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博鳌论坛
近日,央行一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工作论文引发全民热议。论文提及,目前我国人口转型面临老龄化更严重、少子化更严重等难题。与此同时,正在召开的2021博鳌亚洲论坛上,老龄化同样成为热议话题。4月19日,年会“迎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管理”分论坛上,作为保险业代表,平安人寿党委书记杨铮受邀出席参与讨论,为应对老龄化带来保险业的观点和声音。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我国各行各业不断发展前行的根本目标。一个确定的趋势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正逐渐加深,人口结构正在不断演变。这促使我国经济社会所面临的需求侧出现变化。围绕老年群体居、养、乐、医的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也正喷涌而出。
需求侧出现变化,供给侧必然以变应变。原本就以对冲不确定风险为己任的保险,更不断创新探索打造出一个养老服务生态圈。
人口结构迎变化,养老新课题亟待探索
“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也催生了亟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博鳌亚洲论坛上,杨铮表示。
透过数据,看清我国老龄化加剧状况。
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已达10.3%,这意味着我国进入标准意义上的老龄化社会。截至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约2.5亿,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18%。
老龄人口数量大的同时,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也是特点之一。据悉,我国老龄化人口正以每年1000万人的速度快速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我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先进医疗技术普及和新兴药物的不断创新,人类的预期寿命得到持续延长。有研究预测,到2040年,中国预期寿命将达到81.9岁。中国未来30年预期寿命仍将以平均每十年增长1.6-1.7岁的速度稳步提升。
杨铮看来,老龄化使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保、医保负担压力增大;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挑战,例如,老年抚养比的提高以及“四二一”形式的家庭结构,加大了独生子女赡养老人难度;老人脱离子女独自生活现象的普及,也促使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照料都成为养老社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龄化进程与我国养老市场发展也存在严重失衡问题。”杨铮表示,虽然诸多企业瞄准了养老领域这一片巨大的蓝海,但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养老行业准入成本高、审批环节多、投资回报周期长、存在短期流动性风险,使得行业整体发展呈现出水平低、供给不足的状态,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亟待提升。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现象非常普遍,经常发生公立养老院全院只有一千张床位,排队登记的老人却已经超过一万人,每年只能轮候入住几十人,入驻通常要等好几年情况。
让养老“有温度”,保险供给侧先试先行
问题即亟待满足的需求。
需求侧变化引发了供给侧的思考。看到老龄化带来挑战的同时,杨铮也表示,老龄化也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从主业出发,杨铮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养老金融产品类型较少,选择单一,未能很好贴合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设计。老龄化加剧,将促进针对老年群体或养老属性的金融产品逐步丰富。
延伸来看,老年群体的扩大,也将推动包括老龄医疗保健品、生活用品以及文化休闲用品需求的增加,老龄用品市场将进入细分、深耕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通过对老人居、养、乐、医的四大核心需求,打造包含居住、家政、旅游、医疗、护理、康复等,医养与康养相结合的服务产业链,也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事实上,最新的十四五规划纲也指出,我国“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第一,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第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第三,支持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加强对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等。
“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要与养老服务供给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全社会都需要把握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杨铮表示。
先人一步抓住机遇,是平安一直的思路。从养老关联性来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保险业的天然使命。杨铮认为,面对老龄化,保险企业要发挥商业保险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作用,弥补国家巨大的养老资源缺口,从供给侧、支付端整合养老服务产业链,催生和繁荣养老生态。
可以看出,保险业作为供给端,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先试先行。杨铮介绍,依托平安集团科技和医疗生态优势,平安人寿应用创新科技打造“保险保障+就医康复+健康管理”的健康服务体系,打造有温度的保险。
据悉,此前,平安人寿推出“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覆盖健康、亚健康、医疗、慢病、大病五大场景,涵盖了私家医生、私人教练、门诊预约及陪诊等12项亮点服务。匹配不同客群,“平安臻享RUN”包含乐享RUN、尊享RUN和尊享RUN Plus三个版本,分别构建了不同层级的服务体系,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产品 +服务”的创新,让“健康有呵护、亚健康有督促、小病有陪护、慢病有照护、大病有专护。”平安的服务,从后端保障,渗透到了前端健康管理的全流程,让保险更有温度。过去的保险是冷冰冰的服务,平安人寿让人们看到,保险不只是作为一个财务保障,更重要的是把保险作为重要的服务提供者。
护理,是养老需求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据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预测,2020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约为4250万人。因此,针对巨大的护理需求,平安人寿也推出长护险产品——臻享照护,投保年龄最高可至90周岁,实现“老有所护”。另一方面,考虑到老人发生摔倒以及由意外导致的失能,臻享照护还推出了双重给付,老人得到妥善护理之外,子女也不必背负高额的护理费,两代人都更轻松。
持续创新,强化产品力,提升服务力,平安人寿为保险供给端打造了模板。
“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双突破,平安发力构建养老服务生态
其实,对于养老的探索,保险业还有另一个维度,即养老社区的探索。
泰康保险、中国太保等保险公司纷纷探索医养社区、养老公寓。一向注重生态闭环、优势协同的平安,此次也有新发力点。
据杨铮透露,平安也正在积极探索“高端康养+居家养老”一体化模式,构建养老服务生态,满足客户对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平安开始布局机构养老,即将推出首个高端康养项目,打造'入会即服务、入住即无忧’的服务体系,在保单有效期内,平安将为客户提供三大管家式服务,客户退休后即可入住高端康养社区,享受社区提供的高品质养老服务。”
据悉,基于在金融、科技、医疗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平安集团以“健康是至高优先级”为初衷,将康养前置,推出“平安臻颐年”高端康养品牌,从供给侧满足社会养老需求的新变化,提升全社会养老层次。近日,平安臻颐年品牌及平安康养“臻标准”将正式发布。
同时,为满足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和家人,希望居家养老的诉求,平安也在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模式,希望整合内外部优质资源,为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提供包括护理、医疗和保险等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
“平安始终保持着'为老人服务’的初心,认真了解客户对养老生活的需求,无论客户选择高端康养,还是居家养老, 都将依托集团科技、医疗资源, 充分发挥保险的支付保障功能,通过有温度的保险,让老人可以为自己的养老生活选择合适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更有尊严的高品质养老生活。”杨铮表示。
此外,注意到日益普及的智能化服务虽然带来便利,但也让一些老人望而却步,成为摆在老年群体面前的一道“数字鸿沟”这一问题。平安人寿借助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投保、理赔等环节推进“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客户群体轻松享受安全、便捷的智慧服务。更强化服务人员上门代办服务,开辟老年客户绿色通道,为老年人配备老花镜等设施,打造“有温度”的服务体验,让老年人也能轻松搭上服务的“数字快车”,享受“有温度”的金融、养老服务。
“老龄化,对国人最大的挑战,是提前筹谋养老方案。”在多位专家看来,确定趋势下,国人养老需求已经喷涌而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或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养老方案。这就对供给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充足供给,更要意识到,单个养老产品或许已无法满足国人需求,完整的养老方案、养老服务生态闭环方案,将更受青睐。
上述专家认为,平安的探索,恰是为国人老年生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养老服务生态。“从各类保障产品,到护理、医疗、健康管理等'有温度’养老服务,再到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一体化、一站式服务方案的提供,平安的养老服务生态雏形已渐清晰。”
“作为中国寿险行业的实践者,我们对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管理、寿险业及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杨铮表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以说,平安的探索,是养老产品、养老服务供给端重要参与者的一个探索模板。这种探索值得肯定,因为目标清晰,初心之下,一切都是为老年群体提供更有尊严的高品质养老生活,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