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来了,记得找我啊!”

小蓓在成都上的大学,毕业后几年了,她上个月去成都出差,去之前和留在成都的两个同学联系了下,同学都很热情地表示:来了成都要找我们聚聚啊!

小蓓是因公出差,事情也比较多,其实也没时间去会同学。不过既到了成都,她还是按照礼数给两个同学分别发了微信,大概意思就是我来了。

她没说聚会的事,心里还有点担心,万一自己没时间去见她们怎么办?

事实证明,小蓓的担心纯属多余。

一个同学过了好多天,等到小蓓出差结束,离开成都了,才发来微信:不好意思,我才看到,下次再来一定要找我啊!

另一个同学回复及时:不好意思,我这几天也临时出差了,不在成都呢!我们下次再聚啊!

小蓓问我:有没有觉得我们都很虚伪?心里明明不太想见,嘴上却要说得那么热忱!

心里不想见,是彼此都心知肚明的事实。

各自奔波,各自忙累成狗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摒弃无效社交。

什么是无效社交?

如果你日日高朋满座、天天觥筹交错,吃完喝完玩完之后,遭遇困难之时依然孤独落魄,并没有人伸出援手;

又或者称兄道弟、呼朋唤友的所谓结交,只是纯粹的消耗时间金钱和精力,并不能带来一丝正向的能量,或创造一丝潜在的利益或灵感。

这种社交,都可以归为无效社交。

小蓓在深圳,做互联网媒体工作,两个同学在成都,一个是公务员,一个做人力资源。地域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基本上属于无交集。

没有潜在利益做基础,彼此见面的驱动力就取决于有多深的感情。

而小蓓和这两个同学,以前读书的时候交情也不算深,毕业后一直也没见过面。

如此种种,这种只停留在嘴上的热忱,也就没什么好指责的了。毕竟,大家的时间精力都有限,谁不想好钢用在刀刃上?

也幸得你同学没来邀你,不然你不得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你说对么?

是呀,小蓓点头,我也是因为之前告诉了她们我会来成都,出于礼貌来了就打个招呼,她们若是真的来找我了,我恐怕还麻烦,没时间呢!

你看,表面的客套多么重要。小蓓做到了礼数周全,同学也做到了巧妙拒绝。

下次再联系时,彼此依然觉得情谊深厚,两不亏欠。

所以,谁也不要说谁虚伪,这是掂量权衡后的每个人的体面。

就像,

每一次告别都说的“再见”,后来你们真的再见了吗?

每一次打招呼都说的“有时间请你吃饭”,后来你们真的都吃了吗?

每一次聚会都信誓旦旦的“下次去你城市找你”,后来你们真的都找了吗?

很多时候,都不过是:你就随便说说,我就随便听听,大家都别往心里去。

花事不了

我就静静的等你回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