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表格式教案(第1课时)

总 课 题四季美景总课时数授课日期课    题2. 济南的冬天课时2-1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②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③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比较阅读法。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与二次复备札记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刚刚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从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新、美、力。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济南的冬天”,欣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笔下淡雅的水墨画——济南冬景图,看一看,老舍先生笔下的北国冬天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春天在描写抒情方面有哪些异同?二、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课文,同时自己查字典、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3.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2)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3)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四、课文精读1.分析第1自然段。(1)探究质疑:第1自然段作者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通过三组对比来写。①北平的寒——济南的暖北平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②伦敦的暗——济南的明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③热带的热——济南的温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2)“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为什么用“响”?“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响”本是用来形容声音的,在此却用来形容天气的晴朗,特别强调天气晴朗高爽。“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3)“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响亮”是什么意思?“响亮”本是用来描述声音的,在此用来形容天气,突出天气非常明亮。(4)上文中的描写“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用的是“响晴”一词,而接下来的描写“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用的却是“温晴”,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老舍先生的笔误呢?响晴的意思是(天空)晴朗无云,只是说明了环境的晴朗,但是温晴总写了冬天的特点,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5)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2.阅读第2~5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的。作者抓住济南“温晴”的特点,描绘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等景物,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的图景。阳光朗照图(1)小组读第2至3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由写总特点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2)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3)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①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睡”、一“唤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②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③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雪后初晴图(1)小组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学生抓住“妙”字讨论并归纳: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3)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①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②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雪后远山图小组朗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用“唐代的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一两笔就勾画出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空灵水晶图(1)小组读第5自然段,讨论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①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②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①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两句突出水绿的特征。②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教后反思:

(0)

相关推荐

  • 老舍作品《济南的冬天》原文赏析

    老舍作品<济南的冬天>全文是怎样的呢?老舍作品<济南的冬天>展现怎样的冬天雪景呢?老舍作品<济南的冬天>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舍作品<济 ...

  • 《黄河颂》表格式教案(1课时)

    第  三   周  星期     一                     2021  年   月   日课 题<黄河颂>课时1教学目标1.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 ...

  • 《孙权劝学》表格式教案(2课时)

    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班级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题4孙权劝学节次2"三维"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 ...

  • 《时间的脚印》表格式教案(2课时)

    8 时间的脚印教学目标课题时间的脚印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 ...

  • 《大雁归来》表格式教案(2课时)

    7大雁归来教学目标课题大雁归来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 ...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表格式教案(2课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 ...

  •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表格式教案(2课时)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目标课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

  • 朱自清《春》表格式教案(3课时)

    2020年下学期**中学教学设计科目教师年级班级授课时间备课语文七年级一月   日教学内容1.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

  • ​《动物笑谈》表格式教案(2课时)

    科目教师年级班级授课时间备课语文七年级一月   日教学内容19*动物笑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过程与方法:浏览课文 ...

  • 梁实秋《鸟》表格式教案(2课时)

    科目教师年级班级授课时间备课语文七年级一月   日教学内容18 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梁实秋散文小品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爱鸟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 ...

  • 蒲松龄《狼》表格式教案(2课时)

    科目教师年级班级授课时间备课语文七年级一月   日教学内容20 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过程与方法: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