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用电的前世今生
凡人小事,童年趣事,温馨回忆,百姓情怀,旅游摄影,人文风光,文化活动,校园风采,文物收藏,史海钩沉,散文随笔,诗歌评论……原创首发。点击标题下蓝字“安陆水易居”关注。
安陆用电的前世今生
李长健
220kv高压电线 摄影:水易居
禹分天下九州,她属古荆州;秦置天下三十六郡,她为南郡之地;唐置为安州,宋元明清均称为德安府,而今称为安陆市。
安陆市处于湖北省东北部的山岭余脉与江汉平原交会处,县域内丘陵岗地延伸至平原沃野,自然条件适宜于农业生产,历史上是为典型的农业县。晚清时,每年能从这里对外输出价值约80万银元的稻米与土布。
1933年,国民党陆军二十六军驻防安陆时,带来一台发电机,这个中部县城的军营中首先出现了电灯的光亮。
最早使用的白炽灯泡 图片选自网络
1947年9月,民营电力公司“安陆县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台1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运行,为县政府及县城工商户提供照明,照明灯以250盏为上限。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将这批发电设备全部破坏。
1949年7月,中共安陆县委、县人民政府开始在县城办公,安陆县重回人民手中,电力事业随之开启新篇章。
1952年9月,国营安陆县电米厂安装运行一台40千瓦柴油发电机,除碾米加工外,还为政府机关和40户商店提供照明。1955年电米厂增设一台30千瓦柴油发电机,增加为医院、少量工厂及居民提供动力及照明用电。1961年3月,成立独立的国营发电厂。至1963年3月,发电厂增至4台共200千瓦发电容量,服务300用电户。
丹江口首台机组发电 图片李长健提供
放眼省内,鄂东是湖北省现代电力工业的原点。解放后至1957年,以黄石电厂为中心,湖北省建设起66-35千伏地区电网。
1958年8月,国家一五重点项目,青山热电厂投产发电,以青山热电厂为中心,湖北省建设起110千伏跨地区电网。
1964年,湖北省第一座面向农用的 110千伏变电站在孝感地区应城县长江埠镇建成。
1965年8月,为解决徐家河北干渠电泵站提水浇灌及兼顾县城用电,从长江埠110千伏变电站接入建设了安陆县县域内的第一座35千伏方岗变电站。安陆县城从此接入大电网,用上电网电,柴油机组发电厂随即停运。
因临近方岗变电站,陈店大队和陈店街也成为安陆县内最早用上电的农村地区。第一个村电工是陈店的陈长松,混名叫"高脚",他也是陈店第一个会骑自行车的农民。
1968年10月丹江口水电厂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69年7月,湖北省第一条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丹江口至武汉输变电工程投运。以丹江口为中心,湖北省电网跨入220千伏时代。
丹江口电厂 图片李长健提供
在丹江口电力的支援下,1970年3月,安陆县从丹江口输电线路接入建成县域内的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为落户安陆县的三家省部属企业提供生产用电支撑。
以11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安陆县域内各乡镇开始建设35千伏变电站。1971年8月,老区赵棚镇率先建成35千伏变电站,1986年5月,最后一座35千伏变电站在王义贞镇建成。
至1987年,18个乡、镇、办事处全部接通电网,电力从乡镇中心延伸到农村社队。
安陆烟店35kv变电站 摄影:程超
严格意义上,1987年后,安陆县才进入全域有电时代,安陆也在这一年撤县设市。占人口主体的农民从此告别水磨、石碾、柴油机组,在乡镇中心以及社队利用电力机械加工粮食。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安陆乡村,老家位于县城近郊。我对有电的记忆,停留在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那时,我所在的乡镇接入了大电网。
因临近县城,据年长者回忆,改开前也短暂通过照明电,但因线路不畅,电力不足,很快废弃,重又回到煤油灯照明的夜晚。
改革开放后,照明电普及到了乡村,农村普遍翻盖起红砖瓦房,敷设了电线,装设了电灯。电灯与新瓦房成为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图景。而此时的农村,电灯还仅仅是生活中的一个备选项,无电点灯的日子居于多数。
图为电力工人在施工 摄影:张昕
改革开放后,因工业用电大增,大电网的电力供应捉襟见肘,农村用电常常处于被限制状态。
“摸着吃,点着睡,到了月底要电费;二角没得用 三角也是白费。”这是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需要电的时候,电停了;摸黑吃过饭,一家人都睡觉了,电来了。一些忘记关的灯亮了,有人起床拉灭电灯继续睡觉,有人却得立马打起精神,赶去有动力电的大队部夹米磨面。
改革开放初期,工商业单位因电力不足也得自备发电设备。1981年,全县43家单位置备发电机65台,总功率3384千瓦;1985年全县39家单位置备发电机63台,总功率3190千瓦。
1981年冬,国内首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平武线建成投运 。1986 年,葛洲坝大江电厂第一台机组发电,出线升压为500千伏,至此湖北省内500千伏电网网架初步形成。湖北省电力工业迈上新台阶。
500kv变电站 图片李长健提供
进入 90 年代 ,鄂东建成了火电集群,大批大容量机组接入湖北电网,湖北电网的电源接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同期,孝感境内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汉川电厂建成投运,孝感及安陆市有了近距离、大容量的电源点。
1989年 12月,从汉丹线接入的安陆220千伏红石坡变电站投运,安陆市迈入220千伏时代。
华中乃至省内电源与电网的宏大改变对居住于安陆县域内的普通个人而言,难以觉察,难窥全貌,但“大河有水
小河满”的体验却时时都在身边。电源和电网建设才是处于末端个人可靠用电的基础。
90年代中期以后,湖北电网进一步发展,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产生实效,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趋缓。安陆农村基本普及了三相动力电,农村用电的稀拉状态得到改变。
2001年 12月,作为三峡电厂电力外送配套的孝感八汉洼 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次年,从该 500千伏变电站接入安陆红石坡220千伏变电站输变电工程竣工。
红石坡220kv变电站 摄影:水易居
2003年6月1日,三峡电厂发电。三峡电能的输入,使孝感市用电迈入500千伏时代,安陆市也迈入使用三峡水电新时代。
当前,安陆市共兴建了5座110千伏变电站,扩容增建了众多35千伏变电站,农村普及使用空调,冰箱等大功率电器。
集中光伏电站,农家庭院、屋顶光伏电站在安陆也遍地开花,部分农户从用电户反转为供电方。缺电的记忆彻底成为回忆。
光伏发电 摄影:王小平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特高压电网时代,湖北也处在枢纽中心地位。湖北境内现已建成投运“一交三直”四条特高压线路,正在建设南北、东西向各一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十四五期间,将以湖北为中心,建设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
合上开关, 插上插座,用电者从不追问电的来路,但电必得有其来路。
建党百年之际,站在这个中部县城梳理回望电力的来路,银线尽头与灯光交耀处感受到的却是从这里连接起的电力的广度、高度和澎湃力度的现在和未来。
电力回归了先行官地位,正在成为这个中部县城以及中部崛起的强劲驱动力。
国家电网孝感供电公司安陆红石坡220kv变电站 摄影:水易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