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兰室 • 鉴玉 | 高古玉的工痕
任何琢玉工具与玉器都有初始接触的下刀点与最后离开玉器的收刀点,两个点有期各自不同的工艺特征。
下刀点A处:工具与玉器接触的瞬间,为不让工具或玉器滑开,通常用力稍大,因为,此处较为深陡。
收刀点B处:收刀时,线条基本已完成,是收回力道的时候。因此,此处呈现较为缓浅的现象。
沟边C:阴线与器表的交接处。
沟璧D:器表与阴线底部的中间带。
沟底E:阴线的底部。
如果把上面两图真正看懂了,至少算是能看50% 的古玉古玉阴线工痕了。还有50%在哪里?就是在日积月累的积累中。因为不同时期的刀工都所不同,比如宽深比等等。
除了看基本的完整的阴线工痕,还得会看一起特例的。比如:崩缺。
并不是老三代的玉件,慢砣就不会有崩缺,崩缺的产生与玉件本身质地、琢玉手法、 使用佩戴都会有所关联,具体物件要具体分析。
在商周,甚至更早时期,阴线槽少崩缺,一是因为当时的使用的等级高,打磨的慢,出现的崩缺相对较少。二是因为工艺方法,因为那个时期的纹饰大多采用粗朗式、宽浅式,出现崩缺情况也少。
我们以上所说的刀,既不是如切冬瓜式的一刀一刀 ,也不是人家雕刻硬度较低的寿山石料式的一刀一刀。而是砣带动解玉砂对硬度较高的玉器的一点点的磨。磨的话,不是一刀即可,多刀,有些就会有毛道。有些使力时,就出会力惯性上的歧出,等等...
这是殷商时期的玉件,虽然是双挤阴线,但是,还能看到细微的,因为顺势借力砣磨而出现的毛边跟歧出。
西周时也是。
其实每个年代,人们都在求变。只是到了春秋,砣具又升级了,变化更大了,人们开始寻求更细的线条 ,可以做的越加繁密(春秋的又勾阴线就比较出名)。
有时,会为了规避毛道的出现,或是崩缺的出现,人们会采用减地的方式,来增加纹饰的美观度。
当阴线组饰琢玉,避无可避。于是,古人,也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由于阴线槽细密,不易排水、排杂质。于是,不少高古玉器上的阴线槽边沿的崩缺变得更加明显。
原图(上海博物馆馆藏)
原图( 上海博物馆馆藏) 这俩,都是战国了。
随着年代后延,工艺更加精进,方式更加合理,或者坑口等等原因。表象都会不同。最好的参照就是同时期,环境相近所出土的东西。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