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王国法院士: 能源革命不是把煤炭“革”掉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去化石能源化”等论调铺天盖地,甚至有观点提出,30年后煤炭工业将不复存在。那么,煤炭到底有没有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国法表示,在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仍是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稳定器。
在王国法看来,我们首先要认清能源与矿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方面,我国煤、油、气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的67%、5.4%、7.5%。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繁荣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引发消费升级,仍需要能源的强力支撑。
“当前,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仍然处于对能源和原材料消费最旺盛的阶段。近年来通过持续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支持非化石能源发展,能源弹性系数逐步下降,煤炭仍占到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的68.8%和能源消费量的57.7%。如果不要煤了,靠什么支撑能源安全?”王国法表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在当前占比15%的基础上,今后10年加速发展,实现目标是可行的。但即便到203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将在50%左右,与“去煤化”论调相去甚远。
在谈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时,王国法指出,行业必须坚持绿色智能的发展道路,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先进产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何走?王国法表示,能源革命不是把煤炭“革”掉,而是要实现煤炭工业自身革命。“碳达峰、碳中和也不是'去煤化’,而应是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型。”他建议,在生态环境约束下,做好产能布局规划,按照安全绿色开发标准进行煤矿设计、建设和改造,推广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扰动最小,减少开采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在资源开采的同时,展开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发展煤矿开采和煤化工废水处理、固废无害化处理等技术防治和装备,开展细颗粒物、硫氧化物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
“我国能源结构将在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基础上,加快向多能融合发展。既要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也要促进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王国法认为,建立多能融合供应体系,将是“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需充分利用各种能源自身优势、相互调配,有利于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多元化转型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在能源转型中,必须以煤炭、煤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平抑波动的稳定器,可再生能源也可助力煤炭行业低碳发展。二者耦合协同,将成为建立新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