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追剧就这么“凉凉”了?
文 |李勤余
近日,500多名艺人以及逾70家影视传媒单位发声,直指网络短视频侵权。“5分钟看完xx电影”“10分钟看完xx电视剧”“XXX角色合集”……这些网友十分熟悉的短视频,会在不久的将来销声匿迹吗?
不可否认,目前大量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短视频将原创影视作品作为素材,既涉嫌侵犯版权,又存在歪曲、丑化影视人物及其表演者形象等情况,确实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如果任由其野蛮生长,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原创者的利益,也会影响整个短视频行业和领域的发展。
不久前,国家版权局也已经表态,将按照中央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部署,积极回应广大权利人的呼声,支持、保护广大权利人的合法诉求。因此,治理短视频乱象,已经势在必行。
应当明确,不合理、不合法的短视频“搬运”行为必须打击。而短视频作为一个新生的视频门类,如何适用《著作权法》,区分合理使用和侵权,从而避免“误伤”,实现精准打击,这也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诚然,“X分钟看完电影”之类的短视频确有侵权之嫌。从以往的案例看,也有影视公司主动授权,通过短视频进行二次传播、舆论造势。可见这个产品门类自有市场需求,关键是能否得到有效授权。
而一些评论、解读类短视频,往往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解读,让观众了解影视剧的更多内涵,甚至可以让更多观众对影片产生兴趣。而这种因评论、解读而引用视频素材的情况,是否和切条、搬运有所区别,违规侵权标准如何,也有相当多的法律界观点。
可见,版权保护是必然,如何实现有效保护,依然有研究的空间。这里面应该有度的考量,也要有过程渐进的耐心。既然短视频创作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广大观众也有客观需求,那么各方不妨坐下来谈一谈,共同探索解决之道。
一方面,广大短视频创作者必须增强自己的版权意识,深刻认识到单纯的“搬运”“借用”是行不通的,简单搬运的商业模式必须改变。
另一方面,如何让小创作者的作品进入合法合规渠道,也有待机制上的整体解决。视频网站、平台可以将短视频创作纳入正规渠道,至于版权收费的问题,也可以制定更详细、更有操作性的规则,比如平台统一购买等。
保护网络传播中的影视作品版权,可以说是技术革新、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课题。比较理想的状况是,版权人的权益可以得到有力保护,版权授予机制相对畅通,短视频创作者也有清晰的规则可以遵循,而不同喜好的观众也可以各得其所、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这还需要全社会共同探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