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第一名村龙潭堡——乡愁,少华山下 2024-07-29 16:53:11 乡愁,少华山下(三)作者 郝庆年从渭河岸边远眺南山,可见嵯峨的群峰间有一峰峻秀挺拔,犹如一柄青剑,高指蓝天。这就是著名的少华山。山中森林茂密,飞瀑如练,奇石嶙峋,巌穴幽冥。现已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少华山西有座雄伟的五龙山,古时也算作它的西峰。少华山东侧有小敷峪,西侧有潭峪、太平峪和石堤峪。四道峪各有一条河:罗纹河、潭峪河、太平河和石堤河。此外还有一些小山溪。这些河流和山溪出山后都育出了一片片竹林,竹林之间则是遍野的杏树、柿树等树。春分前后,杏花盛开,站在华县城头向南瞭望,山脚下绵延十多里的粉红色的云雾和翠绿的林霭,交互叠覆,构成了华县最骄人的风景:“千顷绿竹,十里红杏”。就在这一片林海中藏着大大小小的三十多个村庄和几座寺院。 华州南部风光 网友供水峪村往东一里就是可称华县第一名村的龙潭堡,咸林中学的创办人杨松轩先生和他的长子、享誉世界的古人类学家杨锺健先生的故居。咸林被誉为陕东学府,解放前西安以东十多县以及晋、豫、甘等省的一些学子曾在这里上学,春节和清明都要到杨家拜年扫墓,遂使龙潭村名闻省内外。杨松轩父杨耀海虽为农民,但志向不凡,力供自己子女读书、支持大儿办学,还捐资北京大学图书馆,受到其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图书馆长李大钊的赞扬和感谢。其夫人杨刘氏也是一位“岳(飞)母”式的大义母亲,教子有方。二人去世后,蔡元培为其撰写碑文,李大钊还为杨耀海老人撰写了铭文。杨松轩被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赞为“西北办理教育之领袖”,逝世后张为其撰碑文,当代草圣、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碑书丹。龙潭村北有杨家祖陵,植柏二百余棵,郁郁苍苍。薄暮时分,杨家两代人的几座高耸的青砖碑楼在夕阳中放射着耀眼的光辉。 龙潭村北的杨家陵园 风雨人生20460摄 龙潭村除了杨家外还有雷、李两个富户人家。村内巷道狭窄,屋舍俨然。整个村子竹林环绕。充沛的潭峪河水,加上悉心的护养,竹林长得十分猛恶。林间高高的白杨树上,碧绿油亮的叶子在蓝天下自得的翻舞,颇有几分富家气。由龙潭向东六、七里,有白石堡、李家湾、肖家场和刘家河等村,地势先低而后渐次升高,形成一个宽阔的坡面。八月过后,舒目望去,玉米地、石滩,罗纹河,竹树,散乱的土丘,村庄的城垣……像一扇张开的巨大的孔雀屏,把这赤橙黄绿的斑斓秋色无遮拦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华州田园风光 网友供 坡的顶部是许多洒满太阳金辉的巨石,仿佛一座年代久远的辉煌祭坛。它的旁边就是陕东名刹宁山寺,相传是东汉明帝刘庄为缅念其父刘秀“避王莽追杀”而建。“山雄峦翠,水环溪鸣,林竹婆娑,殿舍岚隐”。1933年后,高僧慈云法师(解放后曾任陕西省政协委员)奉命来此住持,修葺寺殿,整饬寺风,以德弘法,弟子景从,遂使该寺蜚声秦地。我读小学时一次春游到此,寺内清净无尘,二、三十僧人穿着较新的袈裟鱼贯进入经堂。法度肃然,一派鼎盛景象。华州宁山寺 雨田翁摄七月流火,十里少华山前一片蝉声。你爱听蝉鸣吗?知道什么地方的蝉鸣最美吗?那就请你到崖畔的高树下,仰望蓝天白云,细心听那树颠的蝉叫。你会发现,那连绵有节奏的叫声竟是漫天价响,在此叫声中天仿佛变得格外空阔高远,秋也变得格外清澈明丽。这儿沿山一带的竹器活也是有点儿名气的。秋冬时节,一捆捆青蛇般的翠竹被掮出了竹林。融融的冬春日里,许多人便带着竹刀和小凳,找一个避风的场院,摆顺竹子做活。他们坐在小凳上,左手握住竹竿,右手拿着竹刀,在竹竿梢处破个口,稍停一下憋点劲,然后竹刀向左,竹竿向右,一口气把丈把长的竹竿从梢直劈到根。听着那“咔一咔-咔-咔”连珠炮般的脆响,看着他们手臂上的劲头和全身气势,你真会“呀——”地脱口呼出成语“势如破竹”,并为该成语摹状的精妙叫绝。随后,他们按所做竹器的需要,将一绺绺劈开的竹条破成宽窄不同,起成薄厚不等的篾,这叫“出篾梢”,是个技术活。例如编筷子笼,篾要细匀薄软,需将竹片起成四层;编大竹笼的篾则要宽厚硬实,竹片多起成两层。出好的篾梢顺溜地平放在地上交给编活的人。编活人惬意地摆弄着手中的活儿,有时要同时拿三、五条篾绞着编。那修长柔顺的篾在他们的手指间上下起伏,传出一列列长长的波,就像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轻抖绿丝。华州竹编艺人 吉建军摄几天之后,一担担竹器就一溜串地挑出了村,到西关镇的集市上,然后转进了华县、渭南、渭北各县以及西安等地的千家万户。 原文来源:网友推荐《乡愁少华山下》 赞 (0) 相关推荐 崭新的华县(华州)火车站!下一站☞华州站!30万人的梦想实现了 华州站内部出站口 修缮一新的站房,看上去还是有点现代风格!虽然主体结构没做改变! 修缮一新的站房 简单,实用的候车大厅!低调啊! 全景站房 远眺华州站!还不错 露天一站台 高标准站台,露天候车区! 外 ... 88年前华县霍乱,村堡断路闭城,不准外来人员进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虎列拉"疫病大流行 1932年6月,"虎列拉"烈性传染病从河南西部入陕,迅速由潼关.华阴传入华县境内,而后继续向西北 ... 1973年正月初一,华县万名劳力修小敷峪水库! <秦 晋 缘> 第七章 文革旧事 作者 高民智 同甘共苦 结了婚,就要过日子,不像从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1992年,我已经有四个子女,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文化大革命&qu ... 1977 年高考,我拿到了华县第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 邮箱:3125136050@qq.com 大浪淘沙的高考时节 作者 谢膺白 1977 年,时已年愈 50 岁的老父亲在渭南地区文化馆工作,当从教育局的好友穆国栋口中得到允许老三届参加高考的消息后,他要 ... 1949年,我在华县第一完小全校大会上给老师提意见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上的华县第一完全小学(续) 作者 郝庆年 1949年5月华县解放.托共产党.毛主席的福,上学不要学费,我这个穷娃才有机会继续读书. 在一完小上学有两件事常常 ... 云南省南华县小岔河村(彝族)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小岔河村,位于南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青山环绕,溪水潺潺,风光秀丽旖旎.民居建筑,服饰饮食,语言习俗保留完整,是一个风情浓郁,团结和谐的彝族村寨.2009年,小岔河 ... 曾经盛产“斑竹”的华县杏林磨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磨 村 印 象 作者 郝庆年 大约是1950年,正月初十,我们要去磨村给一位武姓的我叫老爷的人祝寿兼拜年.这是我们家亲戚中最财东(富)的一家,土改时被定为地主 ... 渭华起义英烈谱:大义勇为的华县大明阎村人吴祖成 邮箱:3125136050@qq.com 大义勇为的吴祖成 作者 聿 光 渭华起义失败后,大恶霸史明鉴残忍地惨杀亲外甥吴祖成,轰动了华县,引起群众的强烈愤慨. 渭华起义英烈陵园 宋朝峰摄 吴祖成,陕西 ... 华县三留村雷振中讲述:咸中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作者 李松山 这是一张很珍贵的老照片,它是在抗战期间我党同国民党反动派积极反共.压制群众抗日救亡活动的斗争形势下,华县咸林中学党支部为 ... 华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刘耀明讲述平息土匪暴乱的经过 邮箱:3125136050@qq.com 平息拾孟.令公区暴乱 口述人 刘耀明 整理 邵拉雄 李宁 华县县委.县政府成立后,我们主要抓接收国民党乡保政权,争取敌伪人员为我所用,清理各地反动武装,收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