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患者,怀孕的时候特意问过郎中,产后要不要发发汗、排排毒?郎中当时是这么跟她说的,“产后发汗百害而无一利,市面上的产后发汗都是忽悠人的”。郎中还顺便跟她讲了讲道理,自以为说理还说的比较明白。好家伙,郎中这一看就明白了,瞬间体会了悟空的崩溃——用金箍棒画再多的保护圈也架不住师傅他老人家的一意孤行啊。“你还来找我看什么病”、“我当时怎么跟你说的”,诸如此类的话都挂在了嗓子眼,但是听她一顿哭诉——全身透风、怕冷、出汗多、关节疼,
患者临走前还问了一句,“张大夫,我办卡剩下的那两次不去了?”
还堂而皇之的“中医学认为”,你是哪门哪派的中医,收了多少黑钱才做出了这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一个商家这样讲,两个商家这样讲,三个四个这样讲,由不得你不信,三人成虎真的很可怕。他们打着中医的旗号,用“气血”、“经络”、“寒湿”这些中医概念配合上“维生素D”、“微量元素”、“黑色素”等现代元素,不要想到什么歪点子都往中医身上靠,你们赚完钱拍拍屁股跑路了,说具体点,是一种气血全部往外流失的内里亏空的状态。可以想象一下女性分娩的状态——要用尽全身的力量,并且忍受巨大的疼痛。在这种刺激下,人体的气血是需要向外调动来帮助人体的。但是在生产结束以后,人体的气血往往还是保持着“外出”的惯性,刹不住。这对于本就亏虚的母体雪上加霜。母亲十月怀胎,几乎把身体所有的营养精华都给了胎儿,胎儿诞生的那一刻,母体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便瘪了。并且鉴于第一条的气血“外出”,往外跑的越欢,留在大本营守护五脏六腑的就越少,内里能不虚吗?这个时候,母体是处于一个阴阳双亏的状态,气不足,血也不足。血和汗都是由人体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而成。都是人体最宝贵的东西。出汗过多还使心阳外泄,心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根本,所以怕风、怕冷这些问题的出现一点也不稀奇。所以在产后这种极其虚脱的状态下,还要发汗,实是榨干母体的最后一滴精血。
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因新产之后,气血亏虚,汗出体弱,易中风邪。血虚不能濡养筋脉,风邪易于化燥伤津,故令病痉;气虚腠理不密,寒邪乘虚侵袭,正气内虚不能驱邪外达,逆而上冲,故令郁冒;
至于郎中在医案中开的桂枝加附子汤,我想就算是不懂中医的人,看了这个条文也会明白的。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怎么样,像不像产后发汗的情景再现,出现的症状都一样,
医圣把附子都用上了,不用就大汗亡阳了,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吗?你还敢胡乱发汗吗?
郎中套用倪海厦老师的风格说一句话:如果你跟这个患者有仇,那么你就劝她产后发汗,因为这样的办法是给仇人用的,不是给亲人用的。郎中为什么一直强调中医思维,有了中医思维并不是让每个人都能当治病救人的大夫,而是让你在这个信息爆炸,是非难辨的时代里,能够拨云见日,拨乱反正。不乱吃水果记住了,不乱喝牛奶记住了,下次碰见个宣传“多喝水”的,一听又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