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 张晓红:宋代端午饰——从门户到身体
一 植物类
宋代端午装饰所用植物有艾草、菖蒲、桃、柳、葵、石榴、栀子花、楝叶等,以艾草最为常见。艾草可悬挂于门,通常被捆扎成人形,称“艾人”。《东京梦华录》卷8“端午”有“钉艾人于门上”(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754页)的记载。宋人诗词常写及,如晏殊《端午词·御阁》“艾人晴影照金扉”,陆游《夏日》“门巷阴阴挂艾人”,王之道《南歌子》“兰房挂艾人”等。有的则直接以艾人为张天师(东汉人张陵,五斗米教的创始人,被后世道教徒尊奉为天师),称“天师艾”(民间相信它能驱邪镇恶)。吴自牧《梦粱录》“五月”载:“家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22页。下同)项安世《重午饷菜楚俗也邓抚干以诗来谢次韵答之三首》之一“人家艾人张天师”,刘克庄《乙卯端午十绝》之七“门有艾天师”等亦是。也有以泥制作,以艾、蒜为装饰的张天师。《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曰:“又合泥做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之上。”(陈元靓《岁时广记》,丛书集成本。下同)悬挂艾草的习俗在南北朝就有,《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47页)艾草缚作虎状名“艾虎”。方凤《寄功父》“烈屋漫思悬艾虎”,刘辰翁《贺新郎》“长恨青青朱门艾,结束腰身似虎”所写即门悬艾虎事。艾虎与天师常在一起,为天师御虎状。魏掞之《失调名》描写极为形象:“挂天师,撑著眼,直下觑。骑个生狞大艾虎。”艾还可簪戴在头上,称“艾花”,王镃《重午》“艾枝簪满碧巾纱”,陆游《乙卯重五》“艾束著危冠”,艾枝、艾束即艾花。艾虎、艾花也都可用丝帛做成,我们放在丝帛类介绍。艾也可佩带在腰上,如华岳《村居》“仆羸腰带艾,婢傅鬓簪花”,蒲寿宬《端午》“鬓符腰艾去纷纷”等,可知艾用法极为多样。
古人端午习俗之“悬艾人”
除艾草外,其它植物如菖蒲、桃、柳、葵、榴、栀子花、楝叶等也在端午被用来装饰门户或身体。最常见的是它们和艾草一起装饰门前。宋代宫廷里,“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意思山子数十座,五色蒲丝百草霜,以大合三层,饰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谓之'毒虫’。……又以大金瓶数十,遍插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四水潜夫《武林旧事》,西湖书社,1981,42页)。南宋临安(今杭州)人家,无论贫贱,“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梦粱录》)。这些植物中,菖蒲还可制作为“蒲人”佩带。《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亦云:“明朝知是天中节,旋刻菖蒲好辟邪。”石榴花也可簪戴。方回《生日戏歌》云:“稚女簪榴花,小儿著艾虎。”楝叶也可佩带。《岁时广记》“佩楝叶”条云:“俗人五月五日皆取叶佩之,云辟恶。”
二 纸画类
这类饰品多贴于门、柱或墙壁上,一般是在黄纸上用朱色书写或绘画上文字、符号或图像,来表达辟邪、辟口舌、辟虫等作用,以门帖最为多见。
《岁时广记》卷22“作门帖”条提及宋代皇宫端五作帖子,民间效仿,“以朱书诗或符咒作门帖”。此书记载了很多门帖,因用途不同而所写文字各异。有辟蝇蚊虫蛇的,所写字有“风烟”、“滑”、“仪方”、“荼”、“龙”等。如“五月五日写'风烟’二字,贴窗壁下,辟蜒蝣蚊蚋。一云书'滑’字”(“写风烟”条引《琐碎录》);“端五日书'仪方’二字,倒贴于柱脚上,能辟虫蛇”(“念仪方条”引《提要录》);“端五日午时以朱砂书'荼’字倒贴屋壁间,蛇蝎蜈蚣,皆不敢进。一云:用倒流水研墨写'龙’字贴四壁柱上,亦验”(“贴荼字”条引《琐碎录》);“端五日午时多写'白’字,倒粘贴柱上四处,可以辟蝇子”(“粘白字”条引《琐碎录》)。有禳赤口白舌的,则写“赤口”或“官符上天,口舌入地”等字。如“《陈氏手记》:今人端五日多写'赤口’字贴壁上,以竹钉钉其口字中,云断口舌……闽俗又端五日以二纸写'官符上天,口舌入地’,颠倒贴于壁间”(“钉赤口条”);另《梦粱录》载:“仕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文字又有不同。这类门帖实际上都是道教的符箓之类。纸画类的辟兵符亦属此类。刘辰翁《临江仙》:“爱他午日午时书。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王之道《南歌子》:“研丹聊作厌兵符。”厌兵符即辟兵符,都是用丹砂书字于纸而成,但不知具体书何字。吴潜《二郎神》云:“恰就得端阳,艾人当户,朱笔书符大吉。”所书符亦此类。
宋代门帖还有天师像,即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上张天师的像。《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
另有五色彩纸,不贴于门,或称“五色瘟纸”与“五色水团时果”一起“当门供养”(《梦粱录》),或称“五色纸钱”用以装饰门前大盆。《武林旧事》卷3云:“市人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钱,排饤果粽,虽贫者亦然。”从名称及用法来看,也属辟邪物,当是汉代朱索、桃印的又一变体。
三 丝帛类
此类饰品有二十多种,多为身体饰品,可分为三类:臂饰,如五彩丝、五色索、续命缕、延年缕、长命缕、辟兵缯、五色缯、条达、百索、合欢索等;佩饰,如赤灵符、赤白囊、道理袋、合头
、蚌粉铃等;簪饰,如钗符、艾虎、艾花等。另也有挂于房门、帐上的桃印符、赤口白舌帖子等门户饰物。
古代端午习俗之“系彩丝”
五彩丝等臂饰基本是同一种东西,是由青、黄、赤、白、黑等五色丝线、布帛缠合、编织、缝制而成的各种丝帛制品。《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注曰:“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赤青白黑以为四方,黄居中央,名曰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50页)百索也是同类物。《事物纪原》卷8“百索”条云:“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遗事也。盖始于汉,本以饰门户,而今人以约臂,相承之误也。又以彩丝结纽而成者为百索,纽以约股者名五丝云。”(高承《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436页)宋代百索花样翻新,名目繁多。《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曰:“端五百索,乃长命缕等物。遗风尚矣,时平既久,而俗习益华,其制不一。”蔡戡《点绛唇·百索》云:“纤手工夫,采丝五色交相映。同心端正,上有双鸳并。”这种上有“同心”、“双鸳”图案的百索,当就是“同心缕”、“合欢缕”、“合欢索”之类,图案成双,表达同心、合欢之意。如“斗巧结、同心双缕”(甄龙友《贺新郎》);“合欢缕,双条脱”(吴文英《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手把合欢彩索”(张耒《失调名》)等。另外,诗词中的“彩绦”、“锦丝”、“翠丝烟缕”、“龙纹轻缕”等也是五彩丝的美称(详见本人《五彩丝长端午索》,《文史知识》2006年第6期)。
彩索之类多系于臂,但辟兵用的辟兵符、赤灵符则佩挂于胸前。《抱朴子》:“或问辟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岁时广记》引)如许应龙《皇帝阁端午帖子》“自是不争应善胜,何须更佩辟兵符”;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欲谢君恩却无语,心前笑指赤灵符”等。
道理袋与赤白囊均佩挂于胸前以避口舌。《岁时广记》“赤白囊”条:“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道理袋”条:“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俗以稻李置彩囊中带之,谓之道理袋。”二者皆用红白二色布帛做成囊状,然后用彩线穿起并抽搐为花状,不同仅在于道理袋囊中装有稻和李。无名氏《阮郎归》有“香袋子,搐钱儿。胸前一对儿”句。
合头
。《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五日,大族家作合色头
,上下均给,逮牛马猫犬皆带之。”高承《事物纪原》卷2“头
”云:“《二仪实录》曰:燧人时为髻,但以发相缠而无物系缚,至女娲之女,以羊毛为绳,向后系之。后世易以丝及彩绢,名头
,绳之遗状也。”(同前,140页)合头
是用彩丝头绳,但从人畜皆可带推测,似是套在脖颈上的一种饰品。
蚌粉铃是小儿佩戴的用以吸汗的佩饰。“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棉,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裛汗也”(《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
宋代端午簪饰最为独特。钗符是将布帛裁剪成各种形状,然后用五彩丝加以缝制和装饰,小巧玲珑,多悬于钗上簪戴,也叫“钗头符”。《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剪缯彩作小符儿,争逞精巧,掺于环髻之上。都城亦多扑卖,名钗头符。”刘克庄《贺新郎·端午》云:“儿女纷纷新结束,时样钗符艾虎。”钗符之名,与辟兵符一样,借用了道教“符”或“符箓”的概念,因为钗符所用五色丝帛具有的驱鬼镇邪和辟兵功用与道教符箓是相同的。因此,钗符又有“宝符”、“灵符”、“符箓”、“朱符”、“兵符”、“巧篆”等称谓,如“香黍缠丝,宝符插艾”(刘过《沁园春》);“纵有灵符共彩丝”(朱淑真《端午》);“符箓玉搔头”(史浩《卜算子》);“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杨无咎《齐天乐》);“兵符点翠钗”(韩元吉《南柯子·广德道中遇重午》);“巧篆垂簪”(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等。或者也确有将道教符箓装于囊内者,明高启《钗符》诗:“灵篆贮纱囊,薰风绿鬓傍。”可谓名副其实。
艾虎可以说是虎状造型的钗符。将艾做成虎形,或用彩绸剪作虎形缝制,上面粘贴上艾叶,皆称“艾虎”。《荆楚岁时记》注:“今人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词中多见,如王诜《失调名》“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赵长卿《减字木兰花》“来戴钗头艾虎儿”;刘辰翁《摸鱼儿》“钗符献酒,袅袅缀双虎”等。簪戴的艾虎是袖珍型的门挂艾虎。艾虎本应是艾草做成,作为门饰的艾虎即如此,但作为簪饰品,大致因为一是比较难做,二是不够美观,所以加以变通,用丝帛做成虎状之后,上面粘上艾叶也可。有的艾虎做工很精致,无名氏《阮郎归》提到“蒙金艾虎儿”。
艾花造型更为复杂。《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五,京都士女簪戴,皆剪缯楮之类为艾或以真艾,其上装以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及天师形像。并造石榴、萱草、踯躅假花,或以香药为花。”对照前引《梦粱录》和《武林旧事》所载,艾花几乎就是用丝织品制作的端午门前装饰物的微缩景观。刘镇《贺新郎》云:“金凤亸,艾花矗。”张炎《蝶恋花·赋艾花》描写了一个女子制作、簪戴艾花的过程:“巧结分枝黏翠艾。剪剪香痕,细把泥金界。小簇葵榴芳锦隘。红妆人见应须爱。 午镜将拈开凤盖。倚醉凝娇,欲戴还慵戴。约臂犹馀朱索在。梢头添挂朱符袋。”
古代端午习俗之“采药草”
门饰以丝帛为之者较少,桃印符是宋人模仿汉代桃印的丝帛门饰制品。《岁时广记》卷21:“《续汉书》刘昭曰:'桃印本汉朝以止恶气。’今世端午以彩缯篆符,而相问遗,亦以置帐屏之间。”用彩丝在丝织品上绣上道教符箓的图形文字,充当桃印的角色,故名。《武林旧事》卷3:“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襘。”则有赤口白舌帖子,以青罗为之,旨在禳除赤口白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