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应用验证学习--验证项目梳理

观点来源:大国重器专家组成员 张伟

欢迎更多专家和同仁加入我们分享您的观点

近日拜读了两位前辈领导主持编著的有关元器件应用验证的专著,从中收益匪浅。遂将学习笔记与心得整理出来,形成这个系列的文章。文中完全是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整理出来也是供同好者分享。随着学习深入,有些原来的想法会改变,有些原有的问题不复存在,有些新的问题又冒出来,所谓“今是而昨非”者也。其中观点,如果能引发您的一些思考,则是我的荣幸。

验证项目梳理

从整体上来说元器件的应用验证被分为元器件方式、板方式、系统方式和飞行方式4种:
元器件方式与传统的元器件质保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类似,和元器件质量保证的其他过程也有交叠的地方。比如:生产过程验证旨在对生产厂的设计、制造和质量能力进行评估。在以往的元器件质保业务中,这个工作包含在“生产厂评估”这个环节中。我在分享Thesis博士的讲义时曾经提到过,美国国防部是在90年代的采办改革中由QPL转向QML。进入QML的第一步,就是通过由DSCC组织的“生产厂评估”。国内有专门的机构牵头进行生产厂的评估工作,也有军标生产线的认证流程。我推测,应该是国内军标涵盖范围宽,更新又较慢,所以对宇航应用的特殊要求就没有充分体现。生产厂、用户和鉴定机构对宇航生产线的认证要求也没有完全的共识,所以应用验证的第一步是对生产厂能力的再次确认,也就容易理解了。
结构分析是元器件评估中很有效的手段。基本想法是把元器件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作为一个黑盒,通过层层拆解的办法,判断元器件在设计、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推导出可能的失效模式,并在后面的评估试验中验证。国外的质保机构,一般对比较陌生的或者是纯商业的生产厂的产品,在决定使用前,会进行比较充分的结构分析。但对于QML中的生产厂,则很少用这样的方式。应用验证中,采用生产厂评估和结构分析,说明国内的生产厂,哪怕已经取得了军标认证,但和宇航元器件用户直接的信任基础还比较薄弱。
通过结构分析,元器件的薄弱环节就比较清晰了。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针对元器件的薄弱环节进行极限评估测试。所谓“极限”,就是给元器件施加环境应力,找到元器件的能够承受的极限,从而比较清晰的看到器件规范的参数值到极限值之间有多大的裕量。常用的应力包括电应力,比如:电压、电流、功率和频率;环境温度应力,比如:高温、低温、温度循环、温度冲击;机械应力,比如:振动、冲击、离心等。
在宇航元器件主要在空间环境工作,用户对元器件的抗辐射能力是比较关心的。过去大家提到元器件的辐射效应,想到的主要是总剂量效应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各种单粒子问题对空间飞行器性能影响越来越得到关注,元器件需要抗单粒子效应能力的想法也深入人心。目前,元器件在鉴定阶段就会进行抗辐射能力评估。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应用验证中的评估应该是查漏补缺的作用。国内元器件抗单粒子能力评估的技术手段已经比较成熟,最大的问题在于粒子源不足。
原子氧和释气问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很关键,但总体而言,并没有普遍开展。
板方式、系统方式和飞行方式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的意味。总体思路是把元器件放置在工作环境中,考察元器件在“应用”场景下的表现,“应用验证”也应是得名于此。三种方式如果串联起来看成一个整体,可以清晰的看出,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元器件的工作环境越来越接近真实环境,试验或者验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但普适性越来越低。

作者简介:张伟,无锡海瑞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可靠元器件从业者,原航天五院进口元器件采购处副处长,原德国TESAT-SPACECOM中国业务代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