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0041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卷)
文丨野狐狸 图丨源自网络
第十章 目标:统一
1.战略
赵匡胤的雄心绝不止于过一把皇帝瘾。
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是他接下去最想办的事。完成此举,必将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这是一份极大的荣誉和挑战!
前面说过,此时的中国是一个砸碎的盘子,境内政权林立。宋朝当时的疆域大致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两省以及山西、河北、陕西、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充其量是一个较大的碎片。要成就一个大一统王朝,赵匡胤必须把旁边的碎片捡起来,然后重新拼好这个盘子。
在赵匡胤开始拼盘游戏前,我们再帮他数一数大大小小的碎片,看看他要过几关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北汉”、“南唐”是我们的老熟人了,不再重复介绍。在四川一带有一个“后蜀”,在两广一带有一个“南汉”,在浙江地区有一个“吴越”,其中只有吴越和宋朝的关系不错。这几个政权实力相对强点,算是重点对象。
除了以上几个大块外,在湖南、湖北南部、福建南部还分别有三个半独立的小政权,具体情况相当复杂,我会随着宋朝的统一进程,边走边介绍。
好了,搞清楚任务后,我们就要开始统一征程了。
哦,不行,好戏还不能开幕。
出发之前,赵匡胤还要思考一个战略问题: 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这个问题一直让他很纠结。
割据政权中只有北汉地处北方,但它的背后是可怕的辽国;南方的几个政权情况不熟,贸然南下,又怕北汉和辽国在背后捣乱。为此,赵匡胤曾向许多大臣征求意见,得到的回答不少,能说出些门道来的却不多。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一次冬天的夜谈。
建隆二年(961)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
赵匡胤微服出宫私访,目的地,赵普家。
赵普已经担任枢密副使,他是赵匡胤最为依仗的人,朝中许多事情,赵匡胤都要和他商量。两人的关系比在滁州时更加亲密,俨然是一家人。
赵普见赵匡胤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来到自己家,连忙起身迎接,马上烧起炭火,又是烤肉,又是热酒。两人边吃边聊起来。
赵普知道,赵匡胤在这个点上过来,肯定不是为了来蹭一顿夜宵,于是开门见山问道:“天寒夜深,陛下为何要到这里来?”
赵匡胤接茬:“我睡不着,我睡床的四周都是别人(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所以来和你商量一下。”
赵匡胤貌似打趣的一句话,其实是一语双关,所谓床边的“别人”,当然是指那些独立政权。
赵普立刻明白了赵匡胤此行的目的,不觉会心一笑,但他没有立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继续试探赵匡胤的意图:“陛下如果觉得国土狭小,大可南征北伐,现在正是用兵的好时候。只是,不知道陛下心中是否已经有所筹划?”
赵匡胤呷了一口酒,盯着赵普,悠悠地说道:“我想先拿下太原(指北汉),你觉得怎么样?”
赵普没有即刻回答,而是陷入沉默之中,很久。
攻伐北汉,意味着实行“先北后南”的统一战略。赵普内心并不赞同这一方案,直觉告诉他,这也不是赵匡胤的真实想法。想到这里,赵普委婉地回答:“如此做法,我就不知道是否正确了。”
赵匡胤继续追问理由。
赵普从容分析:“太原地处西北,即使可以一举拿下,那么,辽国和西北(指党项人)的威胁,就要由我们直面应对了。不如先灭取南方诸国,壮大实力之后,再行北伐。那个小地方,能逃到哪里去?”
赵普的战略是“先南后北”。
听完赵普的话,赵匡胤一饮而尽杯中的热酒,大笑道:“我的意思也是这样,刚才试探一下你的意见罢了(吾意正而,姑试卿耳)。”
英雄所见略同尔!
对于这个决定,后来的专家、学者是多有不同意见的,认为是先捡软柿子捏,磨损了军队的锐气,导致了后面的北伐不利。如此观点,多少有点马后炮的意思。
回头来看,究竟是“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关键取决于如何看待“北汉”政权。
赵普和赵匡胤都关注到了北汉的特殊性。
北汉背靠辽国和党项,比较难对付,但正好也可以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缓冲地带。有这根鸡肋杵在那里,可以让宋朝和这些冤家少打几次照面。
除了地理因素外,北汉的政治地位也很特殊。
表面上,北汉是宋朝的敌人,是辽国的盟友。但是,北汉和辽国的关系并不亲密无间。
辽国向来以老大自居,动不动就向北汉要这要那,还时不时干涉一下北汉的内政,甚至在过境劫掠宋朝边民时,还经常“误劫”一些北汉民众,让北汉的头头脑脑们既怕又恨,敢怒不敢言。但辽国人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你就是我的一个小附庸,还跟我谈什么条件?
赵匡胤和赵普都认为,北汉与辽国有很多隔阂,如果强行进行军事逼迫,反而会促成两者的团结。此后的实践证明,这个判断是基本正确的。
赵匡胤和赵普的这次夜谈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史称“雪夜定策”。
今夜过后,大宋将正式开启统一之路!
- 未完待续 -
野狐狸讲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