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器文化的发展决定了掐丝珐琅器价值
明代掐丝珐琅依然延续了元代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蓝地装饰,图案的颜色较元代更为丰富。在这件掐丝珐琅盏中,主体色彩包括蓝地色、花瓣周围的绿色、花瓣的红色点缀、花心的黄 色、茎叶的深绿色和铜胎镀金的金色,这几种色彩在 NCS 系统中所呈现的色号分别是 S3050-R90B、S4050-B60G、S4050-Y90R、S2050-G90Y、S8010-B50G、S3560-Y,从色号中可以看出,与元代掐丝珐琅器相同的是,主体装饰色彩:蓝色、绿色和红色的黑度和彩度几乎是相同的,并有其他几种色彩进行调和过渡,可见明代虽然在釉料和工艺方面与元代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掐丝珐琅器色彩装饰的配比面积与色彩的协调关系上面并无太大差异。
在日本,珐琅器的制作也有500多年的历史,15世纪掐丝珐琅工艺和瓷器工艺一样从朝鲜流入日本。17世纪开始日本形成自己的烧制风格和工艺。直到19世纪中期才逐渐进入日本掐丝珐琅繁盛鼎盛时期。这当然和西方维多利亚时代对东方风格的追捧热潮是分不开的。并河靖之和涛川惣助是 1890-1910”七宝黄金年代“中最杰出的两位大师。日本掐丝珐琅器被称为“Shippoyaki七宝烧”, 词源自佛教七宝,表达美丽神圣的意境。日本名古屋的1880年成立的安腾家族至今也是影响力最 大的七宝烧制作者。安腾七宝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发出无铜线掐丝珐琅技术,被叫做Musen Shippo无线七宝。也就是铜线掐丝填入珐琅后,在烧制前把铜线取出。
元代珐琅器器形端庄大方,构图舒朗流畅,釉色明艳温润,具有宝石般的半透明光泽。唯原配珐琅器较少,大部分被后人改装过,存量稀 少,弥足珍贵。右图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掐丝珐琅花果纹盘的釉色就具有元代珐琅的特征。
目前所见掐丝珐琅实物中时代款识最早者即为宣德款制品。宣德时期的掐丝珐琅器珐琅色泽纯正、浓郁、沉着,表面光泽温润,但与元代珐琅相比,水晶般的透明效果已失。缠枝莲花纹仍然为主要的装饰题材,且沿袭元代风格,以单线勾勒枝蔓,花叶硕大饱满。
掐丝的技术更为娴熟,粗细均匀而流畅,色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但大多数缺透明温润的质感。同时结合錾胎和画珐琅之制作技巧于一体,使掐丝珐琅工艺之发展臻于极境。
到了15世纪以后,掐丝珐琅工艺取得极大发展,不仅造型、品种、釉色都显著增多,而且工艺技巧也明显进步。现存的明代掐丝珐琅器物大多为明代晚期的产品,其品种很多,有鼎彝等宗教礼仪用品,也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瓶、薰炉、灯台、盒、盘、碗、碟等。造型一般端庄古雅,纹饰繁缛丰富,有番莲、饕餮、蕉叶、龙凤、云鹤、菊花、山水、楼阁、人物等。借鉴锦、玉、瓷、漆等工艺传统手法,突出了勾边填色的图案程式。珐琅颜色丰富,而且混和色种类多,有蓝、红、黄、绿、白、天蓝、宝蓝、鸡血红、葡萄紫、紫红、翠蓝等等,釉色变化多而艳丽。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 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