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江南的古城老镇】1787岁的建德梅城
要说建德,就要说到三国了。公元222年,即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昭烈帝(刘备)章武一年,孙权被曹丕册封为吴王,遂正式建国,建元黄武,至此成天下三分之局。吴国的开国功勋孙韶是建德人,被孙权封为建德侯,意为建功立德。公元225年(黄武四年),建德置县,辖境即为孙韶的封地,建德之名自此始。1700多年来,朝代更替,分分合合,建德县曾数度撤并,又数度复置,期间还数度上升为州府、又数度还原为县。要是给江南的古城老镇排个序,建德应该是很靠前的。
说到建德,就要说到梅城。梅城是梅花城的简称,原是睦州、严州府城的雅称。1938年,梅城才作为建德县城的正式地名确定下来。梅城历史悠久,作为县衙州府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这么多朝代的古城,必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更何况,这里还有着秀丽的山川。杜牧诗云“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月花”,孟浩然也有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写的就是此地景色。如此富有魅力的山水人文,自然会激起游人强烈的探寻欲望。
我们在梅城寻寻觅觅,寻找着想象中的古城。历史曾在这里沉淀,而岁月却在不断抹去历史的印迹。眼前的梅城,有点热闹,也有点杂乱,古城已经埋没在历史中。
1、这座牌坊,默默述说着古城当年的荣耀。
梅城,位于新安江与兰江汇合处。江边是条大坝,也是梅城的城墙。梅城的来历,据说就来源于这座城墙。民国《建德县志》上有这么一段叙述:建德城即严州城,俗称梅花城,以临江一段雉堞半作梅花形故也。
4、登坝眺望,新安江自西、兰江自南而来,烟波浩淼,仍有杜牧诗中“丁字水”风采。
6、
当年的梅城是浙西的水上通道、军事要地。在以水运为主要通道的时代,位于新安江与其最大支流兰江汇合处的梅城(严州)是钱塘江上游,徽州下游的唯一州府。这里是浙西、皖南人民生活生产物品的集散贸易中心和船只补给转运中心。水路的繁忙,成就了梅城的辉煌过去,其地位仅次于省会杭州。解放后,国家相继在新安江和富春江筑坝修建水电厂。上下两个水电站封死了水路,黄金水道嘎然而止,千年古镇归于衰落。往昔来往江面的商船渐渐消逝,湍急的江流也平静下来,无声又无奈的顺应变迁。
1960年8月,建德县城由梅城镇移至白沙镇(今新安江街道),梅城成为了一介平民。现在到梅城,走的是陆路。320国道到杨春桥,有个大拐弯岔口,依山辟出的这一条公路,是梅城唯一的对外通道。
8、
10、
14、
19、数量更多的是半新不旧的楼房。
20、
21、这个邮局应该是民国时的产物了。
23、老房子大都有人居住。
梅城为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牺牲。当地的人们已经坦然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我们是不应该忘记这座古城的。千百年的文化沉淀,在历史上,梅城有存在的价值;在现实中,梅城应该有它的地位与尊严。
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造就了一座新城,那就是建德。建德地处新安江的怀抱之中,在它西面的六公里处,就是著名的新安江大坝。千岛湖的水从百米高的坝底流出,绕城东去。江水水温常年保持在14-17度,形成了建德冬暖夏凉的宜人小气候,还造就了终年雾气升腾的奇观。
地图的西头是新安江水库(千岛湖),东头是富春江水库。建德与梅城分处于这段新安江的两端。一根扁担挑两头,祝愿新城日新月异,祝福老城焕重获新生。
(以上照片摄于2012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