便能调配县层面的行政资源,提高其所管辖地区的行政服务效率。管委会并没有任何行政审批权限,其主要的职责有两点:一是落实政策,二是提供服务。
3. 平台公司
特色小镇要选择合适的企业担任平台公司的角色,若由一个企业来主导,则最好为某一行业内具有实力的龙头核心企业或终端品牌企业,一般要具备整条产业链的撬动能力。尤其要抓住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高利润环节,即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服务,进行重点配置和服务对接。此外,平台公司通过互联网形成各类服务平台(需求信息、融资服务、政府资源、专家服务、成果信息等),充分聚集和优化配置平台资源,能促进域内企业升级转型,能推动政府的高效治理,能帮助小镇对接外部资源,形成互补的业务关联。
特色小镇的五大运营收益
企业建设特色小镇最关注的就是如何实现盈利。特色小镇的盈利来源主要有两部分:地产增值和产业增值。其中,地产增值是指依附在土地溢价基础上的一种盈利模式,通过建设生产仓储、办公研发、商业居住等房地产物业并以出租、出售方式供入驻企业与镇内人口使用,同时提供物业服务。产业增值是在开展运营服务和享受关联政策基础上实现的产业运营服务收益、配套经营收益、政府补贴、税收奖励和产业投资五个方面。
1. 产业运营服务收益
小镇整合产业资源,引进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向入驻企业提供工商注册、融资信贷、法律咨询、人才外包、资质认证、技术中介、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网络通信服务等全套的产业服务,或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金融信贷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并适度收取服务佣金,作为平台服务还可以通过 BPO(商务流程外包)等形式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见表)。
2. 配套经营收益
围绕产业配套餐饮娱乐、酒店住宿、教育医疗、咖啡书吧、会议商务、会展博览、互动体验等生产、生活服务项目,以招商或自持等方式,形成稳定的运营收益。
3. 政府补贴
特色小镇通常要建设若干公共服务平台及配套服务设施,以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和产业氛围。为了鼓励园区改善创业环境和提高服务能力,所在区域政府应适当拿出财政资金,按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以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给予资金扶持。
4. 税收奖励
企业通过与政府“一事一议”的谈判,确定各项优惠条件。这在发达地区都有很多创新探索,如企业享受税收增值部分的让度,政府分阶段分比例按照最终实施效果进行
返还;或企业享受周边地价增值的分成。
5. 产业投资
如果小镇的产业基础非常突出,作为企业可以围绕其做股权投资。在小镇建立或控股专业性的产业投资机构,如天使、 VC 或 PE 等,以此开展项目投资,或者利用小镇内部孵化器对进驻的潜力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股权投资,实现企业成长并获取长期
收益。
各地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各有侧重,收入来源比重各有不同,总之,特色小镇正在由地产收益向综合收益发生改变。在新形势下,多条运营线的展开,已经使特色小镇的收益除来自土地一级、二级开发外,还包括产业项目运营收益、二级房产的运营收益及市服务的运营收益等。特色小镇的运营机构要不断寻找新的盈利方式,探索出更多新
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