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思考过死亡这一话题了
在8年前的今天的夜晚里,汶川发生了地震,是继唐山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
也就在今天上午11点左右,台湾又发生了地震,全台湾以及福建泉州等地都有明显震感,这似乎是上帝在提醒人类不要随便遗忘曾经的伤痛。
或许,我们应该将死亡列为教育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当之前日本地震的时候,全世界的人们在佩服日本民众的镇静的时候,也很容易想到日本处在地震带上的不安以及积极的防御以及教育措施包括中小学的逃离演习之类的,我们对于死亡这一话题的尊重就是尽可能多的思考怎样去别面它,或者说,怎样认真的面对而不是逃避,而不是闭口不谈。
古希腊的戏剧舞台上,台下的希腊公民们如痴如醉地欣赏着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在这个时代的这个地方的人们对于悲剧的崇敬是喜剧所难以企及的,这三位古希腊悲剧家很早就将生死悲剧拿到舞台上,将人性与人心融入到生死中,直面惨淡的人生,它们的戏剧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
你还记得莎士比亚里的那个忧郁的王子思考的问题吗?他的纠结延续了古希腊悲剧思想里的哲学思考。
为什么会引起后来人那么多的动容与思考,就是在人生的截点上,在彷徨的未来里你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虽然很悲伤,但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有时候不愿意去思考,因为害怕,因为没有必要,但是你越是这样,你就越是会害怕死亡,与其这样,还不如将死亡的问题变成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最后的一部分,坦然地面对。
你如果知道庄子为什么会在他妻子死后鼓盆而歌,为什么会在自己的死的时候不用豪华的棺椁的话,你或许就会对死亡坦然面对了。
但圣人关于死亡的态度毕竟我们一般人的思想是难以企及的,我们有的时候会绕不过这个坎,笔者自己就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我经常害怕像电影《死神来了》里那样莫名其妙的死亡,坐在一个靠窗户的地方会时不时的望向对面的高楼,臆想着会不会现在有枪头正对准了我;家里之前悬挂的一把剑的装饰品也让我平放在了地上,以免睡觉的时候掉下来……诸如此类种种,越来越怕高的地方,比如我看到视频里那些攀登城市高塔的视频我就会汗毛直立;在坐出租车的时候,如果司机开得快我就会提醒他开慢点,毕竟这些意外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我最喜欢的一位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就是死在了朋友开快的车里,而他生前你知道最痛恨什么吗?他认为最愚蠢荒诞的死法就是死在快车里。
所以,在这个科技发达、医疗水平发达,人们的寿命看起来似乎有了保障,但是我们的心理确实越来越恐慌。
我们会遇到恐怖主义分子,会碰到地震海啸等你不曾料到的灾难,会在与别人的冲突中冲动,失手杀了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愤怒,因为一些感情的纠葛,杀死恋人,因为上网的钱没有了,杀死父母等等,你所安全度过的一周里,就会有很多人死亡,如果你留意每天的新闻,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像梁漱溟先生说的会好吗?
当李泽厚先生再次提出了梁漱溟先生的疑问时,我们是时候该认真的想一想我们距离一次荒唐的死亡的距离有多远了?
这份巨大的惶恐与不安曾经一度侵扰了我好久,我怎么能不为之恐惧呢,我如何才能忘却生与死的无穷忧虑呢,我如何才能不一直疯狂地、无目的地奔逃呢?
我知道人固有一死,我的爷爷也很淡然地告诉过我:“如果你命中该被水淹死,火是不会绕死你的?反之,亦然。”
司马迁在探讨生存的意义,你带给这个世界的价值是泰山还是鸿毛,而我爷爷正荒谬地告诉了我宿命论的东西,这是我绝不能同意的原因。
你怕被水淹死,那就去把游泳这项生存技能学会啊,至少可以帮助你躲避荒诞的溺死;你如果害怕火的威力,那就科学的用火,在火灾发生的时候,不要像之前新闻报道里的上海的三个女大学生盲目选择跳楼,学习一些紧急的逃离知识啊……
面对死亡,我们不能随遇而安,如果你想好好活的话。这是我最后告诉自己的话,如果意外真的发生在我的身边,当时的我应该将没有必要的惶恐杀死在了我之前学习的紧急预防的知识里,去想解决办法而不是大叫。
这似乎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比如优酷里有个节目叫《侣行》里的那对北京的夫妻,作为探险旅行爱好者的他们告诉我们,根本不存在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旅行你要为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出应有的预备,比如每年爬山都会有掉下去的,迷路的,每年因为旅游高峰期而走丢孩子的等等,所以,既然我们能预料的事情,我们就做好十足的准备避免,这一点我们应该做到。
再来我们就浅浅地谈一些形而上有关生命的问题吧。
我们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过程,不外乎在寻找存在的意义,这是我们受活一生的终极目标。当然,为了金钱与欲望而过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我们的物质依托和人的本能,但是,当金钱与欲望都满足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你的一生如同一具行尸走肉的。
当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着重的搜寻到的是一部电影,一个是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另一个是歌德写的《浮士德》,当然后者也有电影。
关于这两个我寻找到的答案,一个是《第七封印》里的那个骑士甘愿去死的原因是他找到了什么样的意义?另一个是浮士德在与死神订立契约后寻找可以令自己满足的东西是什么?
其实,关于死亡,我只是提出了我的问题,剩下的答案并不标准,也并不是唯一的,它甚至不是一种实体,有可能就是一种感觉。但不幸的是,很多人对于死亡都不愿提出问题,所以你们的死亡便会是囫囵的。
顺便说一句,这两个看起来都很枯燥,需要在好的注解下再次去体味,我只是提出了两个问题,剩下的,需要读者你自己去亲自找寻。
最后,在彷徨的未来里,我们对于唯一确定的事情——死亡的看法决定了我们在这漫长的彷徨期里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每一天初升的太阳。
我只想分享一段我曾经写给自己的话:死亡是确定,但我们的生活不是得过且过的等待它,在我们的弥留之际,我们的心里知道有可能明天初升的太阳看不到了,但我们并没有悲伤,在无数次所谓的意外里凭借着自己学习的知识保存了生命,在无数个困顿的时候,我们努力地寻找方向,并非是怨天尤人,活到如今,有一些人因为意外死了,而那时我活了下来;有些人因为压力而自杀,而那时我活了下来,现在,面对无数次我可能荒唐死去的截点我都熬了过来,现在的离去,是不荒唐的,是心安理得的,如此,伴着我们最后一抹微笑,我留给世界的不是遗憾,不是彷徨,而是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