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智慧:人事管理才能古今无人超越,助其成为千古一帝
自古以来,不少君王的一个通病,就是用人多疑,因而使得君臣之间往往不能肝胆相照、相互信任。
绝谗言
贞观初年,唐太宗曾对近臣说:“朕认为前代的谗佞之徒,都是损国害民的蟊贼,有的巧言令色,结党营私,有的主上昏庸,被人迷惑,以致忠臣孝子流血含冤。朕防微杜渐,以绝谗言,恐怕力不从心,还望各位大臣时时提醒,以免祸端。”
唐太宗
奸佞小人是贤能之士施展才华的最大阻碍,因此斥小人、杜谗邪就显得尤为重要。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对奸佞小人的危害看得很清楚,把任用小人比作养恶草,指出养了恶草会对好谷子有伤害。
唐太宗还引用北齐和隋朝的历史教训,说明群小之徒诽谤君子、谗害贤臣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唐太宗对谗言有所警惕,使得一些诬告未能得逞。
贞观三年,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声称房玄龄、杜如晦的思虑有限,不可让他们总理一切,企图排斥房、杜的宰相地位。
房玄龄
唐太宗说:“朕以公心治理天下,任命房玄龄、杜如晦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我的老部下,是因为他们有才华。陈师合无事生非,妄加毁谤,企图离间我们的关系。从前蜀后主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所以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因为不相猜忌。朕如今任用房玄龄、杜如晦等,也是如此。”
于是,唐太宗将陈师合流放到岭南。事后,唐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朕听说自古以来成就大事业的帝王,都是上下一心,依靠股肱大臣的力量。如果君主猜疑臣下,就不能上通下达,想使臣下尽忠,岂不困难?如果有人故意谗毁,破坏君臣关系,就应当以他谗毁别人的罪名惩治他。”
杜如晦
竭力护贤能
当然,贤能之士毕竟不是神人,有时难免犯小的失误和过失。居心叵测的人往往抓住不放,借机毁谤。对于这种情况,唐太宗看得很清楚,态度也十分明确,总是竭尽所能保护贤能之士。
有一次,魏徴、温彦博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都曾犯过一些小的过失,有人据此上奏太宗弹劾他们。太宗对这些奏章丝毫不理,对魏徴等人的信任也从未曾改变。这样一来,魏徴等人就能够安心做事,充分发挥治国的才华。
魏徴
一次,唐太宗问曾在隋朝担任大臣的房玄龄和萧瑀:“隋文帝作为一代君主怎么样?”
两人回答说:“隋文帝勤于治理朝政,有时临朝听政,会一直延长到日落西山的时候。五品以上的官员,围坐论事,卫士传送餐饭。虽然他品性算不上仁厚,但可以称得上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
萧瑀
唐太宗不赞同这种说法,对他们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是一个十分不精明而且喜欢苛察的人,因为他不精明,所以使得君臣上下不能通融一气,因为他苛察,所以对事物多有疑心,所有的事都自行决定,而不信任群臣。
天下如此之大,他一个人日理万机,费心劳神,难道每一件事都能做得合乎情理吗?群臣既然已经明白主上的意见,那么就只有无条件接受,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争辩纠正.所以隋朝到了第二代就灭亡了。
隋文帝
我就不是这样:选拔天下的贤能之士,让他们分别担任文武百官,让他们考虑天下大事,然后汇总到宰相处,宰相深思熟虑,然后才上奏到我这里。这样,有功则行赏,有罪则处罚,谁还敢不尽心竭力,各司其职呢?
这样一来,何必担心天下治理不好呢?”房玄龄和萧瑀听后深以为然,心中庆幸遇到了明君。
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贞观十三年,有人诬告尉迟敬德企图谋反。唐太宗不但不信,还将此事告诉了他。敬德听后,脱下衣服,露出满身伤疤,对唐太宗说:“我跟随陛下征战四方,身经百战。现在天下安定了,难道陛下要怀疑我吗?”
“请赶快穿上衣服,我不相信诬告,才将此事告诉你,你何必恼怒呢?”唐太宗流着眼泪动情地说。
尉迟敬德
几天后,唐太宗为了表示对尉迟敬德不疑,决定将女儿嫁给他。尉迟敬德一边叩谢,一边说:“臣的妻子虽然年老珠黄,但与我同甘共苦多年。臣虽然没有学问,不知书达理,也知道富不易妻的古训。我实在不愿接受陛下的厚爱。”唐太宗感到尉迟敬德言之有理,不再勉强。
贞观十七年,萧瑀因为自己不受重用,嫉妒房玄龄,诬告房玄龄交结朋党,把持朝政,提醒皇上明察秋毫,以防被他们蒙蔽。但太宗深信房玄龄的为人,并没有因为萧瑀的话而怀疑房玄龄。相反,他严厉地批了萧瑀的诽谤,使其不收再挑起事端。
由于唐太宗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君臣之间、臣子之间都能从国家大局出发,相互信赖无疑,精诚团结。因此,贞观时期的大臣,多数都鞠躬尽瘁,尽职尽责。
中书令岑文本,虽贵为中书省的长官,但作的房子又小又湿,家甚至连帷帐这样的东西都没有。有人劝他经营一点产业,产业就是家业。
岑文本说:“我没有什么功劳,仅仅因为写文章就担任了这么重要的官职,这已经让自己很担心了,哪里有心思搞什么产业。”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家产,而是自己是否对得起这个重要的职务。
岑文本
中书省的机密最多,因为任何重大的事情首先是中书省知道,皇帝的什么想法,也总是先通过中书省草拟诏敕。在当中书令之前,岑文本当中书侍郎多年。如果要经营产业,他早就有机会,但他一心考虑的是朝廷大事。
户部尚书戴胄是国家财政经济的一把手,国家的预算、决算、税收、土地、人口等都在他管辖范围之内。他去世的时候,因为家里房屋又破又小,没法设堂祭奠。
戴胄
李大亮曾任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和工部尚书,还担任过剑南道“省大使和凉州都督。他死的时候,家里没有珠玉可以作为口含之物,只有五斛米、三十端布。朝廷给他的赏赐,他不据为己有,而是发给亲和下属。他抚养的孤儿,与他如同父子的就有十五人。
贞观盛会
可见,贞观时期,皇帝对待大臣信任有加,大臣对皇帝和朝廷尽心力。上下合力,共同造就了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