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技能是我最希望孩子能学到的,今天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们

我们学校曾经引入过一套情商学习教材叫做《Second Step》,里面很重要的一课就是Empathy(同理心)。

同理心就像是穿别人的鞋子,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在课堂上我们教孩子唱同理心之歌——“Walk, Walk, Walk”,让孩子学习穿别人的鞋子想问题。

共情力,也是我最希望果果能学到的技能,我希望他能够拥有把自己置身于对方处境,并体会对方的感受的能力,拥有一颗同理心。

比起高智商,我更希望我的孩子做一个情商高的人,理解他人,这样他往后的日子自己能过得顺心,身边的人也能过得更舒心。

果果曾经对自己的玩具很保护,小朋友来家里玩,常常会发生抢玩具的情况,分享自己心爱的东西,总是有那么点不痛快。

有一次,朋友带孩子来家里玩,顺便带来了一整箱乐高,两个男孩在一起搭乐高,玩得非常开心。

走的时候朋友留了一辆消防车给果果,剩下的那一箱子带走了,果果非常中意箱子里的一套飞机乐高,刚好也是朋友孩子的心头肉,朋友离开以后,果果大哭不止,说什么都停不下来。

我摸摸他的背,让他冷静下来。

我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你很喜欢那架乐高飞机对吗?”

果果抽泣着说:“是的。”

我:“那Austin哥哥也很喜欢乐高,你如果拿走了他的玩具,他会不会很难过呢?”

果果点了点头,但是逐渐冷静了下来。

我继续说:“如果别人拿走了果果的玩具,果果也会很难过啊。所以我们不要让Austin哥哥难过对不对?”

果果说:“可是我也很喜欢那个飞机乐高...”

我说:“那下一次你跟哥哥说,问问他愿不愿意分享,下次哥哥来家里玩的时候,你也分享玩具给他,交换玩具,这样你们两个都开心了。”

果果听懂了,他停止了哭泣,又跑开去玩别的玩具了。

但我也惊喜地看到,渐渐地,果果跟人分享玩具的时候不再大哭大闹了,他也许记住了,如果想体会玩别人玩具的快乐,那自己也要做一个爱分享的人。

学习共情力

培养同理心需要几个基本的技能。在孩子表现出充分的同理心之前,他们首先会:

1、认识到他们有思想和感觉,这些思想和感情独立于他人的思想和感觉(这叫做心理理论)。

2、有能力从另一个人的角度看问题。

3、认识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感受(快乐、悲伤、愤怒等)。

4、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情况下,能够感觉到什么样的回应是合适的或是对他人有帮助的。

5、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表现出同情心,不要气馁;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们仍然在学习这种技能是正常的。

  • 在9岁或10岁之前,有的孩子不具备表现出深度同理心所需要的认知技能。但是年幼的孩子依旧能表现出表达同情的想法

  • “认知共情”(视角转换)在青春期早期会开始稳步上升

能做什么?

怎么样培养孩子的共情力?今天给大家分享十个小技巧:

1、谈论并说出感受——在我们的孩子能够识别别人的情绪之前,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帮助你的孩子确认和说出他们所有的感受。

小一点的孩子:开心,难过,生气,害怕。

大孩子:沮丧,失望,无聊,傻,尴尬。

制作一些情绪卡片可以帮助孩子识别情绪。有个好方法就是我们可以DIY自己的情绪卡片,比如从杂志上剪下来一些人物的表情。我给果果买了一本《DK儿童情绪管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场景和感觉识别工具,通过这本书果果理解了什么是愤怒,什么是开心,什么是害怕。

孩子们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并且相信他们能够感受和处理他们所经历的任何情绪。

不要对孩子说,“别伤心,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不应该为此生气。” 这是一种压抑情绪的表现,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自己的感受,并且表达出来。

2、指出别人的行为和感受——特别是对小孩子来说,指出和标记别人的感受很有帮助。比如说:

“你的朋友因为你拿走了他的书而感到难过。请递回给他,等他先看完。”

“你妹妹很累,很难保持冷静。也许一个大哥哥的拥抱会有帮助。”

3、当旁边有人展现出(或者没有展现出)同理心的时候,告诉孩子——

例如:“你午睡后很伤心,所以妈妈把玩具递给了你,让你感觉好一点。”

“那边那个朋友摔倒了,旁边没有人问她还好吗,所以他很难过。”

4、和孩子谈谈你的感受。让他们试着感同身受——告诉孩子大人也有情绪,学习如何处理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有的时候果果调皮打人,我会跟他说,“你打我的时候我很难过,我希望你用说话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当果果玩不到想要的玩具又不耐烦的时候,我会告诉他:“当你不能玩那个玩具时,你看起来很沮丧,我理解,当我不得不等待轮到我的时候,我也感到沮丧。”

5、你可以给孩子做同理心的榜样——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会注意到你是如何对待别人的。孩子通过观察你的一举一动来学会换位思考。当大人尊重和同情心对待他人时,孩子也会这样做。

在我们学校的《Second Step》这本书里,情景练习是好的一个练习活动。比如帮助孩子重新构建一个情境,练习理解情感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比如制造一个场景——当孩子在学校朋友到了一个“mean friend”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聊聊:“你说她很刻薄。你觉得她会不会是累了或者饿了呢?当你又累又饿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6、使用感同身受的语言——语言的选择很重要。当你和你的孩子说话时,要注意避免用一种羞辱和批判的描述方式,或者给别人贴标签。例如:“她今天不想分享玩具”比“她很自私”更有同理心。

“孤立朋友会伤害他们的感情”比“那个人很刻薄”是更好的措辞。

7、教授非语言暗示——观察别人的言谈举止和面部表情,并谈论他们的感受。比如说:“那个小男孩坐在秋千上。你觉得他现在是什么感觉?”

同样,我们还可以玩游戏猜别人的感觉,和孩子解释你的想法,这有助于加强孩子根据非语言符号推断感情和想法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