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对话北京2017”:寻找中国Fintech的全球化机会

订阅十字财经  掌握独家财经资讯

中美Fintech的模式差异所在也正是中国探索Fintech全球化机遇的必要性所在。

美国西部时间9月25日,由宜信举办的“硅谷对话北京2017 ”峰会首次在美国硅谷完成落地。峰会以“创新的力量——金融科技3.0时代的驱动力”的主题,共同探讨金融科技的最佳实践方式,并由此洞见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 “硅谷对话北京”系列论坛自2013年起,已经持续举办5年,过去的5年时间里,在中美两大全球最大经济体中金融科技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一组来自零壹财经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全球金融科技风险投资30 亿美元,而时隔五年,2017 年上半年就超过了80 亿美元。

值此背景之下,两国的市场形态、行业生态也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彼此的联动。峰会当天,零壹财经旗下研究服务平台零壹智库联合宜信正式发布《巅峰对决:中美金融科技比较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就中美金融科技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回顾盘点,并结合典型案例,对两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

1

论道Fintech中美模式之差

作为投资“风口”,Fintech领域也同样是风险集中地。

报告认为,中美两地市场中都存在周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投机性风险。但相较而言,在中国,金融科技的“风口”效应和风险特性都表现得更为突出。报告显示,近三年来中国Fintech领域的股权投资规模为美国两倍左右,在全球规模中亦雄踞过半。但与此同时,中国的Fintech项目获得风险投资以A 轮为主,后续轮次相对较少,大量Fintech企业集中涌现并批量死亡。

报告显示,和美国技术驱动的Fintech基因不同,中国的Fintech模式侧重于规模驱动。美国市场在原创技术革新方面较中国市场更为领先,硅谷就曾经在金融创新缔造过大批传奇,比如支付领域有Paypal,小额借贷有Affirm,Addepar代表着财富管理,Palantir是金融信息和安全,此外还有Trumid、Nav、Upgrade等大批围绕着数据驱动和技术革新的企业,开创性的模式对传统金融不断进行颠覆。中国市场Fintech项目的主要能力则体现在市场落地的层面,在学习和借鉴世界领先的商业模式时,往往能够在保留原有商业模式精髓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环境对其商业模式进行调整,在短时间内缔造巨大规模,比如支付宝、宜人贷等项目。

而究其背后原因,与中国的市场现状、监管环境都存在关联。

零壹财经CEO柏亮在峰会上表示:“美国金融市场成熟度较高,征信制度健全,用户基本金融需求满足度也相对较高,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盲点较少,市场教育也比较到位,自白发老人到千禧一代,对'资产配置’理念的接受程度都比较高,因此美国Fintech创新多为'锦上添花’型,侧重于位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而中国的市场则截然不同,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具有信贷记录的人群不到中国人口30%,大量消费者无从获得正规金融服务,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的市场教育工作还任重道远,因此,大量的Fintech服务仍在'雪中送炭’,在无信用记录或低信用人群中探索商业模式。”

两大市场的监管环境的巨大差别也是造就其模式之差的重要原因。

柏亮认为,无论是哪个市场,创新往往诞生于原生金融体系之外。一方面,往往意味着除旧布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却也同样有可能对现有金融体系的良性循坏造成'破坏’,因此要让创新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仍然需要监管的良性驯化和正向引导。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Fintech创新往往自发展早期就会被纳入监管范畴。中国的Fintech创新却往往能够经历一段监管真空期,在此期间,甚至能够得到一些政策支持,这也是不少Fintech模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规模迅速膨胀的原因所在。而监管的正式介入往往发生在创新的破坏性和风险性凸显出来之后,并且通常伴随着激烈的驯化和清理方式。在P2P 网贷市场和数字货币市场的监管进程中就可窥一斑。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成长速度和驯化难度,往往是成正比的。”

报告认为,中美两国Fintech领域将面临三个共同趋势:“第一,金融服务边界的拓展会继续,但是拓展速度会放缓。一方面,经过几年的拓展,中美两国的金融业都已经大幅拓展了服务范畴,继续增长的速度会放缓;另一方面,监管驯化过程会减缓这种拓展;第二,金融科技的渗透会加速。主要体现在:金融科技的拓展会持续;传统金融机构加快金融科技的发展;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机构的合作和融合;第三,对已经服务的人群,服务能力和效率会继续提高,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而短期来看,技术创新层面,美国依然会领先于中国。

2

中国Fintech的全球化机会

当然,某种程度而言,中美Fintech的模式差异所在也正是中国探索Fintech全球化机遇的必要性所在。

宜信公司创始人兼CEO唐宁表示,全球化的内容包括资本全球化、资源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等各个层面。尽管宜信国际化战略已经启动五年,行程却尚未过半。“未来的五到十年,国际化仍是宜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唐宁表示。

其介绍称,宜信子公司宜人贷2015年就已经作为中国金融科技第一股登陆了纽交所,与此同时,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面向全球金融科技的机会进行投资。

“因此,在资本的全球化方面,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唐宁表示,“此外,宜信首要的目标客群是中国客户,不但包括中国本土的用户,也包括身在海外的华人。所以走出中国之后,我们的第二站就是美国。今年年初,宜信获得了美国证监会颁发的RIA牌照,拥有了在美国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资质。我们会首先从美国开始,逐渐向其他市场进行拓延,面向全球的华人提供顶级的财富管理服务。有很多投资机会,现阶段只有海外市场具备,比如,除了在美元等外币方面的全球资产配置之外,私募股权资产类别中也有不同的投资机会,如果我们的客户想有更全方位的私募股权资产类别配置,就必须走出国门。”

宜信财富资本市场业务董事总经理、投米RA负责人兼CIO王福星补充介绍称,事实上,早在2016年5月,宜信财富投米RA就已经正式上线,帮助大众富裕阶层实现全球资本配置,通过智能算法优化配置全球 ETF 投资组合,分别追踪美国、中国、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债券、房地产市场等相关指数,实现跨地域国别、跨资产类别的全球化资产配置,使得某个国家、某个行业的兴衰将不会对指数带来显著影响。“过去几年里,在全球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地缘政治风险上行,诸如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黑天鹅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投米 RA的业绩表现在市场中名列前茅。”

而高净值人群不仅有着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同时也有全球生活的需求。唐宁表示:“对我们而言,一方面,需要帮助客户在全球进行各大资产类别的投资,另一方面需要在文化、生活等层面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去帮助他们拥抱世界,成为全球公民。这对我们的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向国际金融市场学习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国际人才团队的建立也必不可少。宜信的金融人才和科技人才是全球招聘的,有来自全球最顶级的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专业人才。”

唐宁认为,学习先进市场的发展理念和经验教训,无论对于宜信财富还是整个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中美两国的金融市场有所不同却又互相借鉴融合。中美两国的金融机构应该联起手来,创造共赢的局面,实现1+1大于3甚至大于10的金融科技新格局。”唐宁表示。

支持原创,欢迎打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