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朱进忠_____风清云淡_____新浪博客 和另外 1 个页面 - 个人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作者简介】朱进忠,1933年出生,河北定州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内科及中医文献研究多年,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验俱丰,提出许多独到见解,如内科疾病辨证论治三步法、疑难病从肝论治、天人相应辨证30法、杂病辨证脉为第一等,发扬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
前言
第一章 症
第一节 内科
第二节 外科、皮科
第三节 妇儿科
第四节 眼耳鼻喉科
第二章 病
第一节 内科
第二节外、皮、骨伤、肛门大肠病
第三节 妇科
第四节 儿科
第五节 眼科
杂论篇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前言
任何科学研究工作成绩的取得,没有比随时随地根据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更为重要的事了。
我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临床初期阶段,曾经自觉不自觉地犯了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在短期内即获得了克服,而有些错误却屡屡违犯不得改正。为什么?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很多前辈的指点,才明白了屡犯错误的根源在于没有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于没有从思维方法上找出屡犯错误的所在,在于没有把错误的根源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于是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的研究,并逐步撰写开了这部《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在20世纪60年代初,与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副院长,已故老中医刘崇德先生的一次交谈中,他谈到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世界上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我治不好的病;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我现在治不好的病。”我听后很受教育。于是从60年代初,进一步地对很多临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了一点一滴的总结,并从中找到了很多成功的诀窍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发现了一些原来认为根本不能治疗的疾病,仅仅经过简单的治疗即获得了痊愈;还发现了一些原来认为根本不可能办的事情,经过努力获得了解决。于是我产生了一种想法:为了造福于人类,启迪于后人,一定要将这些经验教训汇集成册,付梓于世。当然,书中的论点由于个人水平的限制,还不一定正确,但好歹它是一部踏踏实实的真经验、真教训的总结,所以还是很有裨益的。
为了说明我的观点,分别采用了:①理论问题的形式;②病证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③疾病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书写。为的是使读者明确思维方法的正确与错误是第一位的,病、证与理论相结合是第二位的。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朱彦欣、李庭凯、李建刚、王红梅的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朱进忠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02年4月
朱进忠(1933.5-2006.11),男,1933年出生,河北定州市人,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学院第一批本科毕业生。曾任职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研究所名誉所长、主任医师,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曾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山西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教员,山西省职工医学院教授,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山西省中医学会、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理事,山西省政协五、六、七届委员,六届政协医卫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科技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保健委员会顾问,山西省药品审评委员会1、2、3届委员。《山西中医》、《中医药研究》、《光明中医》杂志编委,《山西中医》副主编。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山西卫生界赵雪芳式白衣战士称号一次,1999年获卫生部全国德艺双馨医护工作者称号。
朱进忠导师长期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教学成果,对疑难杂病诊治规律和辨证论治方法学尤有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著了《中医内科证治备要》、《天人相应与辨证论治》、《难病奇治》、《疑难病诊治思路秘诀》、《中医脉诊大全》等书22部及大量论文。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内科病辨证的三个步骤、天人相应辨证42法、相似辨证、疑难病从肝论治、久病辨证脉为第一依据。并被很多医者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著名医家称其为“提出疑难病从肝论治的建国以来第一人”“格调崇高,贡献巨大”“对中医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是可行的”。其先后获山西省医药科技著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其发明的新药有主治小儿急慢性腹泻的“宝宝一贴灵”,主治急性扁桃体炎与上呼吸道感染的“疏风清热胶囊”,主治慢性肾炎、前列腺增殖症的“肾康灵胶囊”。在全国率先采用了现代工艺制造贴脐剂治疗内、儿科疾病,并一举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跃居为全国著名企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