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凑谏睿宗谥故太子(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二)

景云元年七月,唐睿宗登基之后恢复已故太子李重俊的爵位和名号,同时还为敬晖、桓彦范、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成王李千里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平反昭雪,恢复他们生前所担任的职务和爵位。

随后,唐睿宗颁下制书,将已故太子李重俊谥为节愍。太府少卿、万年人韦凑上书,他说:“对于那些没有受到赏赐或者处罚的人,应根据其生前的所作所为赠予谥号,以示对他们一生功过进行褒贬。原太子李重俊和李多诈等人举兵闯入宫中,致使中宗不得不登上玄武门躲避,太子却还神态自若地骑在马上督率士兵。只是到了他的士卒临阵倒戈,李多祚等人已经被杀之后,太子才不得不落荒而逃。假如当时把守玄武门的侍卫抵挡不住的话,那么李重俊所造成的祸害将不堪设想!第二天,中宗皇帝曾泪如雨下地对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们说:'朕差一点就见不到诸位了。’可见当时的情形危急到何种地步。现在朝廷对李重俊以礼安葬,还要将他谥为节愍,臣内心深处的确感到迷惑不解。依据臣子侍奉君主的礼节,大臣经过太庙必须下马,经过君主的宝座必须恭恭敬敬地小步快走。汉成帝作太子时,虽然是受到了汉元帝的紧急召见,尚且不敢横穿驰道,而太子李重俊居然敢于在皇宫之内兴兵造反,在中宗皇帝的面前横刀立马,这实在是太无礼了。嘉奖他起兵诛杀武三思父子是可以,但只有在他起兵铲除奸臣是为了尊崇皇帝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现在他是为了自己当皇帝,那就只能说明他与武三思一样,都是图谋不轨的乱臣贼子,对这样的人还值得立谥嘉奖吗!如果因为他起兵是为了废掉韦后而嘉奖他,则当时韦后谋反的表现还未暴露,和太子之间母子君臣的大义尚未断绝。那时没有中宗的命令就擅自起兵废掉她,这就是胁迫父亲废弃母亲,又怎么可以呢!汉武帝时期戾太子因受江充的诬陷而发泄愤懑,起兵杀死江充,虽然也动用了兵马,但戾太子并没有围困逼迫他的父亲汉武帝。戾太子兵败自杀后,一直等到他的孙子汉宣帝即位时才得以改葬,但还是将他谥为戾。何况李重俊行为如此,陛下怎么能将他谥为节愍呢!臣担心后世的乱臣贼子会援引李重俊这一先例,为违乱忤逆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这恐怕不是用来彰善惩恶的有效方法。请陛下给李重俊改赐一个别的谥号。李多祚等人追随李重俊起兵,也不能说没有罪过,陛下现在可以宽宥他们所犯的罪行,但口口声声地说为他们平反昭雪,恐怕还不太合适。(赏罚所不加者,则考行立谥以褒贬之。故太子重俊,与李多祚等称兵入宫,中宗登玄武门以避之,太子据鞍督兵自若;及其徒倒戈,多祚等死,太子方逃窜。使宿卫不守,其为祸也胡可忍言!明日,中宗雨泣,谓供奉官曰:'几不与卿等相见。’其危如此。今圣朝礼葬,谥为节愍,臣窃惑之。夫臣子之礼,过庙必下,过位必趋。汉成帝之为太子,不敢绝驰道。而重俊称兵宫内,跨马御前,无礼甚矣。若以其诛武三思父子而嘉之,则兴兵以诛奸臣而尊君父可也;今欲自取之,是与三思竞为逆也,又足嘉乎!若以其欲废韦氏而嘉之,则韦氏于时逆状未彰,大义未绝,苟无中宗之命而废之,是胁父废母也,庸可乎!汉戾太子困于江充之谗,发忿杀充,虽兴兵交战,非围逼君父也;兵败而死,及其孙为天子,始得改葬,犹谥曰戾。况重俊可谥之曰节愍乎!臣恐后之乱臣贼子,得引以为比,开悖逆之原,非所以彰善瘅恶也,请改其谥。多祚等从重俊兴兵,不为无罪。陛下今宥之可也,名之为雪,亦所未安。)”唐睿宗很认可他的意见,但具体主管此事的官员认为皇帝的制命已经颁行,不好马上更改,因而只是把给李多祚等人的赠官取消而已。

人死之后,赏罚无以加肉身,于是只能以谥褒贬之。谥号作为对人们的一生功过进行评价的重要制度,影响着无数的帝王和士大夫们。

(0)

相关推荐

  • 【转】谁说戏子无义?他剖心救主,挽救大唐

    武则天 大唐永昌元年(公元690年)九月,"圣母神皇"武则天废黜自己的第四子--唐睿宗李旦,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qu ...

  • 辛替否谏睿宗建观(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六)

    睿宗要为自己的两个女儿修建道观,右补阙辛替否上疏劝谏,他说:"自古以来,因君主无道而导致国破家亡的教训,实在是耳闻不如目睹,口说不如亲历.请允许臣根据陛下亲眼目睹的事实来阐明这个道理.太宗皇 ...

  • 韦凑论守西域策(资治通鉴卷二一一之七)

    开元三年十一月丁酉(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左羽林大将军郭虔瓘兼任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经略大使.郭虔瓘请求朝廷允许自己自行招募关中士卒一万人到安西以讨击胡人,并且要求由官府负责向这些人提供运输工具和做好的 ...

  • 宋璟谏中宗诛囚(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八)

    处士韦月将上书控告武三思和韦皇后通奸,日后必将谋乱叛逆.唐中宗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韦月将斩首.黄门侍郎宋璟上奏要求中宗依法推问,中宗见有人反对,越发愤怒.他顾不上穿戴整齐,拖着便鞋走出洛阳宫的侧门,对 ...

  • 辛拾遗谏中宗宠女(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二)

    安乐公主(韦后幼女).长宁公主(韦后女)及韦皇后的妹妹郕国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全都仗势专擅朝政,大肆收受贿赂,为行贿者请托授官 ...

  • 睿宗复立(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十二)

    景云元年六月癸卯(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传达了少帝的旨意,要将皇位禅让给相王李旦,李旦坚辞不受. 政变主谋之一的刘幽求对宋王李成器.平王李隆基说:"相王在以前就曾当过皇帝,他接替帝位是万民所向 ...

  • 太子非长,不当立(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一)

    太平公主为人沉敏而富有权谋,武则天认为这个孩子很像自己,因而在众多的子女中对她格外偏爱,经常让她参与军国大事.在武则天时代,太平公主因为惧怕武则天的威严,不敢招势揽权.后来,张柬之等人诛杀张易之.张昌 ...

  • 王琚谏李隆基(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一)

    当初,河内人王琚参预了王同皎等人谋杀武三思的谋划.事发后他亡命出逃,在江都以代他人抄书为生.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以后,王琚回到了长安,被任命为诸暨县主簿.上任前,王琚到东宫去拜谢太子李隆基.王琚走上殿廷之 ...

  • 来公敏谏止西巡(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五)

    总章二年秋八月丁未朔(初一),唐高宗发诏令,准备于十月去凉州视察.当时陇右空虚,朝中大臣大多认为皇帝不宜巡幸该地.唐高宗知道后,于辛亥(初五)来到延福殿,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进行训话,他说:"自 ...

  • 循吏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三)

    有个叫闾兴贵的宦官向长安令李朝隐请托,李朝隐将他逮捕入狱.唐睿宗听说这件事之后特意召见了李朝隐,睿宗对他说:"您作为京师万年县的县令,能够做到这样,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卿为赤县令,能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