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年兜旧例

厦门年兜旧例

腊月:送旧迎新从“拜拜”开始
古人好祭祀,古语有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祀,“戎”是军事)。每年的最后一个月古人都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神灵活动,一是感谢众神的庇护,二时祈求来年有更好的关照。这个月中,古人要打猎,获取猎物来制作成祭祀用的供品。
“腊”字的繁写为“臘”,有狩猎取兽的意思。农历的十二月,因此叫“腊月”。
图 1:古代狩猎砖画
民俗中的腊月,是最忙碌的一个月。《厦门志》记载:“十二月初二日,祭土神,谓之'头牙’。十六日,商贾皆祭土神,牲醴极丰。晚宴亲朋,谓之'尾牙’。”
所谓的“牙”,就是“打牙祭”的意思。旧时店主、雇主供应员工饭菜,平日清淡寡油,只有每月的初二、十六日才有荤菜肉食解馋,称为“打牙祭”。
腊月十六日的“尾牙”,是全年中最隆重的一次。除了按例祭土神之外,商家还要祭祀“门口公”和无主游魂,祈求他们不要扰乱生意,保佑商铺生意。这一天商家老板也要宴请伙计,算是对一年劳苦的酬谢。但是宴席中有一道鸡,却是不祥。如果鸡头对准哪个伙计,就意味着那个伙计将要卷铺盖走人。
从前的厦门没有“腊八粥”和“腊八节”之说,过“腊八”是北方的习俗。北风南渐,新式的厦门人也囔囔吃“腊八粥”。不过厦门版的“腊八粥”,多用“八宝粥”替代。
图 2:《厦门志》
送神:开启天界“春运”
闽南的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这一天,驻守地面人间的神灵们都要赶赴天廷参见玉皇,来个天界“年末大聚会”。各家各户的家神,也加入上天的队伍中。所谓家神,据说有五种:门神、户神、灶神、井神、中霤神。所谓“中霤”,本是指天井中的凹陷之处。“中霤神”(也写作“中溜神”),有人解释作屋神,或“屋基主”,也有说是“土神”。中霤神负责管理整座房屋,在“五神”中职位最高。又有人在“五神”之外再加一神“厕神”,就成为“六神”。家神们齐心协力共同管理各家的门户安全和人员平安。
旧时送神,除了按照平常供献的牲礼菜品外,还有一道用糯米和海鲜蒸煮成的“油饭”。油饭耐饿,信众担心上天路途遥远,怕神饿着,就特别奉祀油饭。此外,还有一碗糖,也是用以防备路上饥渴。送神时,还要烧足金银纸,好路上使用,又要焚送些纸舆(车)、纸轿、纸马,为神代步。
这一天,人间一片欢腾。各家各户准备好各种祭品和纸制的车马仪从送神仙上路。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人称“小年夜”。
图 3:纸马
祭灶:人世集体大“贿神”
送神行列中,最受重视的是灶神。
灶神,职衔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又叫“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等,民间尊称作灶君、灶王、灶王爷、灶君菩萨……
图 4:灶神图
据说最早的灶神是一个发明了炊具的老妇。进入父系社会后,灶神就转性为男,其由来也就众说纷纭了。至少有六种说法:
(1)轩辕黄帝。轩辕一生有益民生之事所作多多,所以古人云“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淮南子》)。
(2)炎帝神农。神农发明刀耕火种,制耒耜,种五谷,“以火德王天下”,所以也能死而为灶。
(3)火神祝融。祝融主职司火,兼职管理灶具,作为灶神也算合理。
(4)燧人氏。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民众由此从生食走向熟食,奉为灶神也不为过。
(5)苏吉利。名虽不见经传,但有说他和夫人王搏颊是祝融伉俪的化名。
(6)张隗(字子郭,或名张单)。张氏和他的夫人(字卿忌)领导着“天帝娇孙、天帝大夫、天帝都尉、天帝长兄、硎上童子、突上紫宫君、太和君、玉池夫人”等神祇(“硎”是磨刀石,“突”是烟囱)。
灶神不但来历可疑,就连穿衣打扮也不同。有说他“状如美女,着赤衣”;也有说他“衣黄衣,被发,从灶中出”。主流的说法还是穿黑衣,大概是平时烟熏火烤出来的。明代有则段子,说有天下灶神朝拜玉帝时,玉帝惊讶地发现乌泱乌泱的黑衣灶神群中,混入一穿白衣的。就问了,回答道:“我家主人除一日三餐外从不宴请客人,因此衣服就不像其他灶神那样被熏黑。”
灶神受重视,一是因为灶在民间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民以食为天”,生活中离不开灶。二是在闽南话中,“灶”和“奏”谐音。灶神也就是“奏神”。灶神的职责,除了主管厨房事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监督各家各户的善恶,然后向上天报告(奏)。
旧时的厅堂是男人们的会议场,灶房是妇女们的活动室。一到日晚,各种年龄段的闺蜜们就集聚在厨房内,灶房成了“情报交流站”和“信息研究所”。什么婆媳交战、姑嫂斗法、妻妾争风、叔伯互殴、夫妻反目……上至诽谤天廷,下至家长里短,事无巨细,一五一十地被灶神默记下来。各家各户的“口述历史”,也就成为汇报给天廷和玉帝的好材料。玉帝也就根据各户灶神对主人家的检举揭发,来进行判罪。“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也就是缩短人的寿命。
灶神是民间俗神,没有天神那么“高大上”,人类的臭毛病他也有,如私心发作、公权私用、受贿收贿、偏听偏信等等。得罪灶神是要受到报复的。
纪晓岚曾经说过,他的外祖家有一个厨娘,喜欢将厨房垃圾扫入灶口内。有一晚梦见乌衣人边呵斥边摔她耳光,醒来后脸颊肿胀,数天后大如茶杯,溃烂流脓,脓液从口中吐出,稍一呼吸就进入喉咙,呕吐欲死。等到她发誓决心好好祀奉灶神,绝不再犯此等错误后,大病乃愈。
清代的医家也记载一则病案,说有一人家,晚上有家人梦见死去多年的老人回家,老人告诉孙媳妇说,你婆婆和孩子们,在倒马桶后,或大小便后,不洗手就上灶,被灶神告上了天廷。天廷特意让我们全家染上瘟疫。幸好你们懂得请道士来设坛禳灾,减轻了过错。不过你家老母有“污灶之罪”,此事由她负全责,如今只有两月的活命了。
有人因灶神而惹祸,也有人因灶神而获利。汉朝有个大孝子叫阴子方的。此人平日有事没事总喜欢在灶前烧个香许个愿的。一个腊月早晨祭拜灶神时,灶神突然现形,阴子方赶忙下拜,并将家中的黄羊宰了奉献给灶神。从此以后,阴家暴富,富比王侯。他的子孙也因此繁荣昌盛了三代。从此用黄羊祭灶,就成了后世阴家子孙的保留节目,各朝各地也纷纷效仿。从此留下一个成语,叫“黄羊祭灶”。
图 5:黄羊祭灶
灶神是奏神,平时每月的月底(晦日),都要上天汇报一次工作,但只是当天去当天回。重要性自然不如年底的“总结汇报”。因此,民间在年底进行的祭灶最隆重。
祭灶是全民总动员,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家贵胄,全员出动。清宫内祭灶,每年二次,第一次在四月间,在大内的大庖(厨房)前;第二次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宫中。道光十一年,皇帝特别下令内务府,以后每年的祭灶,要用张家口进贡的黄羊。
不过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物,祭灶的时间各有不同。皇家祭灶在腊月23日,而民间多在24日。所以过去有“官三民四”、“军三官四”的说法。其后接着的是“船家五”“疍家五”“商家五”“道士和尚五”……,也就是腊月25了。
祭灶的主持人,必须是男性。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据说灶神长相俊美,害怕女子祭灶后被灶神颜值迷倒,耽误了祭灶。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灶神掌握房屋主人的黑材料,都是妇女提供,这些“惹祸精”自然远离灶神远些好点,免得尴尬。
民间送神祭灶多选择在早晨,而且越早越好。早祭完,早出发,就能在玉皇大帝身边抢个好座位。靠玉帝越近,就越容易让玉帝听到自家灶神的诉求,全家的福气,如添丁发财,也容易得到玉帝的准许。所以,送神越早越好。
厦门的送神日,据《厦门志》记载:“二十四日,祀灶送神。俗谓:灶神是夜以一家所行善恶,上奏于天。又言:百神有事上帝,画舆马仪从于楮,具牲馔,焚而送之。至正月四日,乃迎还。”
“楮”,是祭祀用的纸,在纸上画上车马随从。“牲馔”,就是牲醴和酒馔。牲醴有大小“三牲”。“小三牲”为猪、鸡、鱼,“大三牲”为猪、牛、羊。
厦门祭祀很时兴有“金银纸”,不过二者有区别,“金纸”是祭神用的,“银纸”是祭鬼用的。
图 6:金纸
闽南民间送灶,还有一番讲究。有的要将小汤圆三粒,盛在酒杯里,放在灶口,焚香供祭。当灶神享用时,汤圆就能粘住他的口,那么当他上天见玉帝时,就说不出坏话来。
还有的是将汤圆糊在灶口,意思是糊住灶神的嘴。为了不让灶神说话,有的还有用粘性更强的麦芽糖。
这一天还在灶君的神位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对联。这也算是各家主人对灶神的最大希望了。
灶神和众神升天后,要等到新年的正月初四才返回工作岗位,到时候又是一片繁忙。
神送去后,要立刻贴上二幅天神的图像,一幅在堂中,一幅在灶后,意思是说天神已来家中坐镇,妖怪魔鬼就不敢来扰害家人了。这神像图,俗称“天官赐福”,一幅三张,中张红色,双旁黄色,大小不齐,但图上的画是一样的。这图到元宵节就烧掉,民间称“送去看灯”。
腊月二十五,还有“迎神”一节。据说镇守地面的神走后,天帝担心地上的妖魔鬼怪作祟,于是就派天上另一拨的神明下界临时代理管理的职务。“迎神”迎的就是这批神。禾山另有一种说法,这一天叫“接兵马”,二十四送神上天的纸兵纸马,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地上就要有迎接的礼仪意思意思。
图 7:灶神图
除尘(清囤):过年要有新模样
在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之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清囤”。“清囤”,就是清除囤积的灰尘(土粉)(“清”有清扫、刷除之意;“囤”,则是“土粉”二字的合音,即前一字的声母“T”与后一字的韵母“un”的拼读)。其中大有弃旧迎新、除垢纳祥的含义。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送神”日旧的家神走后,临时代理的神降临。这些新来的神,没有原来的神那样好说话,如果不恭不敬,就要立刻招灾。所以在天神来临之前,一定要提早做好家庭卫生工作,迎接神的到来。洗扫的日期,没硬性规定,但必须在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前,最迟也不能超过这一天。
清囤时,先要洗干净堂厅房间、神龛神位,和一切旧器具、蚊帐被褥等等。清扫时,洗扫用的扫帚要用新的。还要特地用甘蔗叶或稻草扎成的把状物,用红纱绳紧紧地扎在长竹竿上,用来清扫房梁上或墙面上的灰尘和蜘蛛网。清扫完房屋后,就是洗涤蚊帐被褥,清洗炊具蒸笼、锅碗瓢盆。男人要剃头,女人要挽脸,人人要洗澡。做一次彻彻底底的卫生大扫除。清扫完毕,就向家里的神焚香,告诉神说自己一年劳苦,希望新的一年能再降吉祥。
图 8:“挽脸”
年兜:主妇们的“苦难日”
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就正式进入年兜。各家各户开始过年的准备。这期间,要置办年货,备好过年的和新的一年需要的吃的、穿的和用的物品。
二是环境的布置,如张贴春联、年画、门神、“福”字等等。一般家庭张贴红色春联,表示喜气。但家有丧事不满三年的,不能贴红色春联,改贴青色的春联(丧男)或黄色的春联(丧女)。
亲友之间要相互间赠送礼物,如糕饼、猪肉、红柑,叫“馈岁”,民间叫“送年”。
俗话说:“二十七八,蒸龟蒸粿”。年糕有甜、咸之分。甜味年糕有红糖的,也有白糖的;咸味年糕因食材不同,有南瓜的、芋头的、萝卜的等等。“粿”,则有发糕、寿桃、龟粿之类。旧时厦门人很讲究龟粿的制作和食用,一年四季花色不断,各有各的用场。《厦门指南》专条记载:“龟粿,或米制,或以面制。寿庆婚丧等事必需之祭品也。祭毕,则以之分馈戚友邻人,用途甚大。”
又说,龟粿的分类和用途有:发粿:丧喜通用,米制;甜粿:喜事用,米制;盐(咸)粿:年糕,米制;笔粿:事神用,面制;碗糕粿,普通食品,米制;福全龟:寿诞用,米制;双头龟:寿诞用,面制;单头龟:阴寿用,面制;米糕龟:上元日用,米制;红圆,丧喜通用,面制;红牵:事神用,米制;面桃,生女用,面制;包仔:事鬼用,面制;馒头:丧事用,面制;凸饼:婚事用,面制;敬碗:祭事用,杂色糖饼。
蒸粿蒸糕,是一件力气活,也是一件技术活。其中尤其以蒸发糕最为讲究,炊具和手都要洗得干干净净,蒸炊时不许小孩或旁人问说“发了没有”,生怕发糕因此发不起来,影响来年的发财。
龟粿之外,还有各色煎炸食品,如炸枣、五香、韭菜盒、肉丸、菜丸、芋枣……
图 9:门神图
二九暝:舌尖知“年味”
除夕这一天最为忙碌。早晨一起,必须洗地,同时清理全屋。凡有不美观的,都在整改范围。不然等到明天客人来了,不但不雅观,而且有怠慢之意。
这天中午要祭神,下午要祭祖,叫做“辞年”。祭祀祖先的酒菜中,必须要有一碗或几碗的白米饭,插上绸制的“红春仔”花,叫“春饭”(春与剩同音)。春饭放在供桌上,要放过年,俗称“过年饭”,意思是说上一年富足有余。
图 10:“春花仔”
晚饭是年夜饭,最为丰盛。在桌下放上一只火炉,或桌上放上火锅,叫做“围炉”。围炉意味着团圆,在外的家庭成员要赶回家过年。无法返回的,围炉时要空出一副碗筷,表示对远行人的挂念,也象征着全家团圆。年夜饭中的菜品很有讲究,如:
鸡,叫做“食鸡起家”,象征年年吉利;
鱼,象征年年有余;
鱼丸,象征团圆而有余;
豆腐,象征富裕;
萝卜(菜头),象征“好彩头”;
竹笋,象征节节高;
韭菜,象征长长久久;
排骨汤加肉丸,象征骨肉团圆;
蠔仔兜(海蛎子拌地瓜粉煮成),象征兜金兜银发大财;
春卷,“包金包银”。
菠菜(连根带叶),叫“长年菜”,象征全家健康幸福;
年糕,象征年年高升,年丰寿高。
各家各户过年时,最少不了的一道菜,就是血蚶。血蚶,象征发财。吃完后蚶壳不能丢,洗干净后放在门后或床铺下,等正月初五后才能收拾,蚶壳与古钱币有关,保存蚶壳,象征“积存钱财”;
晚餐后,家长分钱给全家儿女,甚至他的夫人。这钱要带在身上,睡到第二天,也就是第二年,表示全家男女老少都有余钱。给小孩的钱,叫“压岁钱”,也叫“压祟钱”。早时候,是将铜钱用红线串着,挂在胸前,说能驱邪。后来改用红纸包纸钱,有招财进宝的意思。
拿到钱后,全家齐集在堂上,由家长领头向福德正神(土地神)燃香致敬,庆祝全家团圆。
禾山地区,还有“烧灯猴”的习俗。“灯猴”是佛龛前放长明灯的小竹架。将“灯猴”取出焚烧,把灰烬加到火炉中,叫做“加火”。俗话说“灯猴烧火灰,厝内逐样有”。
晚上,孩子还要为家长“守岁”(守暝),说是可以为父母增寿。守夜直到头遍鸡啼,方才结束。
夜间12时,各户燃放鞭炮,“年味”达到高潮。
“避债戏”:“杨白劳”们的“春晚”
旧时的除夕的晚上在宫庙、宗祠前都会上演酬神戏,从除夕晚上一直演到新年初一早晨。神灵祖先与人同乐,神人同庆。这时的酬神戏,还有一个叫法,叫“避债戏”。老话说“欠债不过年”。因此,年关时节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讨钱和还债。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通常是做生意经济结算的最后一天,在这天的前后一般不借贷,但可以四处讨债。过了大年三十,就不许讨债了,这时候讨债,就会被说是“讨命债”。
那些还不起债的“杨白劳”们,就跑到祠庙前看戏躲债。债主害怕得罪看戏的神灵,也就不敢催债了。这种戏也就获称“避债戏”。
厦门城的城隍庙,就有这种“避债戏”。戏台就被称作“避债台”。晚清诗人王步蟾有诗道:“城隍庙建傍城隈,岁杪梨园报赛来。观剧有人思避债,戏台借作赦王台。”诗末又注道:“城隍庙在城西南隅,腊月杪(月底)连朝剧演,俗呼避债台。”

图11:“避债戏”

参考文献:

道光《厦门志》卷15 风俗记 岁时,鹭江出版社1999年版。

民国《厦门市志》卷20 礼俗志 岁时,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

陈延进《厦门之新年风俗》,《民俗》1929年第53-55期合刊

叶秀文《厦门年节的风俗》,《民俗》1929年第79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