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金流中发现牛股(2)
我对比了CRO赛道的3家公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的财务数据,最后得出结论:昭衍新药的财务表现最优。
昨天,昭衍发布了亮瞎眼的2019年报,营收增长56.4%,归母净利润润增长64.6%,股价这两天也创历史新高,可以算是从现金流中发掘牛股的又一个案例(上一个案例是欧普康视),而且昭衍新药这家公司还有一个逆天的财务数据就是预收款项占营收的比重每年都超过50%,简直是医药行业的“格力和茅台”,要提前打款才能“预约”研发服务,是不是很牛?
所以,如果你发现一家公司的业绩能持续稳定地增长,并且盈利质量又很高(收现比高、净现比高、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重低、预营比高,其中预营比是我发明的一个指标,就是预收账款占营收的比重),那它就很有可能成为一支大牛股。
类似的案例还有迈瑞医疗、健帆生物,见去年10月12号的文章。
目前这4家公司的年报都出了,我们先来统计一下它们的盈利质量指标。
上面两张表格是四家公司的收现比和净现比,收现比都大于1,净现比这个指标昭衍最优,欧康康视稍微差一点,其原因是欧普的角膜塑型镜的原材料是从博士伦进口,供货商比较单一,为了应对原材料的风险,公司每年都会备大量的镜片,导致购买原材料支出的现金比较多,所以经营现金流稍差,这个特殊情况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昭衍新药以外,其它三家公司以前都写过文章,因此本文只分析一下昭衍的业务情况。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冯宇霞和周志文夫妇,二人合计持有公司总股本的43.89%,其中冯宇霞女士为公司董事长,在创立公司前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具有 20 年以上的新药研发与药物评价经验。
公司主营业务为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主要为生物大分子,在大分子领域的项目经验非常充足,2016~2019 年6 月,共完成 673 个化学药项目和921个生物药项目,而其它竞争对手如美迪西等则以小分子为主。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外包意愿高,在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药理毒理评估的外包渗透率最高,达到70%,因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费用约占全部研发费用3%,费用占比低,药企的成本敏感性不高;而且,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需要较多的动物饲养和训练成本,这部分业务外包出去对药企来说性价比更高。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全球临床前CRO(不包括药物发现)2019年市场规模为86亿美元,而中国临床前CRO市场规模为18亿美元。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是新药研发过程中非常细分的一个业务领域,国内安评市场空间似乎不大,在几十亿量级,但是安评属于离岸外包业务,所以公司未来可以拓展海外业务继续打开成长空间,2019年12月收购美国临床前 CRO 公司 Biomere公司,不过该目前还是亏损状态。
目前公司90%的业务在国内,而且在2018年之前完全靠内生增长,成长质量也很高。
CDE 数据显示,2019 年国产新药 IND(新药临床试验)数量337 个,相比2018年增加121个,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国产化药IND 数量202 个,生物药数量 135 个,相比2018 年都有显著增长,国产新药IND 数量的快速增长表明国内药企对于新药研发的意愿和投入在持续增加。
目前,公司现有投入使用的动物饲养管理设施 32000 平方米,功能实验室及办公设施约 35000 平方米,苏州昭衍的11000 平方米的动物饲养设施在 2019 年上半年已投入使用,由于安全性评价试验大约有6-9 个月的订单周期,所以这部分产能会从今天开始贡献营收。
另外,苏州昭衍的募投项目—药物临床前研究基地项目目前完成79.2%,预计 2020 年底前投入使用,梧州昭衍生物也在建设实验动物基地项目,总投资规模初步预计约为4亿元,首期投资约2亿元,该基地已于2019 年 4 月动工建设。
不过,财务方面,昭衍2019年报也有两个小小的瑕疵,一是收现比和净现比都有比较大幅度的下降,收现比在19年中报时还是1.3,年报时就变成了0.95,而净现比从1.85变成了0.83,后期需要重点跟踪这个指标的变化情况。
二是预付款占营收的比重也在下降。
根据招股书的描述,在合同签署后,需要客户预付合同款,用以采购试验所需要的实验动物和试剂耗材等,客户通常会预付50%-70%合同款。根据这一业务模式,可以用预收款的变化情况作为未来营收的一个先行指标来跟踪。
除了昭衍以外,最近星球分享的两支成长股智飞生物和美诺华走势也都很不错,从我提示买点开始到现在都有25%~30%左右的涨幅,另一支股票10%左右涨幅,还有一支股票在建仓价格附近。
美诺华3月22号股价28,当前价36.7,涨幅31%;智飞生物3月3号62.8元,当前78.94元,涨幅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