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的“通关秘籍”

01

职业生涯全貌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 30 多年。
大学刚毕业 20 多岁,50-60 岁退休,大概要工作 30 年。
这其中,职业生涯的前 8-10 年,‍‍往往是积累期,后 20 多年是一个人价值的兑现期。
换句话说。
前 8-10 年里面,你能让自己去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决定了后边 20 多年你能在大的商业环境里边玩什么样的游戏。到底是拼简单劳动力通过劳动时间获得回报,还是通过选择和策略‍‍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收益。
上图纵轴是个人可兑现价值,横轴是工作年限。
如果一个人不幸的在他职业生涯前 8-10 年里面的个人可兑现价值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那他后边 20 多年就只能玩一个相对被动的游戏。

极端来看,他就只能靠出卖自己的简单‍‍劳动力增加收入。这有点类似于一线城市的一部分蓝领工人,白天上班在仓库做搬运,晚上开滴滴,他选择这种模式增加收入。

‍‍但如果你在前 8-10 年里,从一个基本临界点‍‍连续到另一个基本临界点之上,就会在后面 20 多年里有更多机会‍‍ ,‍‍能在不同的游戏里依靠选择、策略获得‍‍更大的收益。

02

高手的游戏玩法

当你走过 8-10 年,‍‍进入到自己的后二三十年,会有很多种玩法,‍这也是我觉得人生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如果你只是看在大的商业环境‍‍体系下,要玩一个更好玩的游戏的话,需要思考两点。
第一,要做长期赛道的选择,想清楚自己要在一个什么样的领域去长期投身创造价值。
比如我自己投身的领域一定是职业教育,‍‍并且我要打的是一场 8-10 年的仗。如果是这样,2-3 年内这个行业里的任何变化都跟我没关系。
我赌的是未来 10-15 年,‍‍职业教育会伴随着中国经济大的结构性转型和升级。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一定会出现 N 多新兴职业人才需求,‍‍包括蓝领、服务类、商科类的人才,供需关系会发生结构性变化。
‍第二,我要在其中解决问题,‍‍该搭建一个怎样的系统来让我获得回报。
比如我确定赛道后,我要想清楚怎么给新公司搭这套业务系统。这里面包括了产品模式怎么选择、流量引擎、供应链怎么搭。
要知道,搭一个系统的初始结构,往往决定了这个系统的上限。
比如,你获取流量的方式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投放还是做裂变涨粉?你会发现这类流量获取方式有一定瓶颈。比如在某个阶段,单月几十万流量就上不去了。
那假设我现在以内容为核心来驱动新业务的流量增长,‍‍它能搭起来的流量引擎大概是怎样的状态?‍‍答案是:“‍‍内容特别适合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流量引擎来去搭建”。‍‍
如果搭好一个内容团队,能稳定生产一些高质量的内容,每年大概能给业务‍‍供给的流量从大几十万到大几百万到千万以上不等,但千万以上绝对是瓶颈。
除了内容,‍‍我还了解了很多其他流量引擎,‍‍如线下合伙人体系。但上面我说了,我想打的是 8-10 年的仗,所以流量引擎一定要长期稳定,才是利好。我不需要短期决胜,在一年内把业务冲到 1000 万用户增长。‍‍正是由于我要做长期,所以内容的流量引擎对我来说是更可依赖的。
‍要想做到上面两点,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个叫足够‍‍懂‍‍商业和行业。‍‍第二个叫做足够懂自己。
听起来很简单对不对?其实超级难。
如果要懂商业,你需要知道世界上的商业游戏分为哪几种。
‍比如在行业里面一家公司的业务模型,它到底是产供销的模型、游乐园式的模型、还是服务业的模型?这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商业结构。
如果是一个产供销的模型,‍‍它决定了要保持怎样的现金流、钱到底要花在哪里、整个业务系统当中哪部分更重要。

懂行业的话。

你要清楚整个行业的格局状态、常用模式。然后要清楚你从这个行业的哪一部分、以什么样的模式去切入。
最后叫做足够懂自己。
为什么足够懂自己很重要?就是‍有些事除了你其他人一定很难做到。
比如总有人说别人就是销售基因的人、营销基因的人、产品基因的人。这个人更擅长打短期决胜的仗、那个人更擅长打长期决胜的仗。‍‍
最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是你最后做出的决策和你个人身上的特质和优势完全匹配,‍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你身上的能量。
就好比说我之所以选择打 8-10 年的仗,原因很简单,‍‍我认为自己不擅长打短期的仗,进入一个风口,‍‍跟几十个玩家同时 PK,把所有人快速踩死成为赢家。
这样的仗在过去,我觉得‍‍我打起来很费劲,也不那么擅长和喜欢。‍
那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特别擅长打什么仗?就是通过在 2-3 年的周期里边长期坚持一件事。‍‍
但说实话,这两个基本条件离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很远,我们到底该怎如何达成?‍‍
总结来说,在前 8-10 年里边,‍‍你的实践、‍‍思考、成绩,这三件事都尽量要多。‍最好是,你尝试过的事、见过的东西、做过的思考、做出来的成绩比‍‍这个行业里大部分人都要好。

03

如何更有效学习

接下‍‍来,我们先来聊聊学习这件事。
我们大家都很爱学习,尤其在座很多人都在职业生涯 0-5 年之间。
当你职业生涯刚起步时,你觉得是学更重要还是习更重要?‍‍或者说谁在先、谁在后?
我个人的观点是在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建议大家先‍‍习再学。先实践,找到你到底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先有实际的应用场景和问题,带着问题再去学,它才是更高效的。‍‍
我有个基本观点,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追求自己不断的进入正循环,需要讲究知行合一,就是你知道了什么东西,就要能应用到行动上。我认为学习过程中知行无法合一是最大的效率浪费和损耗。‍‍
举例来说,你们很多人都很喜欢听课,但你会发现当课程内容最后没办法跟你的实践结合起来,‍‍就是很大的效率浪费。比如巴菲特跟我们分享投资哲学,我们大部分人听了一下午,会感觉像听天书一样。说是去见见世面还有点价值,‍‍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效率浪费。
所以回到前面的 8-10 年里边,‍‍我个人提倡——每个人都要尽量‍‍追求让自己能不断进入到这么一个正循环“实践‍‍—发现问题—学—解决‍‍和检视回顾”。
‍在职业生涯的前几年里,‍‍尽早让自己进入到这么一个正循环里至关重要。就是把真正你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当做你学习的起点,‍‍这个事可能会违背很多人的基本认知,‍‍但我觉得自己实践这么多年,根据我个人的思考和经验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你会发现如果你让自己保持在这么一个正循环里,‍‍会慢慢的扩进到这么一种状态里边,‍‍就是你的实践足够多,‍‍思考足够多,然后获得的成绩也足够多。
相反,如果说你总是习惯于先学习一个体系超级完善的东西,‍‍然后学完后记一大堆笔记,记完两个月后,你会发现笔记上大部分东西对你都没有用。‍‍如果是这么一种状态,你会有巨大的效率损耗,‍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基本观点。

04

职业生涯的“通关秘籍”

我过去这么多年一直在试图搞清楚一件‍‍事,一个人追求职业成长到底是个什么过程?‍‍‍到底带着一种什么样的理解和认知来玩职场这个游戏,可能会把它玩的更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我觉得像我自己或者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属于希望把职场这个游戏玩通关的人。
但是在我刚开始出发、在我前 8-10 年这个期间时,我对于职业生涯会长成什么样是没认知的。‍‍我是走着走着到了这的时候,我才发现好像原来是这么回事。
所以我想解答的问题是‍‍,假设我能让更多人一开始出发就建立这样的基本认知和预期,‍‍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会不会更好?‍会不会心态更稳?会不会更有方向感?
我过去多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两个基本结论‍‍。
第一,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成为 top10%。
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单位时间价值。很简单,就是你的一天值多少钱。
我们当中大多数人衡量自己的一天值多少‍‍钱是怎么衡量的?‍‍公司工资。但工资是老板定的,单位时间价值是别人给你定价的。
‍如果你说自己到底值多少钱,这件事是别人定价的,‍‍而我甚至都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给我定这个价。试想一下,你在这个游戏中会有多么被动?‍‍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一场面试。
我们招一个新媒体运营,来了一个 A 同学,我们觉得还不错,我面试时问他想要多少薪资?‍‍
他跟我说想要 20K,‍‍然后我问他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值这个钱?‍
然后他告诉我,我上一家公司给了 18K,我这跳槽怎么着得涨点。
这个事你要这么跟人聊,运气好、或者你赶上市场行情好、或者正好你过去的经验有稀缺性,‍‍新东家肯定能给到你。但这个事你这么去聊本质上是没逻辑的,‍‍而且你自己到底值多少钱,‍‍定价权不在你自己手上。
所以你要想清楚,自己当前一个月值多少钱,以及想让自己值多少钱?
比如说,全中国现在在 25-30 岁之间的平均劳动者,月收入 30K 以上的只有‍‍不到 8%,你说我在 25-35 岁之间,‍‍如果我努力提升单位时间价值,每月‍至少是 30K 以上。
商业本身是一个大的价值网络。你只要在某件事上拥有了创造 Top10% 价值的能力,意味着你在价值网络里边就能连接到无数的人、能获取到无数的信息、能给无数的领域创造价值。
比如说,如果你写的文案传播率在整个行业来看,‍‍99% 的人都干不过你。即便只具备这样一个能力,会导致无数行业里面的头部公司都会想来找你聊一聊,找你去给他们做培训、做咨询,‍‍或者给他们出一些方案。
当这些资源都来链接你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有很多机会获取到‍‍不同领域里面的信息和认知。‍本质上一个人能获得选择赛道、搭建系统结构这样的资格和‍‍能力,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第二,要拥有主动选择权。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同样还有另外一个新媒体运营来我这面试,这次是 B‍‍,他也说他想要 20K 的薪资,‍‍然后他给了我这样的回答。
他说‍‍你看我过去 5 年一直在做情感鸡汤类的内容,‍‍经历过大概三四家公司,做过十几个号,‍‍总共看下来,我在情感内容上做的选题、标题、内容、平均的打开率、阅读量、转发量,都比行业里边的平均水准至少高 10-15%。
如果你是一个做情感鸡汤的新媒体账号,有我这么一个人加入到你公司,我个人平均能帮你每个月提升 10-15% 的打开率和传播率,每个月你们因为我的存在至少能多出来大概 30-40 万的流量,你给我 2 万不应该吗?‍
这就是说,你要把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他没办法跟你讨价还价,‍‍因为你已经证明了在这个领域里,‍‍你比其他人更能稳定创造更多的价值。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你要力争在你前 8-10 年里面,在某个领域上提升‍‍个人的单位时间价值,‍‍努力成为 Top‍‍ 10%,并且单位时间价值你有主动‍‍定价权。这是我的一个价值主张。

05

实现“非线性成长”的落地行动指南

最后,我们来具体聊聊怎么做。
整个《非线性成长》这本书其实是想为大家提供一个行动指南,分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部分。‍

5.1 宏观:战略方向指导

‍宏观的东西一般听起来都有点虚,但宏观的东西它决定的是什么?‍‍
它决定我可以依据它来参考我该往哪去、什么事我能做、什么事我不能做。‍
‍我举个例子,腾讯前些年的战略叫“连接一切”。要是它没有这个战略,那线下开店,腾讯该不该做?可不可以做?‍‍或者像医疗领域,自己开医院,该做还是不该做?
看起来其实可以做的,‍‍但因为有“连接‍‍一切”这一句战略在,你会发现腾讯要做的是连接,‍‍所以实体这样的事就不能做。
因此,宏观是战略方向,‍他指导我们该往哪去。

5.2 中观:操盘手VS专家

中观是什么?
其实就是如果我们如果确定要往这个方向走,‍‍我们走的路径长什么样。
这里会有两种通关路径。‍‍
要么,你依靠某种技能成为一个业内顶级的位于 Top3% - Top 5% 的专家,要么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操盘手。
成为一个顶级专家的路径非常明确清晰。首先,你要找到某项技能,是你特别喜欢或擅长的,并且,你的这项技能的学习能力,至少不比大多数人差。然后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精进,让自己从一个新手一步步成为顶尖高手。
而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商业操盘手,那你要选准一个行业,先从某个业务环节切入,在一家或多家同类公司通过轮岗、谋求新的职业机会等方式熟悉多个业务环节,慢慢成为一个业务模块的负责人,再然后,继续通过轮岗或参与重大项目等方式深度了解和熟悉多个业务模块的运转,进行更宏观和整体的思考,慢慢懂得如何经营一家公司。
成为商业操盘手本质上就是要知道如何经营一个生意,通过商业经营让一家公司或者一个业务的商业价值持续得到放大,收益更大且效率变得更高。
这是中观的部分。

5.3 微观:每 1-2 年,选赛道定目标出成绩

微观就是,你当前在一家公司里面,‍‍甭管在哪个岗位,选定一个细分赛道,‍‍然后定下来一些重要目标,以每 1-2 年时间为周期,获得一些重要的成绩,从而获得头部效应的加持。
不管你是做销售、客服、行政,还是什么样的工作,把握住每 1-2 年,‍‍才能不断往上走。
最后,中观和微观这两个部分‍‍我再稍微补充一下。‍
对于工作 0-3 年和已经工作 5-6 年的人在看待中、微观这两件事上,谁在先谁在后,顺序可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工作 0-3 年,‍‍当前对自己长期想干什么、擅长做什么还不怎么清楚。
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
中观不重要,先不要想,先把自己聚焦在微观上,‍‍大量的去实践,并且让自己走到一个知行合一的循环里面‍‍去。
你要知道中观这部分,可能真的是你干了三五年,做了 ABCDE 5 件事,其中 ABC 做失败了,D 和 E 做的还不错。你得出这些结论后,再去评估自己适合走操盘手还是专家路线,才有参照。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知道怎么选择,很大原因就是根本没有参照。
就好比一个大学毕业生,什么实习都没干过。现在他要去想长期到底是做销售还是做运营好?他要怎么才能想清楚?很简单,至少你得做过销售或者运营。
所以说,你多少出一些成绩,才能有参照。你才知道这几件事,哪些事做起来更轻松、更喜欢、更有体感,‍哪些事做起来‍既费劲又没有成就感。
如果你工作有个 5 年‍‍了,过去做过很多项目,‍‍有些项目也确实有些重要的成绩,这时候你再考虑职业发展和规划的逻辑应该是怎样的?
应该中观在前,先把路径定清楚,到底是走专家路线还是操盘手路线。
专家路线优先选择能力或岗位。操盘路线一定选行业,‍‍然后再看如何在这个行业生根。
比如你想去在线教育行业,接下来的 3-4 年,第一是先把一个课卖爆,第二从 0-1 做一个牛逼的课,‍‍第三是搭一套供应链。
所以,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五六年,‍‍就要先把中观的事想清楚,再去做微观的事。
整个《非线性成长》这本书我想给大家讲的,本质上是这么一个行动指南。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