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MBA人物志|陶伟:技术派企业家的智造创业之路
是情怀让我留下来,如果有幸能推动智能化行业的发展,那一定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陶伟
北京博创联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
长江商学院MBA项目2013 级北京班
在波谲云诡的商场上,从不缺少热衷追随风口的人。他们大多精于审时度势,随时准备引领新一轮产业浪潮。过去几年间,风口中有新的商业明星冉冉升起,也有昔日巨头黯淡退场。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外,像陶伟这样,在机械智能化领域埋头一干就是十几年、潜心钻研技术者,可能实属“少数派”。
机械智能化是制造技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及智能化技术融合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新型技术产业。
“应该是情怀让我留下来了吧。”陶伟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并为此甘愿付出十年光阴,坚守在行业技术创新的前线。
在不断的自我锤炼中,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当智能制造的时代真正来临,他凭借多年扎实的技术积累与敏锐的判断,创立了北京博创联动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凭借着技术上的优势与资本的加持,以智能互联技术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物联网领域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十年磨一剑
2004年,陶伟研究生毕业,他选择留在初创公司。对他而言,也许这并非最佳选项。陶伟的主攻领域是智能机器人,海外无疑拥有更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和市场。以他的科研能力,进入海外高校继续深造,或是进入GE等业内的跨国大公司并非难事,在那里,或许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情怀让我留下来了吧。”由于此前的项目经历,他对国内的工程机械智能化行业有了较为直观和深刻的了解,“如果能有幸推动行业的发展,一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一个决定,便是十年。
十年磨一剑,这期间,陶伟一直在做技术上的沉淀。那个信仰“技术改变世界”的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我们一直在做项目,没有任何资本的帮助。”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惋惜。
2012年,国内基建项目减少,对工程车辆、机械设备的需求也随之降低,陶伟所在的公司业务因此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客户开始生产农业机械和新能源汽 车,业务的重点发生转移。
与此同时,陶伟也在不断地自我审视。“在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工作中,虽然不停地在做各种各样的项目和研发工作,但实际上企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是未知的,我也有很大的困惑。”
反复思考后,陶伟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独立创业。
“东长安街1号”,北京东方广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及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汇集于此。这里是长江商学院的所在地,也是陶伟创业的起点。
2013年,他选择进入长江商学院继续深造。此前种种的困惑,似乎都找到了答案,“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长江’人,他们拥有旺盛的活力、跳跃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长江’学习的经历像是帮我打开了一扇窗,从那时起,我开始更多地思考公司的战略方向,思考如何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思考如何将公司做大、做强,我由衷地感激'长江’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启发和帮助。”
2014年的北京,风投机构高度活跃,创业热潮席卷全城。在长江商学院同学的鼓励和启发下,陶伟将母公司的工业事业部独立出来,成立北京博创联动科技有限公司,切入车联网领域开始创业。
此前,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公司掌握了大量工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的数据, “我们发现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数据,但是客户普遍缺乏处理数据、结构化应用数据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因此,在原有的精准作业系统、远程信息终端等硬件基础上,陶伟决定增加大数据业务,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延展客户价值,完善创业版图。
创业,感受成长的力量
2014年,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产业物联网初见端倪,陶伟敏锐地察觉到它将是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经过无数个不眠的夜晚,陶伟和他的团队持续努力,历经了无数次失败和调整修正、突破数不清的技术难关后,他们终于基于创新的智能互联技术创造出一套全新的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高效的软件平台与智能机械协同工作,使得无人工作场景成为可能。从那时起,他将不断以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人类作业效率确定为公司的使命。
随着技术的提升与突破,产品逐渐被用户认可,公司以飞快的速度在成长。团队从几个人快速发展到几十个人,技术分工越来越细致,软件、硬件产品打磨得也愈加成熟。
“公司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更多地强调解决现有的问题,无论是否擅长,是否专业,先干了再说,在创业初期没有选择。随着公司的业务范围的扩大和业绩水平的不断提升,客户对我们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我们不仅需要创新的技术,也需要高质量的产品、专业的服务人员。在市场上寻找专业的人才,让专业的人来解决专业问题。”
2018年年底,公司决定在昆山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工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行动。
“我们作为物联网企业的一大优势,是打造了一套将软件与硬件结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数据平台好像是物联网的大脑,没有平台的硬件,没有办法更高效互联地提高作业效率;
同样,硬件就好像是数据平台的手和脚,没有过硬的硬件 产品,再好的数据平台也无法在真实的作业场景中发挥作用。为了打造'中国制造’的过硬产品,我们在硬件产品的质量管理上持续投入。从最初的代工厂到自 己的生产车间,再到现代化生产基地,从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到引入专业的人才,逐步建立精益生产的管理体系。” 2019年,陶伟从瑞典请回了全球化公司的供应链负责人。经过公司持续投入:新的实验检测设备、新的MES管理系统……博创联动崭新现代化的生产工厂在昆山落成,生产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融资路上,“被拒绝是家常便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幸运的是,陶伟在长江商学院遇到了创业途中的“伯乐”。
博创联动成立后接受的第一轮外部资本,就来自他的长江校友。“第一笔投资很快落地。可以说,博创联动每一轮成功融资的背后,都有长江商学院校友的身影。”
近年来,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成为资本追捧的风口。博创联动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底蕴,有不少长江商学院的同学来自汽车风投机构,这为技术与资本的联动,提供了天然契机。
2019年8月,博创联动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凯辉汽车基金领投、BV百度风投跟投。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资本引擎的助力下,公司迅速壮大。
不过,在获得资本青睐的同时,陶伟始终保持着清醒。在他看来,企业发展初期,资本的推动作用非常关键,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量级,纯财务投资对企业的正向推动作用会迅速衰减。此时,需要有具备行业专业背景的资本介入,才能继续推动企业获得更高速的发展,资本也会从中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2015—2017年,短短两年时间,博创联动的销售规模从1000万元增长至约 7000万元,业绩长了六倍,并获得了“中国农机零部件龙头企业”“2019中国科技企业百强”等荣誉。2019年8月,博创联动成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零部件分会副会长单位。
每段光鲜的成功背后,都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每一轮融资都不容易,我们大概平均要见四五十家投资方。”陶伟坦言, “被拒绝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我们和一个投资机构谈得非常好,甚至开始讨论何时签投资协议。但就因为对方的一个合伙人有疑虑,最终使整个项目搁浅,前期几个月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他无奈地摇摇头。
陶伟坚信,以农业为切入口的智能机器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熟稳定的商业模式。“最开始被投资方拒绝的时候,会很气愤,”他笑着说,“但后来发现,不要期望每一个投资方都能高度认可你的模式,就像卖东西,可能谈很多家,最后也只能卖给一家。所以,找到一个认可我们价值,并且愿意共同去实现价值的人,才是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别人拒绝你也好,你拒绝别人也罢,都很正常。”
迄今,陶伟对待资本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过,“要给信任我们的股东带来真正的回馈”。
这就是一个工科男朴素踏实的愿景。
“在擅长的领域做擅长的事”
与热门的互联网行业不同,陶伟所在的机械智能化行业,不算是“赚快钱” 的行业,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资本投入高。但他一干就是十几年,专业和坚守让人心生敬佩。
这期间,并非没有转型的机会。在资本介入以后,陶伟曾带领团队将业务拓展至智能出行领域。“这些业务分散了我们的精力,不利于主业的发展,也不是我当初创业的初心所在。”
“在擅长的领域做擅长的事”,这是陶伟多年来坚守的信念。这份坚守,除了赢得了资本的认可,也获得了行业内全球领头企业的肯定。
“合作没有捷径,产品要经过各种论证和反复多轮的极端测试才能最终通过,只有技术领先并且质量过硬才行。用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帮助客户提高作业效率,实现客户价值是博创联动的团队不断坚持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坚守,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面对所掌握的海量行业数据,陶伟敏锐地找到了业务的创新点。搭建商用车大数据信息平台,是他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一平台上,车企可以实时了解车辆的销售情况、监控车辆的使用情况、预警车辆的故障情况,量化的数据信息可以帮助车辆的使用者、管理者和制造者做出更好的管理 和预判。
2018年,陶伟带领博创联动团队再次革新业务,独立开发了国内唯一可替代国外智能控制系统的产品。翌年,博创联动进一步完成了以云、管、端为基础的完整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农业产品体系构建。今天,博创联动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农业服务商,从农业机械智能控制、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物联网技术入手,从耕种到收获,为农业从业者提供全维度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技农业生态。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纵观陶伟的过往经历,始终离不开“专业”和“专注”这两个词。认准目标,选择一条自己熟悉又擅长的赛道,他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阳关道。未来,他仍将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这就是陶伟,懂技术、知取舍、有情怀,一个典型的技术派企业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