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学II 王德兴诗10首+评 【251期】

新媒体文学

诗歌专辑

前沿诗人

王德兴

王德兴,现居北京,专职研究员,曾在《解放军报》《海燕》等报刊发表诗文多篇,著有《以各种方式走向你》《强军梦》等文集。

诗观:诗是心灵的花朵。写诗是对真善美的固化与升华。

王德兴绪意苍茫组诗10首

1

沉 船

羞于世道为伍

还是突遭重创

才断然下沉

桅杆不再升降旗幡,只把比海水还深的

遗憾、叹息和猜想,混同腐变的气泡

不绝如缕,浮出水面

——那是水手最后谢幕的耳语吗?

悠悠天地间,多少人或事

终如浮萍

只有当反思潜回至灾难的深处

才真切体会到塞满泥沙后的汽笛

是何等郁闷、焦灼和痛彻心肺……

2

撤 返

前面就是边境了

只能到此为止

就像他们二十几岁的青春

被绿皮火车从家乡载到这里

就再也未能走出这片红土地

每年清明,躺着的这些英烈

与四面八方赶来的仰慕

相拥而泣,抑或喃喃自语

斟上一杯熟悉的酒,把贮聚在

穆肃中的那些坚守悉数软化为期许

能否像当年掩护战友冲锋一样

趁香火缭绕,撤出阵地

于明媚的轻松与雀跃里

返回故乡

抱紧初心

烟火熄灭,但绿皮火车的

哐当声一刻未停……

3

雨,尚在路上

作为一朵有湿度的云

表明来意是迟早的事

犹如我的爱慕,虽持续高涨

但能否善终,还要取决于

机缘、温度等诸多外在因素

火焰山并非不需要滋润

而是有限的柔触,遇强热即成雾汽

使二者关糸愈加模糊甚至遥不可及

湖海也并不拒绝雨滴的诗意加盟

但问题是置身汪洋中的绿色

如何按照自己的习性——自由舒展

我的身心的确在期待一场久违的淋洗

但雨目前尚在路上,在正式降落之前

我必须备好雨具和选准盛放的器皿……

4

当高粱羽化成酒

当一株高粱走进杏花村

土气的背影即刻有了韵致

肌肤开始白皙,通体逸出香气

不用扯挂酒幌,门庭早已若市

杜康趟过琴音,找寻对酒当歌的人

陆游一言不发,看剑的眼神

和悬在高处的灯火一样迷离

一路豪饮的李白

对“酒家何处有”的诗问

——大加赞赏

酒逢知己,不觉已是黎明

凭窗远眺,但见那簇高梁红

正同朝霞一起,盛开在每个人的脸颊……

5

背 影

西风的劝说果然奏效,穿长衫的秋

终于转过身去,渐瘦的身形

抖落几粒雁鸣和几片伤心的红

她最大的愿望,是在明年归来时

能把寄存在民间的信物逐一壮大

但世间的贪欲恐使之盛况难再

宛平城的疼痛又是一夜未眠

镶嵌在墙体中的惊恐

空洞而深刻

——这是历史的背影

一位老兵萧瑟中蹒跚

秋雨的凉与湿,使他体内的

残留弹片又萌升了飞啸的冲动

他咬咬牙,骂了一句——

“狗日的,战友们都走了

但你还在纠缠我”……

6

一只水鸟落在芦苇上

浩淼中摇曳,已孤独到白头

一向乐善好施的阳光,到了秋季

似乎对那些枯瘦的芦苇

——热忱乏力

但今日不同,命运的转机

因一只水鸟的降临而豁然开朗

当细小的脚爪把芦苇的期待牢牢抓住

一丝疼痛伴随激动迅速传遍全身

随之,整个芦苇荡开始跌宕起伏

时过良久,萧瑟中的芦苇们

仍在回味羽毛切近时的那股暖意……

7

灯下又现你的影子

灯火绰约,又见那些远逝多年的影子

自民俗深处翘起头

不时张望、顾盼,从除夕到元宵

情绪始终亢奋,晤谈热烈

我不舍星夜,赶回故里

除把平素的单调与压抑

悉数点化成繁乐,还可把

冬眠在记忆里的温馨与缅怀

铺展在庄重的仪式里,反复体味

生命的厚重与精彩

先祖们笑逐颜开,灯火中时隐时现

仿若悟懂了另一个时代的语意

我漂泊的心境,就在这光影的沐合下

袅袅升腾,静艳如花……

8

错季的麦穗

一个不经意的瞌睡、弯腰

竞使田头这株最饱满的麦穗

错失被联合收割、集体晋级的机缘

起初的一致被看好瞬间跌落成无助

当其他的麦粒沐浴更衣

成群坐进花车,接受八方赞慕

她却踉跄田头,再鲜有关注与问津

理论上说,她确有再次萌绿的条件

但置身高大成性的玉米们中间

无论如何努力,最终也难逃

被淹没甚至遭异化的结局……

9

开阔,一种绿的极致

自然界释放能量,会有出口

陆地上的火山,海洋中的沟壑——都是

在父亲的生存方式里,经营葱荣

春天要靠犁,夏天要使锄

秋天要用镰刀,而冬天则要

借助春联与爆竹——

寒冷中的红与寂静中的响,就是他

呼唤滚滚绿色卷土重来的特殊语言

许是过于执着,父亲

最终羽化为一截根系

与泥土和时间再不分彼此

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融相生里

为深爱的故园持续输送辽阔的绿意……

10

挖 掘

土丘从不知道减肥

开发商正是透过她的丰腴

唤起了对滚滚红利的贪欲

象征性挥过几下锹后

机械的兽性被派上用场

草从、树木抖成一团

——尘土惊恐四逃

铁臂挥舞下,周围越来越空

一场不期而至的特大暴雨

使持续多日的狂飙掘进变成一片汪洋

“真后悔,没留退路

谋生的工具转眼变成水中的困兽

瞬间吃光了我的工资和奖金”……

惟庄评论

脱俗的是人,也是景

——评王德兴的诗《大云寺》

惟庄

大云寺

王德兴

无山可依,只得紧紧拽住

黄河远去的背影

与古桑树相拥而立

原本唐人的创意,上河的秀场

执念一经抱定,便声泪俱下

六根入土,瑞相齐天

当我再次来到这里,已是庚子初春

过往烟云,此刻静默成一柱香

上可轻飘入天,下可匍匐接地

如是我闻,物我合一

针对于一个年头不短的寺院,若深入其中,将何以抒发内在的感想呢?这样的诗,不好写,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怎么样才可切入进去,都是个不小的问题,但也不必一味地畏惧它,没必要反复推敲,很长时间写一句话,梦想成为名篇。读到王德兴的诗之后,慢慢地感悟到了一个道理。或许,作为超越尘世的念想,把镜头拉近一点,穿越到它的过去和实际现状,踏足之处,缺少不了一座寺庙的人文内涵,增强内心定力,让脱俗的思绪变作为越来越恒久的感动。

不是吗?出家人讲究生死轮回,四大皆空。这四大皆空,四个方面的物象,并非指精神上的概括,即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超脱凡尘的意义便也可以理解一半了。实质上,在现实社会中,脱俗的不仅仅指人,看破一切,同样也指出了风物里的景致,一样可以脱俗,伟岸而险峻丛生。因之,低级趣味的看法,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便会多么觉得可笑!

至少,王德兴的诗中,准确领会了空门的含义。他取用诗歌的形式,而不是念读经文的方式,完整诠释了关于一座寺庙“大云寺”的基础性底蕴。此一诗作的可读性就在这儿,或有余音绕梁的一致效用。

这篇写“大云寺”的诗,对其思想性可表述为此。确乎难得一见!

俗话说,深山藏古寺。大云寺无山可依傍,它寄托什么厚重的物质形态,将脱俗的信心彻底完成?想象不到,或者不能想象,凭借不了大山依靠,大云寺竟然能够巍然屹立,树立着超凡脱俗的力度。仔细品读,会明白,它在浩浩荡荡容纳黄河的奔流,与黄河共存在,共同流向悠长的历史记忆。所以,心之所至,再没有悬念了。就像是“无山可依,只得紧紧拽住/黄河远去的背影/与古桑树相拥而立”描写的一样,原来,除却了并行一条黄河,还有苍老的古桑树挺立着,长年累月不倒。

这么悠久的历史,这么深厚的文化,这么富于内涵的大云寺,不需要托体高山,包括行进中的人,亘古不变的景,照旧可以拥抱苍茫的穹庐、四大皆空的物态化脱俗,镌刻着脱离红尘的精神。至此,也就岁月不老,有容乃大了。

更为具体一些,千年悠悠,叹服古人的创意思维,绝不输于当下的世俗观念。当然,不做浮萍,坚持定力是根本。这“原本唐人的创意,上河的秀场/执念一经抱定,便声泪俱下/六根入土,瑞相齐天”一节中,着实感人肺腑,毕竟是,不改的执念永远在,感天动地,昭示着脱俗的力量扎下了根,深植于足下的肥沃土壤。大云寺,不虚无缥缈,不在半空中任性地飘浮,也不踟蹰不绝。

只要意念尚存,何惧千年的风霜雨雪?如此,把大云寺的脱俗理念深化了。

时至眼下了。莅临大云寺此地,一个脱俗的感念在,想无所想,何必喋喋不休。恐怕用心顶礼膜拜,物我合一,或许物我两忘,来得更具现实意义,才会恰到好处。“当我再次来到这里,已是庚子初春/过往烟云,此刻静默成一柱香/上可轻飘入天,下可匍匐接地/如是我闻,物我合一”,本应是追随而来,远离嘈杂凡尘,怀敬畏心而动容,大云寺,比一座寺院本身更加引人入胜。

可谓,脱俗的是人,也是景。

评鉴诗人

惟庄

惟庄,原名何伟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某机关单位。出版诗集《新启蒙诗选》《一次步行的起始》《半分甜度》及散文集《碎步之轻》《月亮湾下》《似鱼儿游动》《追忆那一个古老现场》等。荣获第二届上海诗歌节创作一等奖、江西省谷雨诗歌奖等文学奖项。

新媒体文学诗讯

同题诗专栏

新媒体文学同题诗《单行线》1月29日周五晚8.00--9.00群内收稿,平台精选优秀作品推出微刊,同时精选佳作推荐报纸副刊,请参与的诗人保证质量,避免错字,不收美文。(注:同题诗不超20行的哲理短诗)

名家 前沿诗人专栏

名家、前沿诗人诗歌10首,简历(300字)、照片(横板一张)。平台精选一首朗诵,并附加评论,作者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精选评论(千字),届时新媒体文学平台推送。收稿、审稿主编:孔坤明(电话/微信:13600474442)

诗社 诗群专栏

新媒体文学平台开设诗群、诗社专栏,现代诗15-20人。每人20行内精品诗歌一首、简历(200字);组稿诗社社长或主编的生活照片一张,诗社介绍500字内。收稿、审稿主编:孔坤明(电话/微信:13600474442)

佳句征集

新媒体文学诗歌微信平台要推出一期百余人左右的哲理佳句,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二、三个句子,最多几行的短诗,为了将来成为传世名句,看到一句诗想到一个人,做一期有意义的大型公众号!1月31日截稿,春节期间《新媒体文学平台》刊出!期待您的参与,谢谢!群内收稿、审稿主编:孔坤明(电话/微信:13600474442),群外贴留言处即可!

例如:诗歌,是人间的药——刘年(湖南)

时光,永不疲惫的坐骑——萨仁图娅(辽宁

平台赞赏

赞赏作品20元以上60%归作者所有,10%归朗诵者,20%归评论者,10%用于平台运作,费用到账后给付。(注:20元以下含20元专辑作品不发放稿费;合集作品不发放稿费)

扫描关注

经典回顾

新媒体文学II 刘向东10首+评【245期】

新媒体文学II 冯岩 封城日记组诗10首【248期】

新媒体文学 II 董树平诗10首+评 【249期】

《中国新媒体文学诗萃》诗集出版发行【208期】

新媒体文学 II 回眸 2020 【242期合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