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14)五行脾胃土
五行脾胃土:
“土”在五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土”所对应的脏腑为“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为其他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等组织提供充足的营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
在秋天的燥气来临之前,有段气候很湿的时间段,中国人称作“长夏”,长夏是能量由强转弱,阳气从释放到收藏,由阳转阴的一个转折点,在五行中为土。它还包括了五行之间的转折时间段,就是季节转折之间的连接时间(约18天)都定义为土。
五行中有关“土”的含义,既包括了具体形态中诸如泥土等物质,也包含了抽象含义中“包容”“转化”的所有概念和内涵。土具有极强的包容和转化能力,所以《易经》称: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自然界长夏和季节交换的能量场在人体上形成并显化成一种脏器,我们称之为“脾胃”,主管身体消化、包容和吸收系统。有形的一面,人体的肌肉主要属于脾来管理,属“土”,无形的一面,主管思维、表达和控制能力以及承受能力。通常脾胃好的人比较讲“信”,而且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一般来说,水土保持较好的地方,如原始森林的黑土比较肥沃,藏水能力和保持水土的能力都比较强,并有很好的调节气温和气候的能力。肥沃的土地可以营造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容易形成一个水、动物、植物相互依存的生物链。沙漠和森林的气候特征非常的不同,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森林的气候调节能力强,而沙漠的气候调节能力差,森林不仅有较强的气候调节能力,而且还能产生很多果实和能量,以供应地球的生物。
导致土壤肥沃和贫瘠的根本原因是有没有森林“木”,脾胃是人体的“土”,肝就是人体的“木”,关系是木克土。所谓的“克”,并不是只“克”不“生”,而是一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而达到平衡的关系。如有了树木,水土才能有效的被控制和保持。如果在很少的土地上生长了很多的树木,则土地会因能量供应不足而失去平衡。这种关系是“土”需要被木“克”但又不能被克制的“太过分”。这就是人体肝和脾胃的关系。
脾胃是人体的土,脾胃只有经过肝木的正常“疏导”才会变得“疏松”和有“营养”,只有“疏松”的脾土才具有较好的藏水和消化转化能力,可以把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能量物质以提供给生命活动使用。但木的过分生长也会消耗土储存的能量。
春天生发的力量最强,人和植物向上生长的力量也是最强的。所以,春天经常会出现脾胃较弱的情况,这主要是木的过分生长消耗了土的能量。土的能量削弱后,人体通过消化食物制造能量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所以,春天人们往往容易感冒和引发一些旧的疾病发生。
五行中“土”代表着人体的脾和胃,胃腐熟水谷,在更深的意义上,他还消化我们的各种思想和感情。脾是人体气血的中转站,协助分配能量,往来穿梭于各脏腑间,为其输送所需,把胃所生化的水谷精微分配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土为我们的脸上抹了一层淡淡的黄色,使声音娓娓,让身体散发出香甜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