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文会友,以藏交友,解析东珠
从金朝开始,人们对东珠的需求就在不断增加,因为产量稀 少,色泽透亮,所以皇亲国戚尤为喜爱。当时的金不过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他们要把所采得的东珠贡献给所属的上国。上国皇帝对金珠更为喜爱,因此规定他们每年必须上供多少。为了满足上国的需求,他们组建了专门的采珠团队。
说到东珠,可能大部分人会愣住,甚至完全没有认知。可是,要知道,曾经在历史上,它可是贵为皇 族御用贡品,作为珍宝,家喻户晓。
东珠和明黄 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而随着他们的去世大多生前佩珠也会随之陪葬,所以留在世上的东珠少之又少,可见它的价值有多高了。所有朝珠不论官员级别均为108颗,27颗间穿一颗隔珠,它的材质一般是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并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有明显区别。
在清代,后妃在穿戴朝服时所佩戴的耳环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不可僭越。皇后在穿戴朝服之时会佩戴东珠耳环,左右为三颗东珠,嫔妃则佩戴一对珍珠。此镶东珠耳环为北京故宫博物院之中的藏品,六颗珍珠颗颗饱满,至今依旧光洁润泽。
夏朝冠,冠前缀着金佛,上面镶嵌头等东珠十五颗,后面用头等东珠七颗。尤其皇帝朝冠上的顶珠乃是所有东珠中最 大的一颗。朝冠顶珠能有资格佩戴大东珠的,皇 室男性中只有皇帝一人,亲王也不可以,女性中只有皇太后和皇后。
自清顺治年间开始,清廷将长白山区和松花江流域视为专为皇帝进献贡品的禁区,在今天的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昔日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司东珠等朝廷贡品的采捕。在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管辖的诸多采捕事务中,东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如果说赏赐给外界的东珠是为了拉拢之外,那么分配给满洲贵 族内部的各个“珠轩”就是为了保证内部的团结了。清初由于王朝依旧带有部落政治的习俗,所以满洲内部的亲王、贝勒、贝子等依旧享有很多属于各自的权益,将混同江、打牲乌拉衙门等所属出产东珠的地区划拨给八旗亲贵,以供他们收集和使用东珠,而这些产采珠地就叫做珠轩。即使到了清中期的雍正年间,这项传统的利益分配依旧存在,虽然皇帝下令将“除王公、贝勒、贝子分例应有之珠轩外,余者皆收归上三旗”(《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但是也并没能将东珠这项利益彻底的从勋贵手中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