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话特刊·2021端午同题(词曲篇)


鹧鸪天· 端午陈事

文/江西·许碧霞

艾绿蒲香箬叶长,帖符裹粽又端阳。先贤哀郢身心累,后辈招魂舟棹忙。

天问尽,九歌亡,离骚一曲掩沧桑。今人不解当年事,岁岁窥寻始未央。

喝火令·端午祭屈原  黄庭坚体

文/高军

绿粽情如故,先生去已深。国殇重读动人心。江水献躯魂梦,何处欲追寻。

独创浪漫派,仁人志士心。美人香草泪沾襟。古也潜寻,古也抚焦琴。古也万船划赛,传世楚辞歆。

鹧鸪天.端午节感怀(新)

文/胡秉方(内蒙)

五月佳节粽艾香,一年一度又端阳。赛舟龙起丹心志,花鼓敲开赤胆肠。

怀屈子,吊忠良。心驰神往奋图强。传承正气英魂立,圆梦中华盛世昂。

小重山·端午怀屈子

文/熊淑琴

楚粽玲珑香味稠。端阳佳节至,白云悠。缘何落墨几多愁。怀屈子,悲泪湿双眸。

汨水永长流。波涛掀叠浪,竞龙舟。离骚一阕誉千秋。存万代,傲骨赤心留。

青玉案·端午醉味

文/唐清源

世人欲解连年醉。请饮用、湘沅水。莫问屈原何象你。怀王已去,诗歌未矣。难舍平生意。

千秋道理虽言义。盘古开天也为利。直到今朝还万岁。汨罗风雨,雄黄酒味。惹出轻盈泪。

江城子·端午抒怀

文/赵海彬(辽宁彰武)

香薰艾草挂门前,味清鲜,荡尘寰。竞渡龙舟,摇桨欲争先。五色轻丝缠素手,承传统,永流传。

汨罗江畔祭先贤,赋新篇,盛空前。青史留名,诗宛艳阳天。华夏复兴歌盛世,情浪漫,韵悠然。

定风波·端午釆蒿

文/舒友

峻岭云游柳叶徽,白翎黄鸟半空飞。一道沟洼蒿嫩翠,珍贵。拈勾一把几弓回。

纤手罗闱村秀女,情侣。桃花隐俏帅郎谁?策马扬鞭腾宇汉,缱绻。烟蒙水浩麓前追。

鹊桥仙·端午牵念

文/舒友

蒿熏依旧,粽香庭晏,陈墨染花柳翠。雨蒙蒙打落茅庐,彩凤袅酣然酒醉。

丝丝牵挂,残留岁月,却乃是离人泪。当初相恋愿灯红,独木断深沟云碎。

鹧鸪天·端午观荷

文/舒友

鼎满杯中酒一坛,塘玄艳色俏菲然。粽香飘洒枝间绕,疏影廊庭撰赋篇。

弹戏曲,逗荷翩,锦l帷罗帕发勾盘。微波翠叶瑶池景,初赏蓬莱阙宇天。

请上下滑动欣赏

西江月·也吟端午节

文/(湖北恩施 胡万喜)

无奈连旬久雨,却逢重五新晴。悠悠碧水共云行,似我闲来逸兴。

今古是非莫辩,悲欢得失无惊。豁然心地任平生,何必问天问命。

水调歌头·端午感赋(和李跃贤社长《端午缅怀屈原》)

文/岩石劲松

雄作汨江鬼,扬起九州歌。向天长问,尔来蒲酒饮何多?可恨眼前疫种,困我黎元岁久,幸得日融和。屈子魂安在,毕竟水沙搓。

《离骚》诵,《渔父》唱,泪滂沱。古今同慨,疾棹鸣鼓叩清波。角粽棱锥见性,艾叶寸方题字,风骨怎消磨?万里平章事,一笔写山河。

水调歌头·端午

文/空间站

滚滚汨罗水,糯粽又飘香。几千年矣、鸣鼓飞桨闹端阳。爱国先贤垂范,宁死不能苟且,史册永传扬。奸佞岂同列,品德不孤芳。

清风里,轻云畔,立危冈。离骚一诵,声彻寰宇透沧桑。天问九章谁续,桔颂国殇谁接,绝唱此诗章。还酹三杯酒,引吭楚词昂。

青玉案·端午所思

文/一品兰

接天江汉龙舟舞,更荡起、思无数。战鼓铁蹄曾几度?硝烟明灭,蓬门朱户,香草开无主。

秦川不肯埋忠骨,未料中原换穹宇。一任新荷擎玉露。轮回千禧,宽袍褪去,坐看云生处。

端午节 九首

文/汾河之畔

风流子   孙光宪体

屈原

荆楚日斜天暮。屈子高孤少侣。生傲骨,有奇才,更有离骚绝著。心语。无助。魄入汨罗江去。

格二  周邦彦体

悼屈原

五月初五日,包香粽、屈子却无归。立汨罗江畔,去水声咽,一江碎月,迷影参差。梦未醒、幻中闻鼓乐,足下踏研泥。寻觅屈君,不知何在,失魂落魄,无限伤悲。

如今华夏祭,香包做、思念包裹于衣。千载人民承继,传统相期。把一厢情绪,龙舟填满,万人举棹,英绩长垂。不尽民心众意,自有天知。

格三   张耒体

东湖游遇离骚碑

东湖浩渺水,磨山倚、望眼是金秋。望山水纵横,画舟旁岸,岸边垂柳,似女含羞。楚城暮、众峰斜倒影,轻潜小船头。楼隐影中,草庐安逸,一幅崖刻,高似层楼。

隽文谁人写,离骚屈子作,古韵悠悠。碑耸绿苔相映,亘古沉浮。近前看仔细,朦胧暗淡,刻文隐约,无限余愁。人到此时何奈,随水而流。

格四   王之道

龙舟

龙舟离水畔,江中去、锣鼓闹喧喧。那百姓欢腾,大堤沿岸,纵情呐喊,旗舞光暄。千百载、继承形习俗,发展不衰残。祭屈子文豪,爱民护国,净心洁志,投水躯捐。

人家包香粽,到江边投放,祭奠诗仙。参悟九章天问,飞泪衣衫。遍神州华夏,文人墨客,离骚必读,吟诵专研。从此再无君著,魂断云烟。

格五 王千秋体

端午节

地里觅香艾,端阳节、门插避瘟邪。用青葱芦叶,糯筋江米,裹成香粽,味道真佳。乐悠悠、取之装入碗,笑语满农家。纪念屈原,千年传统,子孙延续,历史能查。

离骚千古颂,人高洁,爱国志,誉天涯。报国无成心死,倾尽年华。在清宵暗夜,倚窗望月,翰河翻涌,星陨光划。怀念故人文字,重读怀沙。

格六  周邦彦体

端午节随想

芦苇绿池塘。青葱叶、摘取过端阳。望乡野各家,朱门庭院,艾绒皆插,风裹清香。祭奠屈原情几许,故事久而长。一代伟人,爱民忧国,尽忠言志,投入罗江。

神州千家户,雄黄酒、斟满一盏微尝。品味世间,几多坎坷愁肠。有万千故事,腥风血雨,白丁鸿儒,魂断他乡。天地轮回,一时更换无常。

格七  吴文英体

五月风云

烟雨洗风尘。乾坤转、沃土葬英魂。九州故事多,蕊开花落,暑寒雪雨,血泪盈盆。古有屈原为国死,今日忆君言。朝代变更,乱云翻涌,水流东去,朝日黄昏。

山川繁荣月,农家女、清露湿了衣裙。月季石榴花盛,高低难分。夜梦见痴心,思今思古,古今中外,争斗风云。何日浪平风静,歌咏祥翻。

格八 贺铸体

五月乡村

何事不能忘。于心底、那是我家乡。万顷绿波,野花青草,层林莺啭,翠柳青杨。步阡陌、软风翻衣袖,净气裹馨香。农夫在田,一心耕作,寄希幻想,绘画园坊。

千载务农场。乡村祖先建,岁月恒长。今到丑年端午,包粽人忙。屈子英名,承传永纪,历经风雨,未敢轻忘。艾草院门悬挂,凭吊原郎。

格九  吴激体

五毒日

时令到端阳。民间有、五毒把人伤。置菖蒲艾绒,挂于门首,剪刀降蝎,悬在高堂。符钟馗、横眉驱孽障,岂可信由缰。自古到今,禁情休欲,少儿规避,熏沐兰汤。

暑热伤健康。年轻勿大意,勿忘晚秋霜。独把后人规劝,不要张扬。信老者言谈,修身养道,体安身健,才是良方。记取世间风俗,平稳家祥。

请上下滑动欣赏

鹧鸪天·端午随想

文/月夜如诗

五月青青艾草鲜,汨罗江畔鼓声喧。龙舟竞渡逐吴浪,粽叶飘香祭楚滩。

恨有极,怨无边,怀沙默语问苍天。难酬壮志徒哀郢,一曲离骚万古传。

蝶恋花.端午晓行

文/哈恩成

晓月如钩波掩映,雁掠烟云,沉鲤惊浮影。荷叶凌波舒玉茎,幽岚缈缈清溪冷。

风起青萍舟暗动,堤翠汀馨,水落流沙定。编柳择蒿相与赠,芦笛惊破鸳鸯梦。

满江红·端午行吟(新韵)

文/哈恩成

湘水茫茫,千重浪,怒涛东去。抬望眼,斑竹泪浸,九嶷岚翳。潮起洞庭吴楚掠,雨弥云梦潇湘泣。看浪激飞雪竞千帆,端阳里。

千载过,今犹记,《离骚》怨,《国殇》涕。叹幽兰风剪,美人群忌。精卫衔石千古恨,汨罗诀唱春秋誌。待放舟把酒酹滔滔,忠魂祭。

减兰.端午节开机(新)

文/夕颜

忙忙碌碌,直到交班才打住。困难重重,不是西来就是东。

回头再想,纵有豪情千万丈。关键时期,技术仍然摆第一。

永遇乐·端午节感怀(苏轼体)

文/梦幻园

浩渺江边,孑身屈子,凄惨无限。在意民生,揪心国事,痛涕无人见。紫苏柑橘,蕙兰九畹,黯黯暮云惊断。绪茫茫、回天无力,鸦啼此时旋转。

身心倦客,骚人归路,看众醉唯醒眼。觅国前程,问天不答,唯见空中燕,九歌回响,千声不歇,更起绪思忧怨。望天涯、抱石投水,诚堪浩叹。

采桑子· 端午节感怀

文/踏雪寻梅

千年湘水人难觅,屈怨成烟。天问魂牵,报国无门遗绝篇。

灵均知恨应重返,新岳晴川。大美无边,笙鼓声中别样天。

江城子·端午梦莲

文/陈光明

依稀梦里现青莲,叶绵绵,水涟涟。衔玉含苞,零落绿中间。应是怕风吹折了,荷下隐,半开颜。

依然惆怅锁心弦,也凭阑,似当年。泪已千行,相顾却无言。怎奈醒来终不见,犹藕断,亦丝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