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粽子,我一口气能吃七八个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粽子勾起了我的那段团圆回忆。』
每年初夏,龙泉驿金黄的枇杷快下市时,端午节就到了,城里乡下飘起了粽子香。往往等不及端午节的到来,各类粽子就出现在各大超市。五芳斋粽子、嘉兴粽子、稻香村粽子披盔亮甲,全副武装,被塑料真空膜包裹得严严实实,在各大超市闪亮登场。肉粽、八宝粽、蛋黄粽,形形色色,它们俨然已是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身价非凡。
而在农贸菜市,没有光彩夺目的装修,暗淡的、黑黝黝的光线,与衣着朴素的菜贩融为一体。那堆放在杂货铺的本土粽子,以新鲜洁净的粽叶和亲民的价格吸引着本地人的钱袋。
其实,真正能与那些大品牌粽子相媲美的本地粽子,其宝贵之处更在于它们与这方水土相依相恋的味道。四川粽子,大都内含花椒、红豆,以盐调味。尽管是素粽,只要有这些基本元素,就会在本地畅销无阻。讲究点,在素粽基础上塞入鲜肉块、腊肉粒、酱肉粒、香肠粒,立即华丽转身,身价翻倍。吃粽子,本地人就好这一口——咸鲜味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 pixabay
每个周末我去姨妈家喝茶聊天。一壶清茶,两杯素盏,就开始了我俩的神侃。姨妈说:先前小时候住在乡下,最喜欢外婆亲手包的粽子。当时他们会在腊月腌猪肉,在春天采棉花草做馍馍,还自己动手做米花糖。包粽子一次要用去几升米,常常忙不过来要请会做饭的吕大娘帮忙。粽子做好后堆在斗蓬里,随吃随拿。要吃时,将粽子往灶台柴火里一扔,饭熟后粽子也就好了。有酱肉咸粽子,有黄豆甜粽子。
当时家里要养十多只鸭子和鸡。每次天天刚亮,起床到鸡鸭窝里摸蛋,总会摸到五六个,还带着余温。将鸭蛋洗净,扔进盐水大坛子里泡着,累计起来大约泡了百多个。每天上学前的早饭,姨妈都会取一个咸鸭蛋来吃,又或者将鸭蛋当做馅料裹入粽子,真是十足的美味。
这样温软香美的乡居场景,算是当时简单又质朴的幸福生活了。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面临国企改革下岗大潮的年代,姨妈能拥有这样一段有关美食的乡村生活,到现在想来,也觉得美好。而对我这般爱吃粽子的人来说,姨妈所说的那投入灶台柴火中烤熟的酱肉粽子,真是十足的馋香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 pixabay
我们这一代60后,先苦后甜。总体来说,早年的生活,还是清苦的 。从儿时到16岁,我还真一直没吃过粽子,更别说自家包粽子。我家三个孩子,待两个哥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家里的经济境况才真正好起来。
那年暑假,我大哥大学毕业,从学校搬回一屋子的书。为此,我爸找来木工,花一个月时间,定做了三个大书柜,才将这些商务印书馆的整套汉译名著、中华书局的十三史还有若干中外文学名著全部装下。除了这些书,大哥也带回好多新思想、新理念,每每在饭桌上对我们弟妹言传身教。
大哥幽默儒雅,几句玩笑话,就令我们捧腹开怀。我们都很喜欢听他讲话,既开心又增长知识。此时表哥表弟们也纷纷来我家蹭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父母则倍感欣慰,一家人其乐融融,我觉得那的确是我家的美好时光。
大哥的新思维也会体现在饮食方面,在一个冬天,大哥向母亲提议做海鲜鱿鱼粽子。我在书房昏天黑地地读书,而母亲和父亲则在厨房忙活着包鱿鱼粽子。怎么准备原材料,怎么搞到粽叶,鱿鱼怎么发制,粽子用什么包法,加些什么料——这些我全然不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 pixabay
等到粽子煮好,送到嘴边,那海鲜的香、糯米的糯、红豆的软、花椒的美将我全身心征服,一口气能吃七八个。我一边吃,一边看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于是哥哥便打趣说:“你就是大胃·科波菲尔!”
那些年的冬天,还没有空调,母亲就在我住的小屋里生起一个煤气炉,全家人挤在小屋里说笑取暖,妈妈、爸爸、大哥、二哥还有我。大家或倚或靠或躺,围着小火炉说着家常话,哥哥们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我聊学习体会,爸妈说家长里短。
炉上垛着大水壶,咕咕冒着蒸汽,妈妈拿出鱿鱼粽子在水壶边缘烤着,不停翻转。鱿鱼的香味丝丝缕缕在屋里散发开来,我们剥开粽叶,在火光中细细品尝,那焦糊之处,分外脆韧绵香。此生最美味最幸福的粽子,就是那时候吃到的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 pixabay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家也经历了种种悲欢离合。二哥、妈妈先后离我们而去。年年吃枇杷,年年吃粽子,我却越来越怀念曾经蕴含着团圆情谊的鱿鱼粽子。这鱿鱼粽子在市面上是没有卖的,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
遵循当年粽子的味道,我揣测出鱿鱼粽子的配方:盐、花椒、红豆、糯米、鱿鱼条。按照这个单子,我去农贸市场买回所需食材。再给闺蜜母亲打电话,咨询粽子的具体做法。
按要求泡涨糯米,沥干。将红豆煮软,鱿鱼发胀切条。然后将花椒、盐、调和油与糯米、红豆合在一起和匀。粽叶一片片洗干净,剩下的就是包粽子了。
包粽子是个技术活,看似轻巧,实则不易。只见老爸将两片粽叶叠在一起,中间一折,呈漏斗状,填入食材后,一盖一折,用线上下左右一捆,一只圆锥形的四川粽子就包好了。遇上破损的粽叶也不丢弃,包好的粽子若有漏洞,就用剪刀将烂叶子好的部分裁下一块,像补衣服一样将洞补上。这样包到最后,没一片剩叶、没一粒剩米,十分节省经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 pixabay
3斤糯米,共包了20多个大粽子。盛在大锅里,掺水没过粽子,大火煮40分钟,大功告成。此外,我还将高价买回的名牌五香酱肉,切成小粒,包了10个酱肉粽子。
由于用料足,舍得投钱,我们做的鱿鱼粽子、酱肉粽子咸香油润,滋味香浓,仿佛回到了30年前大哥毕业的那年,我似乎又在此品到了父母亲手包的那个味道。那暖暖的厨房、那昏暗的灯光、那亲切熟悉的身影、那个热闹完整的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微信审核: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