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

画源

画廊、经纪人、一手签约艺术家供应链
14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

明  董其昌  升山湖图

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是两千年来中国画绕不开的传统。这个传统走到今天,能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而这个发展不是在于内容的扩展,而是精神格调的提升。

黄宾虹  松涧幽泉

中国画的笔墨就是黑和白,但内涵是天下万物。计白当黑,主要不是黑,而是黑里有白,白里有黑,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笔墨有内质与形式,内质就是每处笔迹的质量是否经得起推敲,每道墨色有没有笔精墨妙?笔精墨妙这四个字对内涵的要求是很深的,随着书法和绘画关系的深化,书法、金石入画可以提升画的品位与内涵。笔墨的结构是程式化的问题,笔墨结构也视为中国画重要的内涵。再一个是笔墨墨色的变化,墨分五色是浓淡干湿焦,是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并非五色的概念。另外,笔墨有技法和效果的问题。浓淡干湿也好,刚柔相济也好,笔断意连也好,如锥画沙也好,这些是用自然界的形象形容笔墨效果,提出了很多技法的要求。其中就涉及到是否有味、有气韵的问题,也有了思想和人格的问题。内涵与形式不纯粹独立,而是一个综合。中国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所以中国画的哲学和美学,不都是笔墨问题,但都和笔墨息息相关。关键是如何综合,它不是简单刻意的多学科混合,而是画家的文化底蕴、学识修养达到相当高度后,自然而然的融会贯通。

清  邹一桂作品

  明人董其昌说“以自然之蹊径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山水画和真山真水的区别就在笔精墨妙。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描述西洋画,画得好且很真实,但最后话锋一转,“然笔法全无,故虽工亦匠,不入画品”。什么都很好,但因无笔墨还是全盘否定。黄宾虹有一系列的论述,比如崇尚内美,崇尚浑厚华滋。二者既是对画的要求,也可以是对笔墨的要求。

石涛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笔墨乃性情之事,”谈到笔墨和性情的关系。石鲁说“思想为笔墨之灵魂,物化为我,我化为笔墨,笔墨有无风格,乃有无生命之验”,就把笔墨和思想、灵魂、生命化合在一起。也就是说笔墨为思想和灵魂的体现。内质与形式的关系,形式指毛笔行走的踪迹如何,是否好看、有书意,是否是一种心性的结构形式。另外是内质,既精神气韵。内质与形式最后化为一个整体,是我们精神、灵魂与作品相沟通的中介,这是中国的美学。

清  石涛  竹石图

笔墨有表情能力,不只是喜怒哀乐,也包括性情。像《诗经》和《离骚》一样,是抒情更深层的含义,格调和境界都很深沉。笔墨用来书写,要体现大自然的生成变化、天地之心,所以说虚实、长短、粗细、聚散,一切可以对立的因素都要通过笔墨来表现。

齐白石  烛照吉寿图

线条、笔墨都讲筋、肉、骨、气。画家用笔的时候留下的笔迹、墨迹,其实是一种生命意识,因人而异。人的气质有优劣之分,如孔子的弟子中,颜渊的先天气质排在第一位,而曾参则较之不及。一笔下去,画家的人品、性情、修养、气质都在笔墨里体现出来。一笔下去运动过程就是道,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就是方圆、强弱,有深刻的道理。人只要把自己最好的本性挖出来,笔墨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齐白石就是如此,他在遇到陈师曾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本性的长处在哪里,陈师曾点破后方才得知,并不断挖掘自己,终成一代大师。

陈师曾  画祝林纾七十寿

画家一辈子要把读书、写字、画画作为修养,修养的结果最后要迹化在笔墨上。通过笔墨,提升创作格调,与时代精神融合,是中国画找到新的拓展空间之基础所在。

吴昌硕  遐龄多子图

(0)

相关推荐

  • 临安山色的过程

    临画是要去理解作画人当时的心境,不要抄,不要临表面皮毛的东西.中国画,不要仅仅临结构,要临他的呼吸和精神.要去理解认识临安山色.画家的平静的心境,坦荡的胸怀,高级的传统笔墨语言不能只学人家的外表形式. ...

  • 水墨人物画的学习方法步骤,水墨人物画的临摹方法

    (1)把握画面的完整性 不少人有一个误区,临画时不太注意一幅画的构图--整体布局,而是非常喜欢临摹头.手这样的"重要部位",这实际上是我们在学习人物素描.速写时形成的不良习惯延伸到 ...

  • 为什么中国画选择水墨、笔墨来完成?

    这个问题曾在王阔海老师率团到美国哈佛大学主讲他的新汉画创新故事的时候回答过,;是一位近似美协主席角色的美国学者提问的. 王阔海老师答道: 1.是我们的古人发现墨是可融入水的,加上水可出现墨分五色,墨分 ...

  • 【刘童说陈凯艺术】笔墨是中国画最为核心的语言系统

    [刘童说陈凯艺术]笔墨是中国画最为核心的语言系统,从"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别其阴阳",到"写胸中逸气","笔墨"不仅包含了从造型.色彩.质感到 ...

  • 成忠臣:写意是中国画的核心和精髓

    原创2021-06-05 09:03·作品会说话 什么叫"写意"?就是作画时用毛笔像书法一样去表现物象."意"的含义是指,一要随机着笔,力求"意&qu ...

  • 吴昌硕:中国画的核心在线条

    国际艺术微刊 · 最受欢迎公众号 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摄影·书法·插设计·文学·音乐 字画八条屏(局部) 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平.圆.留.重.变五个字. 1 "平" 即指 ...

  • 跨界谈 | 张晓凌:笔墨:中国画语言之美

    2021年第1期 语言跨界谈 书画艺术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编者按]中国艺术传统中,诗画难分,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语.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的基石:而在中国画家看来, ...

  • 笔墨是中国画之魂!

    一放能令天下春  189CMX96CM 笔墨迩言 文图/汤立 笔墨是中国画之魂,中国画之民族性.精神性.经典性,其关键是笔墨.笔墨存则中国画存,笔墨亡则中国画亡. 笔墨是技法与技巧,更是境界与精神,最 ...

  • 王季迁:笔墨是中国画美观的引导和标准

    董源 溪岸图 王季迁先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古画收藏家和鉴赏家,他的收藏经历和鉴赏品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由杨凯琳女士编著的<王季迁读画笔记>,共收录王季迁数千则读画笔记,并刊有一千 ...

  • 关山月: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中国画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画林,是因为它是中国画--它有鲜明的特色,鲜明的个性:中国画姓"中". 不但是宣纸.墨.毛笔这些中国画专用的工具.材料,更重要的是数千年来运用这些工具.材 ...

  • 王季迁:笔墨是中国画美观的引导和标准。

    董源 溪岸图 王季迁先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古画收藏家和鉴赏家,他的收藏经历和鉴赏品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由杨凯琳女士编著的<王季迁读画笔记>,共收录王季迁数千则读画笔记,并刊有一千 ...

  • 笔墨,中国画的灵魂!

    首先,国画的底子应该是书法,而不是素描,切记切记. 其次,国画的韵味源自古典书卷之气. 绝对不要以透视关系.明暗对比来考量国画. 临摹画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临摹这家明天临摹那家,这样是没用的,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