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刚上任1个月,部下都水土不服,难怪该军在淮海战场最先覆灭
编辑搜图
▲济南城解放
1948年9月,山东省会济南解放,10万守军被歼灭,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等数十名将领被俘。整个山东境内除青岛等少数海港外,已经全境解放。不久,河南省会开封及郑州城相继解放,总兵力超过60万的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再无后顾之忧,开始集中兵力向徐州周边集结,准备一举拿下这座屏障首都南京的重要门户。
编辑搜图
▲电影剧照
飞兵南下围歼黄百韬兵团
国民党军方面也及时调整部署,徐州“剿总”从10月初开始紧急收缩兵力,将原本沿陇海路一字排开的4个主力兵团(第2、第13、第7、第16兵团)和4个绥靖区(第3、第4、第1、第9绥靖区)部队全部向徐州城收缩,总兵力共计25个军约60万人。同时,从华中来援的黄维第12兵团和刚从辽沈战场撤回的第39军等部共计20万人,也正在紧急向徐州靠拢。
如果让敌人兵合一处,总兵力将达到80万人,依托徐州坚固城防及城内储存的大量物资,必将形成旷日持久的对峙局面。为此,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各纵队从山东紧急飞兵南下,迅速逼近尚在徐州以东新安镇地区的国民党军黄百韬第7兵团(下辖第25军、第44军、第63军、第64军、第100军),准备在敌人完成集结前,先解决掉这12万敌军,同时斩断敌人防御部署的右翼。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63军被堵在运河东岸
该兵团司令黄百韬得到华东野战军逼近的消息后,仓皇向徐州地区撤退,为了防止遭到追击,其率主力渡过京杭大运河后立即将运河上的铁桥炸毁,船只也尽数破坏。但如此一来,留在后方担任左翼掩护的第63军就再也无法渡河了。9日傍晚,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尾随而至,第63军无法渡河,只好全军收缩在一个叫窑湾镇地方负隅顽抗。
窑湾镇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日伪军在这里修筑防御工事,东面有一条3至4米高的围墙,墙外有壕沟和水塘相连;另外南、西、北三面则被运河环抱,地形比较利于防守。第63军占领这里后,不分昼夜加修工事,并占据了周围3公里内的大小村庄进行改建加固,希望能够拖延时间,等待已经渡河的兵团主力回头救援。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外无救兵内部又士气低落
但第63军过于高估自己的友军和自身实力。该军是从广东方面的粤军部队,隶属广州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麾下,战前刚刚从南京、芜湖一带调来,临时加入了黄百韬兵团。因此,该兵团除了同为粤军的第64军外,其余部队(第25军、第100军是中央军,第44军是川军)与该军并无深情,按照国民党军“败不相救”的传统,必定不会回身相救。
第63军现任军长陈章系10月初刚刚由第62军副军长任上调来,到职还不到1个月。对此,黄百韬曾忧心忡忡地说“战前换将、兵家大忌。”此外,该军大多数官兵都是广东人,初到苏北,有恰逢深秋,本就水土不服、衣衫单薄,加上该军属于杂牌军,军需补给被层层克扣,官兵们吃不饱、穿不暖,士气十分低落。
编辑搜图
▲窑湾战斗陈列馆
首战得胜歼灭13000敌人
10日拂晓,华野1纵各师向窑湾外围发起攻击,迅速扫清了镇东南外围之敌。11日下午4时30分,开始集中炮火向敌人主阵地和敌军指挥所猛烈轰击,镇东门迅速被突破,南门、北门的攻击部队也相继得手,全镇都是“冲进指挥所,活敌军长”的口号。敌军长陈章见大势已去、待援无望,慌忙带领卫兵向运河方向逃窜,企图游水逃跑,途中被我截击部队击毙。
12日拂晓,窑湾战斗胜利结束,第63军两个师5个团13000余人被全部歼灭,这次作战也创造了我军1个纵队兵力歼敌1个军的成功战例。
编辑搜图
▲淮海战役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