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8人间训诗解1知性明制至道慎微
题文诗:
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
知人之性,自养不悖;知事之制,举错不惑.
发于一端,能散无竟,周游八极,总于一管,
谓之真心.见本知末,观指睹归,执一应万,
握要治详,谓之正术.居知所为,行知所之,
事智所秉,动知所由,谓之道也.道者置之,
前而不輊,措后不轩,内之寻常,而不塞也,
布之天下,而不窕也.使人高贤,称誉己者,
心之力也;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
言出于口,人不可止;行发于迩,远不可禁.
事者难成,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也.
千里之堤,漏以蚁穴;百寻之屋,突隙烟焚.
尧戒有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山莫蹪人,
而蹪于垤.至道真情,情真心正,善始善终,
防微杜渐,是故人皆,轻其小害,易其微事,
以致多悔.俟患至而,多后忧之,是犹病惓,
而索良医.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
【原文】
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管,谓之心。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居知所为,行知所之,事智所秉,动知所由,谓之道。道者,置之前而不輊,错之后而不轩,内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是故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夫言出于口者,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可禁于远。事者,难成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也。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尧戒》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蹪于蛭。”是故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患至而多后忧之,是犹病者已惓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
【译文】
清静恬愉是人的本性;仪表规矩是处事的原则。知道人的本性,那么人自身的修养就不会悖谬;懂得处事的原则,那么人自身的行为就不会乱套。从一端出发,能散逸得无穷无尽,周游八极后又回归到它的中枢,这就叫“心”。看到事物的本原就能推知事物的未来,看到事物的指向就能预见事物的归宿,掌握要点能应对繁多,把握纲要能治理详繁,这种本领叫“术”。静居时知道在做什么、行动时知道该去哪里、办事时知道所依原则、举动时知道来历缘由,达到这种境界的叫“道”。“道”,置搁前头它不会低伏,放在后面它不会翘起,纳入窄处它不显壅塞,散布天下它不留空隙。所以使别人推崇赞誉自己,这是“心”的功力;使人家轻视诽谤自己,这是“心”的罪过。话是从你口中说出的,别人无法阻止你;行为发生在你身上,远处的人无法禁止你。事情难以成功却容易失败,名声难以树立却容易毁坏。千里长堤,因为蝼蚁的洞穴渗水而决溃,百丈高楼,因为烟囱的裂缝冒出烟火而焚毁。《尧戒》上说:“战战栗栗,一天比一天谨慎。人不会被大山绊倒,而往往被小土堆绊倒。”所以,人们都往往轻视小事忽略小害,以致酿成大祸后才为之后悔。灾祸降临后再犯愁,这就好比到了病危后才去求良医,这时即使有扁鹊、俞跗这样的名医也难以治好病人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