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背后,隐藏的那段历史,令人叹息

作者:张嵚

一、慈禧扮“观音”

说起这类既叫人意想不到,又生动缩影中国历史的照片,首推就是慈禧太后的这张“奇照”。

1903年七月十六日,心血来潮的慈禧太后,命宗室青年勋龄担任摄影师,在中海湖面上摆拍:贴身太监李莲英站右边扮韦陀,她在正中间扮成观音菩萨,面前是鲜艳的荷花池,背后是彩绘的布景,然后有了这张别致的合影——整个照片利用自然散射光,拍出国画的画面感,堪称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从此“扮观音”的慈禧也有了个别称:老佛爷。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缔造如此经典,花费自然不菲:每张照片都要用昂贵进口玻璃板底片,至于衣着布景屏风首饰?样样极度奢侈。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上百张慈禧照片,烧得都是钱。

可就是这个年代,大清朝年年灾荒横行,还因不平等条约拉了一屁股饥荒。每年财政亏空三千万两白银以上。为了搞钱,四川的附加税每年突破一百万两,广东的“厘金”年年几何级数翻倍。搜刮来的百姓血汗钱,还要拿去给慈禧搞COSPLAY? 这大清,还有什么救!

二、灾区里的“娃娃脸”

这张照片由外国记者拍摄,时间是20世纪初,却无法考证拍摄于何地。照片最让后人惊呼的,不止是密密麻麻的灾民面孔,更有触目惊心的事实:为什么人头攒动的灾民,一个成年人都没有,全是孩子?

这事儿,就得问晚清灾荒刺激下,一桩越发火热的“买卖”:人口买卖!

比如在波及中国两亿人,造成一千万人死亡的清代“丁戊奇荒”里,那些救灾抚民毫无作为的地方官们,反而把灾区的妇女儿童当做财源,主动和人贩子勾搭,以至于每个受灾县“就有十万以上的妇女儿童被拐卖了”。这张照片的背景,正是一群等待“买卖交易”的灾区儿童。每一张饥饿折磨的小面孔背后,是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的血泪。

晚清的报纸还给这些孩子们明码标价:普通的儿童,每个可以卖到一元钱。漂亮的女童却是“奇货”,往往能卖到三百五十元。“买卖”后等待这些孩子们的,又是什么命运?不忍去想!

不知,正在开心COSPLAY的慈禧“老佛爷”,有没有想一想这些孩子?

三、风华绝代的“十美”

鸦片战争后,近代上海高速繁荣。色情业也翻新。封建时代“逛青楼”“不合拍了。新玩法自清末起火热流行:开花榜。

开花榜,即在上海滩妓院里,以相貌才艺气质等各项严格标准,给“名妓”们排出座次。这事儿经清末《游戏报》等媒体炒作,每次都是大报小报连篇累牍,国家兴亡的新闻都靠边站,只有“名妓”的“花边”天天刷屏,妓院的“客户”们踊跃投票,选出“十美”后,还要大张旗鼓合影。一如这张“十美”合影——只要在照片上露个脸,“卖身事业”少奋斗十年。

到了民国时代,上海滩的“开花榜”,也有了升级套路:“花国总统选举”。妓女业界就是“花国”,每次都在豪华场所办活动,选出“花国”的“大总统”“副总统”“总理”等美人。经常引得名流云集,还包括许多“民国粉丝”熟悉的“大人物”。“拉票”“刷票”“造假票”等丑剧层出不穷,但以围观群众的一致评价说,还是比民国选总统靠谱。

火热“开花榜”的背后,更有民国上海滩色情业的膨胀:1915年时,上海公共租界每十个妙龄女子里,就有一人从事“皮肉生意”。到了1947年,全上海的“明娼”人数多达十万,“暗娼”更有数十万,上海甚至被称为“人肉市场”——病态的时代,衍生荒唐“开花榜”。

四、棚户区里的老百姓

说起民国时代的上海滩,你会想到什么?众星捧月的“开花榜”?或是各种旗袍风情的“民国姨太太”?又或是上海滩的“英雄传说”与“民国风情”?身为国人,更不该忘的,却是外国人镜头下,那民国“繁华”上海滩的另一景:残破的棚户区。

这张照片里,我们看不到上海滩“大世界”的灯红酒绿,却只看到破席搭起的棚屋,污秽遍地的环境,衣衫褴褛的老人妇女孩子,看到的另一个极度贫困的民国上海滩。对比照片上的“合影”,许多影视剧里对上海滩平民生活的展现,实在是“太客气”。

而在真实的民国历史上,这类上海平民区,人均居住面积竟不到一点五平米。比如两万多平米的上海普陀区药水弄,竟住着一万多工人。闸北平民区饮用水“之污秽浑浊……亦为全世界之冠”。许多毗邻护城河的平民区“每交夏令,秽气熏蒸”。排污管道和公共厕所?那更是想都不要想。就算上海条件较好的160处工人住宅区,都是臭水沟遍地,连人行道和地下沟管都没有,经常是“下一天雨,穿十天套鞋”。

这样的环境,也加剧了传染病的流行,特别是霍乱疾病,在民国三十八年历史上,更是每隔五六年就爆发一次,受害者多集中在平民区。

直到新中国成立伊始,从牙缝里省出钱来,对上海各地平民住宅区集中改造,填平了臭水沟且加修了公共厕所和自来水,全市集中喷杀蚊蝇,照片里这样的苦日子才算结束,很多上海工人甚至惊喜“现在我们家里苍蝇蚊子没有了”。而在此之前,真实的“民国城市风情”,就是繁华外表下,多少城市平民,在如此环境里苦哈哈的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