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
1840年6月,一支拥有16艘军舰、4艘武装轮船、28艘运输舰以及4000名陆军(包括第18皇家爱尔兰联队、第26苏格兰来福枪联队、第49孟加拉联队等部队)的英国武装出现在了广州海面。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起初,由于英军不了解清朝的虚实。英军统帅懿律见广州清军防备森严,看似不好对付,所以便只在广州海面留下四艘军舰和一艘武装轮船,执行封锁任务后,便率主力直接北上福建了。
这里强调一下。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对清朝的虚实并不了解。
虽然多年之前,马嘎尔尼来过中国,还写了见闻录。但他带回去的情报没有参考价值。
比如他说清朝专制,社会黑暗野蛮,农民不如狗,饿殍遍地走。这些情况,在同时期欧洲的俄国、普鲁士,以及英国的爱尔兰、苏格兰也存在。
应该说,这是当时世界的一种常态。英国不可能因为这些情报就断定清朝不堪一击。
诚然,开战之前,在广州的英国人,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也提供了很多清朝的情报。但这些的情报比较片面,顶多只是让英国人知道「清朝不是强无敌,不是遍地黄金,清朝也有大量穷人存在」而已。对中英战争的帮助很有限。
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对清朝的了解并不深。不知道清朝内陆的具体情况,不知道清朝有多少兵力,不知道清军的具体部署,训练水平如何,具体装备如何。不知道清朝的死穴是什么。
而这也正是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会与清朝打打停停,一会打,一会又谈判,谈崩了之后又接着打,前后打了两年之久的原因。
如果英军知道清朝的死穴,战争根本打不了两年。半年时间足矣。
说回鸦片战争。
1840年7月初,英军主力抵达福建厦门。
懿律的堂弟义律托人向厦门地方官送了一份国书,要求当地县令呈交给中国宰相。但遭到拒绝。
随后,双方交火,各有损伤。
英军使者见厦门守军不收国书,便直接把国书留在沙滩上。然后英军离开厦门,继续北上。
几天后,英军抵达浙江定海。
当地的知县姚怀祥登上英舰交涉,英军要求姚怀祥让出县城,给英军休整,遭到拒绝。
随后,双方开打,英军轻松攻占定海。
定海城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后,道光皇帝发布上谕,千里飞书,令闽浙总督邓廷桢率水师增援浙江。同时,还罢免了一批浙江官员。
但诏书还没下发到地方,英军就走了,目标是天津的大沽口。
在英军袭扰闽浙,北上天津期间。林则徐派人回京预警,说洋人有攻打天津的可能性。
道光皇帝接到奏报后,先是令直隶总督琦善封锁港湾,统率弁兵,相机剿办。但他接到琦善回报,说天津兵力不足,炮台的大炮陈旧,恐怕打不过洋鬼子的消息后。马上又改主意,让琦善不要擅作主张。有什么消息都要先回报朝廷,由朝廷定夺。
1840年8月11日,英军抵达大沽口。琦善派人与英军接触。英军随即就把一封国书(与丢在厦门沙滩上的那封内容一样)交给清朝使者。希望使者转交道光皇帝。(内容是抗议林则徐销毁鸦片,希望道光皇帝能严惩当事人,顺带还提出割地,赔款等要求)
四天后,这封英国的国书被送达北京。
随国书一起抵达的,还有琦善的奏折。
在这封奏折里,琦善说把英军说成是“天顶星人”,战斗力碾压清军。劝道光不要开战。
见到英吉利夷船式样,长圆共分三种,其至大者,照常使用篷桅,必待风潮而行,船身吃水二丈七八尺,其高出水处,亦计两丈有余。舱中分设三层,逐层有炮百余位,舟中所载皆系鸟枪,船之首尾,均各设有红衣大炮一尊,与鸟枪均自来火。其后梢两旁,内外俱有风轮,设火池,上有风斗,火乘风气,烟气上熏,轮盘即激水自转,无风无潮,顺水逆水,皆能飞渡。
道光帝看了奏折和国书后,认为既然洋鬼子来去无定,清军只能被动挨打。又判断洋鬼子针对的只是林则徐,不是大清。便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撤换林则徐,英军就会罢休。
于是,他就把林则徐撤了。然后,派琦善接替林则徐,到广东与英军谈判。
英军见清朝有意谈判,便离开大沽口,南下到了广东。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达广州,以钦差身份撤掉林则徐。然后,与英军展开谈判。
为了表示谈判的诚意,琦善把广州外海的炮台守军都裁撤了。
按他的设想,只要把林则徐当替罪羊推出去,然后“赏”点钱给洋鬼子,这事就了了,他就可以回去复命了。
然而他没想到,指责林则徐销烟,只是英国人的借口。洋鬼子谈判的真正目的,是赔款加割地(赔款五百万,割让香港),外加不准清廷再干涉英国商人向中国贩卖鸦片(也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权利)。
这个条件太苛刻了,琦善不仅做不了主。道光也未必会同意。于是,谈判陷入僵局。
1841年1月7日,英军失去耐心,再加上又看到琦善傻不愣登的把广州外海的炮台守军都裁撤了。于是,英军顺势发动突袭,攻占了虎门炮台外围的大角、沙角等炮台。
这一战,清军死伤700余人,11艘战船被英军击沉,完全是被吊打。
琦善被打蒙了,不敢再战。然后,他在没有上书道光皇帝的情况下,擅作主张的与英军签订条约,即《穿鼻草约》。(由于清朝没有在条约上盖章,所以条约不合法,不被认为是清朝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签订条约后,英军撤回驻守在浙江定海等地的驻军,全部集中于广州。
浙江方面的清朝官员见英军撤走,随即调集大军进驻定海,重建防务。
1841年1月27日,琦善擅做主张与英军签订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皇帝蒙了。再加上他又听说英军攻打虎门炮台,颇为气愤。
于是,他当即下旨,撤掉琦善,改派御前大臣奕山为钦差,调集一千胡南绿营兵,两千四川绿营兵,一千贵州绿营兵,分赴广东增援。正式对英军开战。
后来道光又陆陆续续调兵增援广东,总计兵力近两万人。
一个月后,英军见琦善被撤职,知道清朝皇帝不同意,不会陪款、割地。又见新的钦差大臣没来,广东无人做主。于是便先下手为强,向虎门炮台发起进攻。
这一战,清军败得更惨。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都战死了。而英军的损失忽略不计,死伤仅仅只是个位数。
英军本来还想顺势占领广州的。只是因为兵力不足,才没有攻城。
1841年4月,在路上磨蹭了三个月的钦差大臣奕山以及各地援军抵达广东。
这时候,广东的清军总数约2.5万人。
道光皇帝认为大军云集,兵力充足,便令奕山立即反攻,驱逐洋夷,收复失地。
奕山不敢怠慢,随即就发动夜袭。
然而,战争结果让奕山瞠目结舌。
两千多英军,仅以9人战死,68人受伤的代价,就击败了2万清军。
清军输得是一溃千里,广州城外的多个炮台被英军攻占。
后来,英军架炮,准备轰城。广州城眼瞅着就保不住了。
而此时的广州城内,更是一团糟。奕山推卸责任,说“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
有这样的上司,自然上行下效,最后导致湖南绿营和广东乡勇在广州城里发生火并。
仗还没打,自己人就先干起来了。
眼瞅着打不过,奕山派人举白旗,把广州拱手相让。然后派人谈判,希望花钱再把广州城赎回来。这等于是变相的贿赂英军。
后来,为了不被道光惩罚,奕山一面向上虚报战功,把惨败说成是大胜。一面派人疯狂搜刮民财,贿赂英军,并与英军签订卖国协定,希望尽快把洋鬼子送走。
只要洋鬼子走,一切好说。洋鬼子走了,他才能继续编谎话骗皇帝。
然而,又让他没想到的是,英军在收了他的贿赂后,不仅没走,反而还增兵了。
1941年8月10日,从印度增援而来的第二波英军抵达澳门。十天后,这支英军(大约五千多人)到了福建。
1841年8月26日,英军攻打厦门。当天,厦门便被攻陷。
此战,英军战死1名,伤十余名。清军伤亡数百人,总兵江继芸战死。
英军第一次到厦门,不清楚虚实。所以直接撤走。但通过打广州了解了清朝虚实,知道清军不堪一击,所以“二进宫”时,便轻松拿下。
在厦门休整几天后,英军继续北上,目标是浙江定海。
1841年9月25日,英军攻打定海。并于六天激战后,第二次拿下定海。
此战,清军约七千兵力。而且由于有前番失守的教训,清军还重点加固了定海防线。实事求是的说,清军已经尽力了。
但即便如此,清军仍打不过英军。战后统计双方伤亡,清军死伤一千多,英军仅伤亡30人。
不过,由于英军军纪不好,定海当地老百姓到处偷袭英军。因而英军只占了定海城,对城外没有控制力。
也就是说,英军不敢出城。
总窝在定海城里也不是个事,为了扩大战线,逼清朝谈判,1841年10月10日,英军向定海周围的镇海和宁波发动进攻。
两江总督裕谦,浙江提督余步云,率四千清军在镇海与两千英军发生战斗。
此战,英军炮火猛烈。余步云贪生怕死,逃往宁波。裕谦死战不退,自尽身亡。
英军拿下镇海后,继续攻宁波。刚逃到宁波的余步云又弃城而逃,宁波失陷。
镇海、宁波相继失陷后,英军忘了在定海的教训,大肆掳掠、奸淫。结果被愤怒乡民打了埋伏,约40余名英国兵被俘虏。(英军整体军纪其实还凑合,但英军中有很多印度士兵,纪律崩坏,经常骚扰民众)
不过,清军的纪律也不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在老百姓眼里,清军也是一群混世魔王。
所以自始至终,老百姓与清军,都是单独对付洋鬼子。没有任何合作。英军如果不扰民,单地老百姓根本不会掺和官府的抗英斗争。
不久后,宁波等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皇帝的心情跌倒了谷底。他很想谈判,但碍于面子,还是调从各省抽调了一万人增援浙江。
数月后,浙江本地绿营、乡勇与增援的外省部队会和,总计约三万人,对驻定海、镇海的英军发动反击。
此次反击,结果和广州反击战类似。清军反攻失利,几乎全军覆没,英军趁势反攻,清军被迫退守绍兴、杭州。
只不过,由于陆上兵力不足,英军无法再继续向杭州发动进攻。因而英军和清军,便一个在外海搞海上封锁,一个在陆上封锁,双方就类似于静坐战一样,在绍兴与宁波之间对峙了起来。
在对峙期间。英军通过当地人的指点,终于知道清朝的死穴。
清朝的赋税,一半来自江南。其中的大部分都走运河到北方。只要切断运河,清朝会主动请和。
这就是清朝的死穴。
于是,英军调整部署,调集主力向长江下游发动进攻,而清军对此毫无戒备。
结果,驻守长江下游的清军又被英军打了措手不及。(这已经是第N次措手不及了)
在进攻长江下游期间,英军第三波增援,二十五艘军舰,十四艘汽轮,九艘给养船和载有一万名陆军的运兵船抵达战场。
1842年5月7日,驻宁波的英军撤离,北上与进攻长江下游的英军汇合。
此时,英军兵力已经高达一万九。
前番作战,清军两三万人拿两三千英军都没办法。现在英军增至近两万人,江苏的清军哪里还打得过哦?
故而,英军在长江下游的青浦、镇江等地的战役,都是毫无悬念。
1942年8月9日,英军主力抵达南京江面。
两天后,英军登陆,在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上安设大炮,准备攻城。
清朝此时无力再战,又加上运河被切断,朝廷征不到税收了。于是,道光皇帝便只好派人与英军代表谈判。
至于谈判的结果,就是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过程大致就是如此。
清朝为什么会败得如此彻底呢?
具体原因说起来就太多了。科技落后,思想落后,体制落后,战术落后,等等等等,要想论述清楚,写本书都可以,甚至可以写好多本书。
这里只说个经常被人忽视的因素:清军在中原各省的军事体制,是用来防民的,监视地方官员,防备老百姓造反,而非御外。
这种军事体制,维持地方治安还行,碰到稍微有点规模的起义,都压不住。又怎么能可能与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英国人对抗呢?
从这套军事体制我们也可以看出,清朝的统治者和老百姓,是完全脱节的。双方对对方都没有信任感。
英军在攻击镇江时,亲眼见到当地老百姓一边冒着危险,观看英军与清军战斗,一边像看热闹一样,非常镇静的端着碗吃饭。
英军在占领镇江后,亲眼看到城内的老百姓像没事人一样,主动向入城的英军兜售新鲜水果和蔬菜,完全不把英军当侵略者。
英军在路过上海时,当地乡绅筹钱组织了一支武装。当地人自愿参加自卫队,并非担心洋人上岸作恶,而是怕八旗军趁机抢劫。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众生相。老百姓和满清统治者相互不信任。
老百姓不是没有战斗力,只是统治者不愿意动员而已。而老百姓对统治者也缺乏动力为其报效,火不烧身,与己无关。
这样一种状况,导致道光空有四亿臣民,可实际能调动的力量,也就几十万人。而真正能用于东南战场的,更少,不过十来万人而已,还要分散在几个省。
看起来,清军人多。可实际上,清军的人数并没有绝对优势。
科技、体制、战术、思想,没有一方面比人家强。甚至连可用兵员都没有明显优势。这哪里还打得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