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桂芹的水墨竹子国画,何以劲还直,饱尝霜雪味
竹子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有淡泊清雅的象征,有谦谦君子的美誉。竹子自春天破土而出,到冷风萧瑟的冬季依然与腊梅、青松等傲立不凋不畏严寒,迎风而立。且竹子身着青衣,笔直挺拔的外形,身体为空心的特质,也代表人的谦逊正直品质。在国画中“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文人歌颂竹子的诗句不在少数,借画竹表露自己内心志向的作品更吸人眼球,国画水墨竹子更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国画竹子题材。
大家耳熟能详的是画竹当属郑板桥,当代书画家苗桂芹曾拜师于郑板桥第八代画竹传人。从她的在书法、绘画和诗词方面的成就而言,称苗桂芹为“文人墨客”都不为过。她的书法拜读于著名的侯冠荣老师,现在更是国家一级书法家,发表小说作品数篇。今天要就介绍的书画家苗桂芹三幅国画水墨竹子画作:《竹韵》、《清风雅韵》和《高风亮节》,依次向我们解开笼罩在竹子身上的神秘面纱。
苗桂芹作品《竹韵》
一幅国画水墨竹子《竹韵》截取竹子的一小部分,简洁细致的勾勒,另添几只灵动活泼的鸟儿落在纤细的纸条上,浅红淡绿相配,着色简洁亮丽,自然生动描绘竹子生机蓬勃、更显逸趣横生。《清风雅韵》则整张铺开描绘水墨竹子,用娴熟的草书笔法尽情挥写墨染数竿翠竹在枝叶在风中飘摇,淡雅清韵之感铺满纸张,充分体现画者对水墨技巧的掌握水平。《高风亮节》是在清雅淡然的基础上,以仰视的手法,通过墨的浓淡,笔触的大小表现画作的空间立体感。纵横豪肆笔势,苍劲淋漓墨色,“亮”出竹子绰约的风姿和高洁的气质。
苗桂芹作品《清风雅韵》
“风摇去朽枯,雨打添青翠。何以劲还直?饱尝霜雪味。”这三幅国画水墨竹子画,都选用白色宣纸为底,不用任何色彩就尽显竹子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下,傲然挺立的风骨。竹身处画者笔风遒劲,彰显竹子挺拔洒脱的本色。同时通过细腻的线条、流畅的笔墨,勾画繁多而不杂乱的竹叶,刻画的神情兼备,韵味十足。画中点缀的几只身着彩色羽毛的小鸟栖息在竹枝上,细细的竹枝虽被压弯,却依然无法遮掩主干的笔直挺拔。
苗桂芹作品《高风亮节》
竹子全身都是宝,里外尽显美。竹子不仅形体美,气质美,品质美,寓意更美。竹在谐音“祝”,有美好祝福之意;竹子四季常青的品性也象征生命力的顽强和蓬勃向上的状态;竹子一节一节的形体更有事业、学业节节高的美好愿景。不知凌寒独自开的“腊梅”与“饱尝霜雪味”的竹子恰到好处地描绘在一幅国画水墨竹子画作中会是怎样清逸脱俗、傲骨常在的作品,期待画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