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秦州杂诗·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孤城”句:秦州处于南北两山之谷。

“无风”句:秦州位于低谷,故城中人不觉有风,而天风实有之。

“不夜”句:秦州东西皆为谷口,故无山以遮日月。

属国:即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掌少数民族事务。此处指赴吐蕃之使臣。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汉昭帝时,楼兰与匈奴和好,不亲汉朝。傅介子至楼兰,斩其王首。此以楼兰代指与唐为敌的吐蕃。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秦州城座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北面和东面,是高峻绵延的六盘山和它的支脉陇山,南面和西面,有嶓冢山和鸟鼠山,四周山岭重迭,群峰环绕,是当时边防上的重镇。“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的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那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同是写高山孤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雄浑阔大中带有闲远的意态,而“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则隐约透露出一种严峻紧张的气氛。沈德潜说:“起手壁立万仞”(《唐诗别裁》),这个评语不仅道出了这首诗发端雄峻的特点,也表达了这两句诗所给予人的感受。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首联托出雄浑莽苍的全景,次联缩小范围,专从“孤城”着笔。云动必因风,这是常识;但有时地面无风,高空则风动云移,从地面上的人看来,就有云无风而动的感觉。不夜,就是未入夜。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天还没有黑就高悬天上,所以有不夜而月已照临的直接感受。云无风而动,月不夜而临,一属于错觉,一属于特定时间的景象,孤立地写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临,一属于错觉,一属于特定时间的景象,孤立地写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一旦将它们和“关”、“塞”联结在一起,便立即构成奇警的艺术境界,表达出特有的时代感和诗人的独特感受。在唐代全盛时期,秦州虽处交通要道,却不属边防前线。安史乱起,吐蕃乘机夺取陇右、河西之地,地处陇东的秦州才成为边防军事重镇。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烽火气息的边城中,即使是本来平常的景物,也往往敏感到其中仿佛蕴含着不平常的气息。在系心边防形势的诗人感觉中,孤城的云,似乎离边塞特别近,即使无风,也转瞬间就飘出了边境;孤城的月,也好象特别关注防关戍守,还未入夜就早早照临着险要的雄关。两句赋中有兴,景中含情,不但警切地表现了边城特有的紧张警戒气氛,而且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正如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评的那样:“三、四警绝。一片忧边心事,随风飘去,随月照着矣。”

三、四两句在景物描写中已经寓含边愁,因而五六两句便自然引出对边事的直接描写:“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水还。”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归国后,任典属国。第五句的“属国”即“典属国”之省,指唐朝使节。大约这时唐朝有出使吐蕃的使臣迟留未归,故说“属国归何晚”。第六句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两句用典,用赋一事,而用语错综,故不觉复沓,反增感怆。苏武归国、傅介子斩楼兰,都发生在汉王朝强盛的时代,他们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后盾,故能取得外交与军事上的胜利。而现在的唐王朝,已经从繁荣昌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急剧趋于衰落,象苏武、傅介子那样的故事已经不可能重演了。同样是用这两个典故,在盛唐时代,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的高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的豪语,而现在,却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了。对比之下,不难体味出这一联中所寓含的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遥望关塞以外,仿佛到处战尘弥漫,烽烟滚滚,整个西北边地的局势,正十分令人忧虑。目接衰飒的边地景象,联想起唐王朝的衰飒趋势,不禁使自己疾首蹙额,怅恨不已。“烟尘”、“衰飒”均从五、六生出。“一”、“正”两字,开合相应,显示出这种衰飒的局势正在继续发展,而自己为国事忧伤的心情也正未有尽期。全诗地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时代的悲凉,表现为一种悲壮的艺术美。

偶遇古诗词

诗词是艺术的语言。偶遇一首好诗,如品美酒,三杯下肚,回味醇厚;如遇佳人,双眸对视,心泛涟漪。每天早六点,读诗写诗,以诗会友,尽在“偶遇古诗词”!
16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作者: 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城北寺,传是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清渭 ...

  • E43杜甫五律《野望-清秋望不极》读记

    杜甫五律<野望(清秋望不极)>读记 (小河西) 野望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杜甫以"野望&quo ...

  • 看图识唐诗(595)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满目悲生事,满眼逃生避难的伤心事, 因人作远游.出于投靠亲友作此远游. 迟回度陇怯,在穿越陇山和抵达陇关时 浩荡及关愁.都曾游疑胆怯和无限忧愁. 水落鱼龙夜, ...

  • 看图识唐诗(606)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九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九 凤林戈未息,凤林关外的战乱一直未见有平息, 鱼海路常难.通往鱼海的道路多险行军会很难. 候火云 ...

  • E55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读记

    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读记 (小河西)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这是<秦州 ...

  • 古老是一种范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鹏举 日期:2021-04-22 陈鹏举 1996年春,朋友范君约我去敦煌.麦积山.敦煌神圣至极,"麦积山"三字如雷贯耳,因为麦积山在天水,即古秦州.天水是 ...

  • 看图识唐诗(598)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莽莽万重山,莽莽苍苍万重的山, 孤城山谷间.秦州孤城在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山下无风却见山顶云出塞, 不夜月临关.夜似未至忽然月已照边关. 属国归何晚,汉使为 ...

  • E24杜甫五律《遣怀》读记

    杜甫五律<遣怀>读记 (小河西) 遣怀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时杜甫客居秦州. ...

  • 看图识唐诗(601)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 城上胡笳奏,城上有响亮的胡笳吹奏, 山边汉节归.山边见持节的汉使回归. 防河赴沧海,奉皇上的诏令需防守黄河, 奉诏发金微.官兵开赴沧海而发自金微. 士苦形骸黑 ...

  • 六点|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 ...

  • 六点|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 ...

  • 六点|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

  • 六点|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后游:即重游(修觉寺). 曾( ...

  • 六点|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水槛(jiàn) ...

  • 六点|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

  • 六点|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 ...

  • 六点|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

  • 六点|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