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BIC2021圆满落幕 | 一文读懂新食品时代的创新机遇

5月19日-21日,由Foodaily每日食品举办的F·FBIC2021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大会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顺利举行,众星云集,高朋满座。本届大会以“新食品时代——数字化重构·开放式孵化·新品牌浪潮”为主题,通过「创新产品的舞台」X「食品开发者大会」X「顶层产品社交圈」三大维度,着眼全球、立足本土,共同探讨新食品时代的创新与未来。
在这里,Foodaily与1653位产品决策人共同体验品鉴了2400+sku海内外严选创新产品,聆听并学习了来自134位来自不同领域专家老师的87场主题创新分享,并于5月19日晚一起见证了第三届“iSEE创新奖”的大奖结果揭晓,深度感受来自中国新品牌/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力量
活动于今日圆满落幕,我们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也感谢大家多年来对Foodaily的支持和喜爱,接下来,我们就跟大家从第一天【高层创新峰会】开始回顾,与更多人分享F·FBIC2021的精彩瞬间!
  高层创新峰会回顾  
大会开场,Foodaily每日食品CEO、联合创始人王晓玲介绍了F·FBIC2021的会议主题和初心,表明Foodaily一直期望成为行业的深度链接者、实践者和共创者,所以尽力将一年以来的创新洞察、资源和实践都汇聚到本次大会中,让大家共同感受来自产业、行业和商业思维的碰撞。
紧接着,特邀峰会主席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就消费食品行业的现状做了高度总结,指出在2021年,全球食品行业呈现出了五大消费趋势:线上迁徙全球化、家内消费场景多元化、食品全面机能化、消费选择两极化、环保行动日常化。而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型,以银发群体为主的“新网民”涌现、消费渠道多元化、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升级等新变化诞生,我们相信未来5到10年,新食品时代一定会有全新的发展。
特邀峰会主席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
接下来,【高层创新峰会】一共进行了6场演讲、3场圆桌对话。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高层创新峰会的精彩演讲内容。
消费者 | 新食品时代的中国消费者新趋势
贝恩咨询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业务主席邓旻介绍了新食品时代的中国消费者新趋势。邓旻认为,疫情给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中国线上食品市场渗透红利持续释放,人群、品类和营销机遇持续涌现。
数据显示,2019-2020年线上食品销售额增速高达31%,部分细分品类增速突出。从具体消费数据来看,中坚消费力量最强且增速快,新势力消费力偏弱,但增速可观,蓝海人群线上食品消费力受渗透限制,有提升空间。对于不同规模的品牌方而言,可以通过打造爆品的迭代,拓展产品组合,进行精准营销等手段,逐渐走向成功。邓旻最后寄语,希望从业者抓住机遇,在2021年有更好的表现。
贝恩咨询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业务主席邓旻
创新|对话:内孵外并,
传统产业的积极求变,“小而美”品牌出世的摇篮
创新|对话环节,百事亚太区战略和业务发展副总裁兼百事中国风险投资董事总经理邓力,雀巢研发中国总经理白克力、资生堂中国事业创新投资高级副总裁周涛声以及将门战略合作副总裁魏战一四位行业专家和领军人物,以“内孵外并,传统产业的积极求变,'小而美’品牌出世的摇篮”为主题展开了一番深刻而有趣的探讨。讨论了三大传统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对新锐品牌和直达消费者模式的看法、传统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优劣势和机会等多个议题。
从左至右依次是:百事亚太区战略和业务发展副总裁兼百事中国风险投资董事总经理邓力,雀巢研发中国总经理白克力,资生堂中国事业创新投资高级副总裁周涛声,将门战略合作副总裁魏战一
谈及百事对合作品牌的选择时,邓力表示,百事一直在关注战略互补性较高的公司和行业,合作方式相对灵活,最重要的是考虑双方的协同效应及这一合作能否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此外,还会通过战略投资或风险投资的方式来探索一些新鲜有趣的新兴领域。能力方面,运营能力、直营终端 B2C 模式的效率、精准消费者人群的渠道运营及快速创新迭代的能力是百事最为重视的。谈及研发的战略,对以消费者创新为驱动的百事来说,第一是本地化,第二是以更精准的数据驱动研发,第三是通过更柔性、弹性且快速的供应链来提升品类的多样化,多管齐下,以达到真正服务中国消费者的诉求。
去年,雀巢在中国推行了全球性的加速器项目,加快了研发创新的速度,6个月即可让一个产品完成从实验室到货架上的进程跨越。白克力表示,虽然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时长缩短到了半年,但背后实际需要1年到5年的研发时间,涉及到大量的创新工作和上游的工作,也需要大量的市场投资;雀巢还会通过内外部的团队来了解品牌和产品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和他们的需求。只有积极与伙伴合作、获得投资并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钻研食品的成分和加工,才能够迎接更多且更好的机会。
周涛声表示,新锐品牌十分注重消费者的新动态且针对性很强,会依靠大数据精准地抓住用户的需求,所以会有很迅速的增长。这一事实对传统企业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挑战,但是很多新品牌可能没有抓住“品牌”的概念,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给消费者输出更多的品牌价值观,让消费者“回到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有所提升。她也坚信,5年之后,随着产品、科技和审美设计方面的发展,中国会出现对资生堂这样的大企业而言也非常具备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Showcase:新消费的小而美,大厂造!
美国玛氏公司,健康食品业务BE-KIND亚洲区总裁舒逸平分享了其对全球健康零食市场的新洞察、对公司业务运营的建议和对成熟消费品业务打造新增长曲线的思考。
目前,全球健康零食市场规模较大但相对集中度较低,中国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很多想象空间;而用户的需求相对集中,场景化程度高,细分领域规模和增速具备,是当下非常适合进入的赛道。业务运营方面,建初心品牌,造营养产品和铺综合渠道是舒逸平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其中,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初创公司,建初心品牌都应该始终是其业务运营的核心。而成熟消费品业务若想打造新增长曲线,需要考虑时间维度、态度裁定、关键决策、人力配比、资源获取方式和经营模式这六个最关键的变量。
美国玛氏公司,健康食品业务BE-KIND亚洲区总裁舒逸平
产业 | 对话:重新构想未来食品系统:后疫情世界的驱动力
产业|对话环节,海底捞首席发展官唐春霞,天图资本管理合伙人、原通用磨坊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朱玺,帝斯曼亲水胶体事业部总裁马荣骏,IFF Nourish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乔全胜,波士顿咨询公司(BG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杨立就“重新构想未来食品系统:后疫情世界的驱动力”话题进行了一番畅谈。产业|对话环节由杨立主持。
从左至右依次是:海底捞首席发展官唐春霞,天图资本管理合伙人、原通用磨坊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朱玺,帝斯曼亲水胶体事业部总裁马荣骏,IFF Nourish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乔全胜,波士顿咨询公司(BG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杨立
唐春霞认为,疫情虽然给餐饮服务业带来了挑战,但挑战同时带来的机遇是激发了行业里的企业更好地去洞察客户需求的变化,并通过创新去适应变化。大家可以感受到的行业创新包括:餐饮零售化产品的出现,很多消费者喜欢吃的菜品被制成方便食品和速冻食品,通过零售渠道送到消费者家中,或者采取外卖服务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在家用餐的需求。同时,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倒逼企业需要更好采用数字化手段,有效促进了行业创新力和行业运营效率提升。
展望未来的全球食品生态格局,唐春霞认为,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具体落地时候需要考虑客户需求的本地化,产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一起合作实现开放式创新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共同解决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的问题,最后她表示,希望能够联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跨界伙伴,通过“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合作致力于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创造更多的用户价值,同时能够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也让让员工能够更持续成长。
展望未来的全球食品生态格局,唐春霞认为,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具体落地时候需要本地化,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一起去进行开放的创新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共同解决如何让消费者吃得健康以及发掘产品、产业、运营中的创新机会和跨界合作,实现“产学研用”共同推动整个食品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朱玺认为,消费者在不确定的因素下观念发生了变化。第一,消费者开始格外关注家庭生活,关注家庭和伴侣、孩子和老人;第二,年轻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喜欢尝新;第三,在疫情影响下,大家更加珍惜生活,懂得享受,更加爱自己和自己的伙伴。
从消费趋势方面来看,人们对于追求优越生活的态度一直没有变过。尤其是近几年,国内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感日益提高,消费水平也日趋高端,并且国家对于食品安全日益重视,这些都促进国内年轻消费者对于中国食品工业蓬勃发展的信心大大增强。
马荣骏认为,疫情对食品生态带来了改变,现在人们更加注重免疫力、健康,且对于整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大幅加深。同时,疫情唤醒了全世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品牌们也开始思考碳排放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包括碳中性的思考。马荣骏希望,疫情结束,人们对于大自然保护的敏感性能够得到提高。
乔全胜从IFF的角度对疫情对于全球的影响做了观察,乔全胜认为,疫情对于不同的国家和食品工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最直接的就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疫情下包装食品的业务增长非常强劲,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落后的国家来说,在疫情之下由于消费能力的问题,包装食品反而消费受到很大影响
在后疫情时代,由于各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不一样,消费层次不一样,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方面需求的时间也不一样。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由于互联网非常发达,中国消费者在疫情期养成了非常好的网上购物和网上询价的习惯,企业便从线下渠道开始覆盖到线上。
对于食品行业的全球化问题,乔全胜分享了自己在食品行业近30年的工作经验,他指出,“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改变,“中国'智’造”源于中国强大的生产和制造能力,如今,“中国'智’造”代表了更好的学习:学习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学习全球化知识、经验。乔全胜认为,把这些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到本土化的创新和本土化的“中国'智’造”。乔全胜寄语,希望中国的制造企业在质量、创新方面也更好地发展,未来有更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可以输出到国外去,能够让全球的消费者对中国的食品饮料更有信心。
新品牌 | 互联网造新爆发,新品牌浪潮中的优胜劣汰
下午场演讲由阿里巴巴集团天猫食品生鲜事业部总监鹏越为开场,为我们带来“互联网造新爆发,新品牌浪潮中的优胜劣汰”话题讨论,并同时分享了天猫在助力新锐品牌成长中的经验。
鹏越认为,新消费时代,互联网不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小而美的细分趋势也能演化出独角兽级别的新锐品牌。面对日益细化的消费者分类,新的品牌得以不断从多个维度崛起。对于不断出现、成长的新锐品牌,阿里巴巴所具备的食品新锐品牌创造营、全域数字运营矩阵、新品牌营销矩阵等运营体系,能够帮助新锐品牌迅速提高和升级市场营销能力。鹏越最后表示,希望与各大品牌共同消费创新,并代表天猫欢迎各大品牌与天猫平台合作。
阿里巴巴集团天猫食品生鲜事业部总监鹏越
新营销 | 把握新消费红利,激活食品饮料全局增长
巨量引擎大众消费中心食品饮料行业总经理张伟嘉以“把握新消费红利,激活食品饮料全局增长”为题,分享了如何运用数字营销等多种技术,利用抖音平台帮助品牌实现生意的增长。
张伟嘉介绍了抖音平台运营的现状,他认为,抖音改变了广告的触达和表达方式,通过单触点到多触点的升级。张伟嘉介绍,在全新的生意模式下,食品饮料行业在抖音采取“号店一体”战略,帮助商家实现了在抖音上打造完整的营销和生意的阵地。在抖音品牌号的运营上,科学使用达人、内容种草战略,能够帮助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以期解锁更多的营销空间,最终实现海量人群的触达、生意影响力破圈。
巨量引擎大众消费中心食品饮料行业总经理张伟嘉
数字化 | 变局中重塑,善用数据重构增长之路
蔚迈(Wavemaker)中国首席执行官Jose Campon和保乐力加用户互动负责人杨静怡通过保乐力加和蔚迈的合作案例,讲述了“变局中重塑,善用数据重构增长之路”。
Jose Campon认为,数据的变局在于媒体类型的丰富、数据类型多元化、跨领域跨系统触点多但有效链接模糊、大小生态各成体系。对于品牌和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数据的解决方案,蔚迈能够帮助品牌方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合、洞察与决策、触达与连接。
杨静怡介绍,数据收集整合在食品饮料行业的独特挑战在于:传统的饮品和酒类行业的消费渠道多元分散且集中于线下、数字化进程慢,数据收集难度大。保乐力加和蔚迈的合作实现了数据的联动,打破了营销孤岛,创造了有意义的链接模式,打造了连接人、货、场的数据中台和标签化体系,打通了媒介、渠道和场景壁垒。
蔚迈(Wavemaker)中国首席执行官Jose Campon
保乐力加用户互动负责人杨静怡
资本说 | 资本眼中的新消费品牌浪潮
星陀资本创始合伙人,前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从资本视角分享了他对新消费品牌浪潮的见解。在他看来,内需消费成为消费行业宏观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多样化的机会,所以资本市场瞄准这一特征,消费投资持续升温,二级市场消费龙头表现优异。
究其本质,可以从两方面来探析:从供给侧来看,新基础设施为消费升级提供了便利,年轻化营销、优质内容助力品牌精准触达消费者,同时新消费场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构了生产、流通和销售模式,致使新型渠道不断涌现。从需求端来看,新世代、精致妈妈和小镇青年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和驱动力,“爱美”“怕死”“孤独”成为消费的三大刚需。
对健康饮食投资领域来说,卤味类、小吃类和轻食类是重点关注领域,大品类中的产品升级与品牌创新、新人群需求驱动的快速增长新品类、增长快的细分餐饮品类中的超级品牌、新交易模式驱动的食品饮料销售新渠道成为了健康饮食创新的四大机会点。
星陀资本创始合伙人,前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
Foodaily X 哈佛商业评论对话iSEE创新奖代表企业
在高层创新峰会的最后,东阿阿胶总裁高登锋,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郭学平,OATLY亚洲总裁David Zhang,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出品人、《财经》杂志总经理、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刘霄,Foodaily每日食品CEO、联合创始人王晓玲进行了一场对谈。
首先,王晓玲提出“iSEE”的主旨是“让好的产品被更多人看见,被世界看见,被消费者看见”,并邀请嘉宾们分享对“iSEE”的解读。高登锋认为今天的食品等于美好,等于阳光,并且充满了人文精神。郭学平则认为现在的食品要追求创新,因此也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iSEE强调的是食品要可持续发展、要安全、要追求卓越和用户体验。林盛对“iSEE”概念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它正是这个时代的食品企业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和必须要看到的四个新方向。刘霄则高度凝练了“iSEE”的定义,指出创新是以消费者的体验为核心,以追求卓越和持续发展为动力的一个企业运营过程;具体到食品行业,就是消费者对于美食的永无止境的追求为这个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土壤。接下来,各位嘉宾分享了自己的品牌理念与坚持。
林盛发表了对新产品追求用户体验的看法,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食品商品来说,过去的上限已经变成了今天的底线,我们要在底线上叠加其他东西,也就是在过去目标的肩膀上再往前走一点。
在谈到当前的商业生态时,刘霄认为如果在做事情时更多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就很容易陷入“内卷”的状态中,展露自己创新不足的缺点;她进一步指出,食品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放眼一看都是红海,好像所有的品类都有人在做,没有空白,但仔细看在座嘉宾正在做的事情,又好像都是蓝海,所以食品行业的创新机会是无穷的。
高登锋则分享了他和年轻人打交道的经验教训,指出“大广告、大摆放、大流通”对现在的营销而言已是累赘,只有“内容”才能承载当今消费者的变化,而只有把企业内部的每个动作都变成传播行为,让企业的每一个人都学会做内容并持续生产优质内容,才能使传统企业重焕活力。
最后,各位嘉宾对本次活动主题“新食品时代”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理解。高登锋认为,美好新食品时代的产品一定等于它的物理特效加价值观。郭学平提出,无论当今时代的科技如何发达、创新如何去做,对食品来说,都应该回归它的安全和自然属性。林盛强调大家要对得起所处的新食品时代,因为它注定要更好,品质更好,流传性更强,能够被人记住的时间更长。刘霄最后用“食不厌精”和“众口难调”两个词定位了新食品时代无尽的高度和广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