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冠疫苗,副作用越大效果越好?这个误区骗了很多人
最近有不少朋友都去接种了新冠疫苗。打完后的副作用,几乎是人人都关注的问题。
现在网上有一种传言说,打完疫苗后的副作用越大,效果越好。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传言说,如果打完没有副作用,说明疫苗没有效果。
今天,我就这个问题跟大家展开聊聊。
先说说关于疫苗的基础知识。
一些人会把疫苗和抗体混为一谈,但这完全是2种不同的东西。
疫苗的本质是一种抗原(antigen),而抗体(antibody)是疫苗接种后,我们免疫系统的产物。
产生抗体有2个办法,一是病原体感染,二是接种疫苗。正常人在感染细菌或病毒之后,体内都会留下痕迹——你的身体会记住病毒的样子,再次见到病毒后,就能更快更强地消灭它。
但问题是,在我们的免疫系统消灭病原体之前,某些病原体可能已经把我们消灭了。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疫苗进行免疫,让身体提前认识一下敌人,在真正的病原体到来之前做好准备。
产生抗体的过程叫做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同时还有一个产生杀伤性T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免疫(cellular immtunity)。一支疫苗的效果好不好,主要看它能否诱导出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提前接种了疫苗,一旦遇到真正的病毒,抗体(准确说是“中和性抗体”)与病毒在细胞外结合,病毒无法入侵细胞,就被巨噬细胞识别、吞噬并最终降解。
侥幸进入细胞的病毒,就要靠细胞免疫来发挥作用了。细胞免疫应答识别后,由杀伤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摧毁已经被感染的细胞(灭活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很微弱,因为不涉及细胞内的过程)。
新冠疫苗主要通过刺激你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以及减轻感染后出现的症状。
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等成分进入血液循环,身体会升高体温来杀死病毒(免疫系统将疫苗视为“病毒”)。
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副作用(如低烧或肌肉疼痛)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太担心。因为它们是免疫系统对疫苗产生反应的表现,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没有副作用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
如果是同一种疫苗在同一个人身上使用,那么副作用的强度可能和有效率有一定的关系。
举个例子,辉瑞疫苗是两针法,前后两针间隔至少21天。3期临床研究显示,在打完第一针之后、第二针之前,有效率只有52%;而打完第二针7天后,有效率升至95%。这说明,第二针的接种对于完全发挥疫苗效力至关重要[1]。
但同时,第二针接种后的副作用,也明显比第一针更大一些。
我们以其中几个常见的副作用为例(16~55岁年龄组)。
发热:打完第一针,有3.7%的人出现发热;而打完第二针,有15.8%的人出现发热;
疲劳:打完第一针,有47.4%的人出现疲劳;而打完第二针,有59.4%的人出现疲劳;
头痛:打完第一针,有41.9%的人出现头痛;而打完第二针,有51.7%的人出现头痛。
可以看出,虽然前后接种的是一模一样的两支疫苗,但第二针的副作用会更大一些。这背后的原因,跟第二针疫苗诱导出更高的抗体水平和更强的T细胞免疫应答有关。
打完疫苗后的副作用,不能直接和疫苗刺激你体内的免疫反应挂钩,而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现有的几种疫苗技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等)差异很大。同一种技术路径下,不同国家的疫苗在抗原选择、生产工艺上也有很大不同。
比如,同样是腺病毒载体疫苗,有的用腺病毒5型,有的用腺病毒26型,有的用黑猩猩腺病毒。
另外,一支疫苗中不仅仅只有抗原成分,还有佐剂(用于增强免疫反应)、稳定剂等,它们对副作用的影响也比较大。
比如,在疫苗的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组接种的并非疫苗,通常只是生理盐水或加了佐剂的生理盐水,但安慰剂组仍然会出现发热、头痛等多种副作用,其中一部分就是佐剂引起的。而佐剂是不能预防病毒感染的。
再比如,mRNA疫苗的LNP(脂质纳米颗粒)。为了防止mRNA在体内快速降解,疫苗生产者会使用LNP包裹mRNA。可以简单理解是胶囊药,LNP就是外面的胶囊壳,mRNA就是里面的药粉。这个胶囊壳保护药物进入你的口腔、食管、胃,最终在该起效的地方融化完。
然而,LNP中含有化合物PEG(聚乙二醇),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mRNA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概率比许多传统疫苗(比如流感疫苗)高出5~10倍[1] ,PEG就是可能的凶手之一[2]。
还有更极端的例子:有些对乳胶过敏的人,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疫苗中哪来的乳胶呢?——就是针头扎进疫苗瓶时,从乳胶瓶塞上带走的极微量杂质导致的。
因此,通过副作用的高低衡量疫苗的有效率,很不科学。
一支疫苗的有效率到底怎样,只有严格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才能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