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傅占魁|试谈诗词情节

试谈诗词情节

傅占魁


写诗的人大抵知道:无论长篇古风或短制绝律与词,都须起、承、转、合,可是,我们在阅读当代诗词时,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起句不知从何处飞来,既未对全诗起到点题、造势、乃至笼罩全篇之概的作用,也与后面的承、转、收势无贯通浑融之气,诗句之间似隔且涩,或互不相干,感觉像一根根棍子摆在那里。虽合乎平仄等格律,却读来有支离破碎之感,让读者无法记住。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善养沛然之气使之气贯神流外,就是要注重情节的营构。

情节与语言、主题,是文学(当然也包括诗词)的三大要素。叙事诗同小说一样固然要安排好情节,抒情诗同样要构思好情节。情感、思绪发生、发展的脉动不管如何的激荡、跳跃、飞驰,也自有其逻辑的必然流淌,不可能散漫无序。当然抒情诗的情节,不似小说与叙事长诗复杂,却自有其特点,是诗的艺术逻辑,是形象的气脉,是意境的呈现;同时,也同样离不开场面、细节、冲突等这些情节的基本元件。敬读前人经典诗词无一不是情节贯注流转之美。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写送别诗的典型之作。试看其情节的流程:前二句从字的表面上似乎是以赋法,叙述送别的人物、地点及其方位、季节,实际上,是深含惜别之情的物象:你看,适值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又在这闻名九州的黄鹤楼头,正好携手畅游胜地,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须知李白对比他年长的浩然,那是高山仰止啊!此刻,我们真切窥见青莲那内心失落的惆怅,通过这客观呈现的景语淡淡地流露在我们的眼前。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紧接着“孤帆远影”的特写细节,由近及远,由西而东,一直消失在水天相连的碧空尽头,诗人仍然伫立黄鹤楼耸立的江边,久久目送,不愿离去,只看见长江在茫茫天际滚滚滔滔……结句是江涛不尽地流淌,也是诗人一往深情的流淌,江和心的合一,情景水乳浑融,好像诗人变成了长江,追逐着朋友的孤帆而去,而又未有依依不舍之类概念化的抽象直说。这是典型的意象塑造,通篇意境单纯,却是一个完整的送别情节。太白《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等许多绝句都以这种赋比意象,构成简洁、鲜明、行云流水般的情节,呈现情景交融的画面。抒情短诗,篇幅有限,必须运用多种手法营构情节,如杜甫《绝句》,其情节的流程,恰似蒙太奇,电影镜头的剪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甫作于成都草堂的一首明丽如画的诗。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得平定,心情罕有的舒畅、喜悦,才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该诗一句一景,既各自独立又联缀为整体,黄鹂是对唱而不是单鸣,白鹭也是群翔而不是孤飞;一在春盈翠柳之间,一在蓝天浩气之上。,此时,百废待兴,遥眺西岭,心窗虽小,也将含化千秋的积雪;俯视江船,虽泊而待发,却已心驰万里,战乱结束,交通恢复,诗人将穿三峡,过襄阳,扑向梦绕魂牵的故乡了。这是何等诚挚的丹忱,何等壮阔的胸怀!这是平叛后生机盎然,心境明朗的反映,倘有一字与这不合,全诗即处瘫痪。

有人说:这是纯写景物的诗,没有什么思想感情。此论值得商榷。本人以为:诗都是有我之境,即使看似纯客观描写,也有一个选择什么景,怎样写的问题,也就必然在物象中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至于主观之情意在字面上是显还是隐,是明快还是含蓄,那是风格、手法技巧问题。何况是诗圣,一个悲天悯人的精神巨人!在杜圣诗中,从未有景情的分割,而是处处创造着情景完美浑融,高度心灵化的美学境界。

有的以对话手法,简洁的笔触,推动情节的发展,如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该诗之妙在于寓情于问,含问于答,本为三问三答,至少须六句,诗人却精简为一问三答,逐层推进寻访情节的跌宕起伏,并以苍松喻隐者凛然之风,以药喻隐者济世之心,以云深喻隐者高洁之志,出语自然平淡,却字字深含神往仰慕,不遇若失之情。足见贾岛的“推敲”不仅在一字一句上,而且在谋篇构思上也匠心独运。据说英语等他国文字无法译出其意境之妙,尤其是“云深不知处”,那种云雾缭绕的氤氲之气,神秘莫测,深邃无边,在天人合一中,万千生命,荣枯消长,自然地循环往复,短暂乎?永恒乎?一切都有,一切都无,又都一切包孕其间……这是东方典型的意象哲思,其象征意境,西方文字如何表达得了……这首诗成为中华数千年最具汉语神韵的佳品之一,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还如崔颢《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该诗也是以问答的方式,但特点又有不同,主要是心理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江上捕鱼,船家美女与帅哥一见倾心,美女停船发问:大哥,你住何处啊?未待对方回答,又迫不及待自我介绍说:我住在横塘,明显含有爱慕之情而主动结识对方之意。可又恐太露,退而掩饰:“或恐是同乡”,同乡之谊而已。寥寥二十字便塑造了一位追求恋爱大胆、热情与机敏的渔家姑娘形象。

诗词重在抒写感受,佳作更是要表达典型感受。在几十个字里,不可能枝叶纷繁,必须敏于捕捉典型细节。如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该诗一千余年来,引起一代又一代游子的共鸣,就在于那人世沧桑的典型感受。“少小”与“老大”的时空反差!“朝如青丝暮成雪”,每个人面对这逝者如斯的不可抗拒,谁不引起心灵的震撼啊!“相见”与“不相识”的反差,诗 人抓住这一典型细节,儿童笑问的场面,让本是主人的作者却成了客人,似乎生命的悲喜出现了戏剧性的捉弄,这是何等的痛婉!我们仿佛在日复一日生存的麻木不觉中震醒,惊然感受到人生的苍凉、永恒的东西,顿有超越时空的领悟。

至于律诗、古风与细腻见长的词曲便更见情节的流动了。限于篇幅暂不例举。综上所析,可知,情节于诗,犹堤之于河,亦似舟之航标,可使诗的奔腾,流贯如一,有效克服诗词中的空泛无味,也不必借助花俏之词,以炫目。“人情练达即文章”,注重情节、细节,以平常语自然出之,便是好诗。与同仁共勉!

傅占魁于黄鹤楼下衔石斋

二0一六年五月


诗词公益课

【通知】桃花源公益平台诗词公益课第十五期

时间:2016年5月27日(千聊)20:00

题目:绪论: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主讲人:莫真宝

主讲人简介:莫真宝,文学博士,诗评万象导师。著有《张文学思想研究》。现主要从事当代诗词学术研讨、作品编纂活动的组织、联络和实施。曾任《中国诗词年鉴(2012)》副主编;主编《太平基金文库·诗词论丛》(与友人合作)等。发表《从词之美感特质的演进看当代词的虚构特征》等学术论文及诗词评论多篇。与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星星诗词》等。

(0)

相关推荐

  • 崔颢:“有文无行”终是蹉跎了一生

    到处游山玩水的李白,一日来到黄鹤楼.登楼四望,远处山峦如黛,近处烟波浩渺,只觉天地悠悠,心神开阔,刹那间心中好似有了千言万语,只待蓬勃而发. 就在李白准备挥毫尽兴之时,忽然看到墙上早有崔颢题诗一首: ...

  • 【诗话文章】残荷|浅谈诗词创作中拟古的现象

    纵有山深吾不卧,云如郊岛太清寒 --浅谈诗词创作中拟古的现象 今天和<重庆诗词>的编辑网聊,她知我素来关注诗词,并好写些评论性的文字,遂问我能否谈谈关于今人拟古的看法.想到这个话题颇有意思 ...

  • 梦欣|浅论傅占魁先生传统诗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下)

    三.新旧对接抒写传统诗词的活力篇章 傅占魁先生因为写过新诗,所以对新诗的理念.对新诗的表达方式.对新诗的写作手法有过深层次的认识,这对于他如何吸收新诗的营养来滋润传统诗词这课大树有极为重要的帮助.新诗 ...

  • 【诗话文章】傅占魁|简谈诗词之“气”

    简谈诗词之"气" 傅占魁 我们在评论.切磋诗词作品时,常说:一气呵成,气脉贯通,或者说气隔.气涩等等.可见,"气" 的顺畅与否是评析诗词一个重要的标准. 一谈到 ...

  • 【诗话文章】傅占魁|王惠玲知青田园诗词赏析

    傅占魁 展读王惠玲这束知青田园诗词,爱不释手.这不仅因为本人也曾是一名老知青,对诗中的题材内容就如老友重逢,格外熟悉.格外亲切!而且主要是惠玲在诗中所倾注的那份真情!那份情.那份爱正是年仅十七的花季少 ...

  • 【诗话文章】傅占魁|简论诗歌承传的渐进性发展

    继承与发展的渐进性是宇宙万物新陈代谢的规律,体现着事物对立统一,辩证的法则.无论自然万物,包括人类社会之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如何地复杂多变,其实质都是继承与发展的渐进性创新,而不是全盘接受的继而不变 ...

  • 思想境界是创造精品的根本——诗词创作体会浅谈之一 傅占魁

    思想境界是创造精品的根本 --诗词创作体会浅谈之一 傅占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被压抑六十年的中华诗词同步进入了蓬勃复兴阶段,至今三十五年了!当今诗作者遍布城乡,数以百 ...

  • 【诗话文章】马斗全|“诗词学会”名称趣谈

    传统诗词逐渐复兴,是近三十来年的事.开始复兴的重要标志,是各地诗人组织"诗词学会"的成立.如今诗词学会遍布全国,不但几乎各省市有,而且绝大多数县市也有,甚至一些乡镇也有,真可谓热闹 ...

  • 『名家诗词』傅占魁绝句精选

    傅占魁,字岭梅.谱号瑞堂,中华诗词学会高级研修班导师.当代诗人.诗论家.共生文化学人.毕生从事文化思想.美学.诗词的研究.教育与写作.多次聘任全国诗词大赛评委,诗词选本编审.主编等.著有衔石集.梦泽集 ...

  • 【知否名家诗人风采】傅占魁先生诗词介绍之一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春日晨读 推窗欲借东方白,却见桃花映字红. 放眼江天烟雨绿,青春如海我如龙. 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即景 车辙依稀石径幽,苍苔半染绣花楼. 凝眸坐对斜阳淡,唯有相思不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