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展中,缺席的研究生| AMNUA毕业季

南艺嘉年华毕业展已进入尾声,学生自己为自己四年所学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学校也做到了“一校展演、一城盛宴”对全城市民寄出了满意的成绩单。年轻时的创作总是带着一发不可收拾的雄心壮志以及略带青涩的冲动,正如本科生一般。我们在谈及毕业展时,都会默契如一地只谈及本科生,而很少有人去关注研究生的毕设。那么,毕业展中,研究生去哪了?

谈到国内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点就会发现,两者都是以传递高层文化、研究高深学问为目的,不同的是研究生的教育更加强调研究性、自发性,以及对所学专业的理论钻研。所以,作为研究生,论文写作是首当其冲的事情,而后才是创作。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一路披荆斩棘写完论文,已元气大伤。此时,再去一头扎进创作,怕是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谈到国内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点就会发现,两者都是以传递高层文化、研究高深学问为目的,不同的是研究生的教育更加强调研究性、自发性,以及对所学专业的理论钻研。所以,作为研究生,论文写作是首当其冲的事情,而后才是创作。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一路披荆斩棘写完论文,已元气大伤。此时,再去一头扎进创作,怕是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无独有偶,这种现象已经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知名艺术专业院校存在这样的问题,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每一个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多元的、联系的、运动的。

那么,研究生在校期间在学习了什么?研究生分为学硕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硕型硕士毕业只需交一篇论文,而专业型硕士不但需要提交一篇论文,还需要提交一份作品。这就要求专业型硕士的多种能力,不同的硕士课程也是不同的,学理性的课程是属于传统课程,而谈及创作以及写作需要的阅历和关怀是学校没有办法在课上完成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寻。所以,专业型研究生不应该只是一味的挑灯写论文,也需要和本科生一样,“走出去”,实现创作第一步。

所谓万事开头难,但是在学习这条道路上,只会中间难,毕业更难!“走出去”这是第一步,如果只是一味的自己去“摸着石头过河”,恐怕也很难去到底终点。有时候,领路人或者说带我们“入行”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上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研究生的队伍不断扩大,而随着城市与城市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深入交流,去一所全新的学校读研成了很多学子扩大眼界的途径之一,而带来的结果就是:研究生中不完全是本校教师的“嫡系”传人 ,而本科生呢,在初生牛犊之时就是老师一手“调教”出来,得天独厚,无可厚非。那么研究生就真的不如本科生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去探讨,学生愿不愿意从零开始学是一方面,老师是否愿意传授又是另一方面。正所谓教学相长,师生之间本就是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一般互相成就。

学校每年都会如期展出本科生的毕设,并为之“添柴增瓦”,为他们提供好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作品,从某一方面来说,激励了本科生创作的激情。而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总是悄无声息,仿佛不曾来过一般,便已经结束,低调程度可见一斑。可能研究生没有经过四年的打磨,作品或许层次不一。如若,学校能给研究生们一个激励,或许也会有出彩的作品,经过了两年或三年的理论积累,研究生创作的作品应具有学院派的气质,会有更多的生命体验的元素聚焦在作品中,会更加想要有创作表达的冲动。

现状如此,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方力所能完成。自2018年,四川美术学院就举办了“开放的六月”—研究生毕业展,并举行了开幕式引发各界关注,今年也是将这个活动如期举行。所以,研究生努力追赶是一方面,也需要老师、学校相助,给研究生提供一方天地,去展示自己所学。

创作这一东西无关年龄、出生、社会地位,更不分本科生与研究生。作品都是对生活的提炼,从而去获得生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