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作品,获书法兰亭奖,却让人感到寡淡无趣

在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上,有一件获得佳作奖的作品堪称“巨作”——由12条八尺长的条幅拼接而成,所书写的内容都是长篇古诗和古文,包括《春江花月夜》《将进酒》《长恨歌》《赤壁赋》等。全篇密密麻麻、洋洋洒洒,约有3000余字。

孙学辉获奖作品

和很多热衷于参展的年轻人不同,孙学辉在这届兰亭奖获奖之前,已经屡次在全国大展入展、获奖,并担任辽宁省书协理事、阜新市书协常务副主席等职。可以看出,孙学辉此次的获奖并非偶然。

的确,孙学辉这件草书作品写得娴熟流畅、雅致自然,风格在大草与小草之间,既不太过狂放,又不显得拘谨。再加上这件作品是展览上最大、字数最多的,自然会吸引到评委们的眼光。难怪在当下展览中,很多作者选择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作品。

这件作品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优点之外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孙学辉书法

第一、作品显得平淡寡趣

孙学辉的这件作品字数多而密集,初次打开这件作品图片的时候,作品给人的感觉似是一件硬笔书法,待不断放大后,才看出了毛笔的痕迹。
这说明了两点:一是由于字数极多,远看上去容易让人忽略了用笔。其次是作者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了局部的书写当中而忽略了整体上的节奏感。虽然作者多次对个别字进行了夸张,并且在每一句后面加上了句号,但是效果不甚明显。如果除去印章和第八行的朱笔小字,那么这件作品从整体上看彻底平均化了。
孙学辉书法
作者既没有在主体字体上营造一个起承转合的节奏,又没有借助不同字体和材料对整件作品营造出段落感,只是平铺直叙,带给人一种板实无趣之感。

第二、线条不够含蓄

苏轼在《东坡题跋》卷四的《论书》中提到:“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反过来我们来看孙学辉的这件作品,可以说是血肉贫瘠、骨节外露。虽然古代论书者多强调一个“骨”字,但“骨”不藏于血肉之中则会给人一种狰狞之感。
孙学辉书法
比如说作品开头的“春江潮水连海平”中的“春江”二字,我们几乎看不到圆润的使转,全是方硬的折笔。“水”字的起头与收笔全是露锋,好像空中飘落的丝带般没有厚重感。
其他还有多处收笔不够细腻,放大了看就像一片被折断的木头,不够蕴藉,其骨节外露之弊跃然纸上。这种问题,除了作者本身对使转笔法缺少训练之外,还与作者所使用毛笔的硬度以及书写速度有关。
孙学辉书法

第三、作者在字形的处理手法上非常单一

这种“单一”随处可见,例如作品中所有的“行”字都写成拉长的几乎平行的两个竖笔。所有的“声”字都是简单的拉长,拉长后既没有横式与竖式的搭配平衡,也没有连接上的错落和扭动,外轮廓几乎是平齐的。
而且,这些夸张的字并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与周边的环境极为不相称,时时给人一种突之感。
孙学辉书法

结语

孙学辉先生研习书法多年,此外对文学研究极深。正是基于此,他的书法观念能够不落俗套,能越过单纯的技术去追求真性情和情感的表达。但是文学和书法在作品中毕竟是相得益彰的事,如果忽略了其中一端,其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此外,技法上的缺憾也会使情感和性情的表达受到极大的限制。期待孙学辉先生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者/佚名,观点仅供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