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很经典的一首诗,用一把团扇,便表达出了后宫失宠之怨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宫廷的婚姻制度是很不合理的,皇帝一人拥有配偶可以多到成百上千,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但是其中能够得到皇帝宠幸的却少得可怜,绝大多数只能在深宫之中虚度光阴,抒发怨情。就如同白居易《后宫词》中所说:“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当然,也正是由于古代宫廷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才有了后来的宫怨诗。所谓宫怨诗,即描写宫女幽怨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如朱庆余的《宫词》,王维的《秋夜曲》,杜牧的《秋夕》,李白的《玉阶怨》,包括白居易的《后宫词》都是宫怨诗的名篇。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怨歌行》,就是众多宫怨诗中的名篇之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汉代班婕妤的这首《怨歌行》还是现存最早的宫怨诗,甚至明代学者孙月峰曾说:“此后世宫词之祖”。那么《怨歌行》到底写了什么呢?它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据史料记载,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设计陷害班婕妤后,班婕妤便不再受到汉成帝的宠幸,为防有生命危险,班婕妤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正是在这漫长而寂寞的冷宫生活中,班婕妤创作出了这首《怨歌行》以感伤自己的处境。但身份悬殊,班婕妤不可能直抒失宠之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首《怨歌行》中,班婕妤是用一把团扇自喻,借团扇的遭遇含蓄地吐露出了自己的悲惨命运,以及抒发出了她的后宫失宠之怨。因此,开篇两句“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班婕妤便从制作团扇的精美材料写起,即从织机上新裁下一块齐国出产的,犹如霜雪一般洁白精美丝绢。
言外之意,也就是说班婕妤出身不平凡。事实上,班婕妤是楚令尹子文的后人,也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她自己亦是工于诗赋,文才出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即用精美丝绢缝制出一把合欢团扇,就像明月般浑圆。由此可见,缝制出的团扇十分精美,班婕妤的外貌亦是光彩照人。
接下来的“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说的则是古人常把扇子置于怀袖之中,取出摇动,便可以顿生微风,祛除热意。结合诗人是以团扇自喻,这里其实就是在描写她得到了皇帝的宠幸。然而“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团扇只有夏天才会一用,所以常常会担心秋天的到来,那时凉风便会代替夏天的炎热。
很显然,这两句诗背后的意思是说,皇帝的宠幸只有一时,等到新人来了,旧人也便无用了。也就是结尾两句所说:“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用不着的团扇终究还是扔到了竹箱中,往日的恩情也就中途断绝了。可见班婕妤以团扇表达自己的失宠之怨,是既新奇又形象。
而《怨歌行》最可贵的地方,便是它超越了宫怨范围。即具体普遍的意义,因为封建社会中女子被玩弄、被遗弃的悲剧命运不在少数。纵观《怨歌行》,它无疑是一首构思巧妙,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