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如虹 || 漫说古代的高考制度

漫说古代的高考制度

2021年6月7日上午9点,一年一度的高考准时开始。高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寒门学子通过刻苦学习进入名校,用知识和奋斗改善了生活,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说到高考,就不得不想起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我觉得古代的科举考试更像是高考加国考。毕竟,科举考试当中榜上有名的进士是获得了当官的机会。

其实,中国古代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科举考试制度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从隋朝才开始产生的。不过隋朝太短了。科举考试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已经变得比较公平了。尤其是宋朝的科举考试,有糊名和誊录制度,能够保证公平。

科举考试一开始是一项非常先进的选官制度,比九品中正制进步很多,让许多出身平民的读书人有了进取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尤其是在宋朝,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司马光、苏轼等出色的知识分子更是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担道义。他们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把自己看成国家的主人翁,而不仅仅是皇帝的奴才。

当然,读书人里有的是为了辅国治民而当官,比如包拯,他就很好地实践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也有的人是为了个人的飞黄腾达,为了荣华富贵当官。当然,这虽然不是一种高尚的想法,但是也无可厚非。不过,这类人很容易堕落为“国贼禄鬼”,比如《红楼梦》里的贾雨村。他一开始就是为了实现“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抱负而读书的,但是他在知道了“护官符”的存在后,就逐渐变成一个助纣为虐的败类了。现实中和珅等贪官污吏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现如今的读书人一定要引以为戒,有道德自律。毕竟,邪不压正,善恶到头终有报。

元朝时期,科举制度长期中断。汉族文人没办法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转向了文艺创作。于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优秀的戏曲作家创作出了大量出色的戏曲作品。这些戏曲作品,或针砭时弊,或歌颂美好的爱情,或歌颂自由的意志,感人肺腑。不过,我相信,他们如果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的话,还是会参加的。

到了明朝,出现了八股取士制度。八股文是一种形式上非常讲究的文体。八股文本身作为一种文体,是无可指摘的。但是它一旦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定文体,成为考生必须钻研的一种文体,就成了鲁迅在《透底》里说的“蠢笨的产物”了。到了清朝,科举制度越发腐朽,所以,我们看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里充满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不过,吴敬梓和蒲松龄如果考中了,说不定就不会批判科举制度了。

说到这里,就必须说说科举制度下的遗珠了。李白、杜甫都没有考中进士。李白是根本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而杜甫则是由于李林甫弄权,唐玄宗昏聩,导致落选。到了明清时期,遗珠就更多了。最典型的是明朝的唐伯虎和徐渭。唐伯虎是莫名其妙地卷入了舞弊案件,徐渭为什么没有考中,我不清楚,估计是由于他性格狷狂,嫉恶如仇,不合时宜。不过,李白、杜甫、徐渭和唐伯虎等人都在文学艺术上贡献很大。所以,即使考不上科举,人生也可以有意义,只要不失去志向。

科举考试的内容自然没有现如今的高考丰富。古代也没有那么多学科。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并不是非常发达,所以科举考试考的基本上是文科知识。诗词歌赋,四书五经都是考试内容。有时候,也会有特殊的考试,考策问,也就是考察考生对具体的国家大事的看法。不过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八股文的内容已经限制在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内。这样一来,诗词歌赋就不再是考试内容了。这就是贾宝玉那么厌烦八股文,觉得那只是读书人沽名钓誉的工具的原因。

总而言之,科举考试曾经在一段时间之内为国家选拔出了许多德才兼备的人。但是后来,这种制度逐渐僵化腐朽,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不过,总体而言,科举制度还是一项利大于弊的制度。

现如今的高考肯定比科举制度公平得多,也科学严谨得多。所以,广大学子们还是应该努力学习,把握机会的。毕竟,知识改变命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事实。

作者简介

朱益伟,家住山城重庆。目前是一个自由撰稿人。热爱文艺,崇尚人道主义。喜欢在简单的生活当中发现美妙的点滴。喜欢在阅读当中体会人生百态。喜欢欣赏富有雅趣的文化。关注时事,且欣赏客观中正,有正能量的时事评论。写作是我表达自我,抒发心情的方式。希望以文会友,期待自己的文章可以得到大家的青睐。

(0)

相关推荐

  • 清代科举怎么考?清朝科举考试的主要程序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于唐朝,到了明朝更加完善和严密.清代沿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清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程序是: 最低一级为院试,在府一级地方进行,合格者称生员,习惯上叫秀才.第二级为乡试,在各省城进行,生员 ...

  • 漫话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

    潜江市档案馆馆藏中有一套<分类诗腋>,介绍的是清代科举考试必考项--试帖诗. 潜江市档案馆馆藏<分类诗腋>,成书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黄理齐(潜江人)鉴定,李桢编,共 ...

  • 观点 | 李伯重:明清江南的精英教育

    明清江南的精英教育以科举考试为目的,而科举是进入统治阶层和上流社会的主要途径(或者说是"正途").因此,精英教育对当时的社会各个阶层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万般皆下品,惟有 ...

  • 归途如虹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农历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 桃花,是古典文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意象. 桃花在春天盛开,象征美好的青春,象征纯洁的爱情,象征光明的未来. <诗经>里有"桃之夭 ...

  • 归途如虹 ||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归途如虹 自由,是很多人的追求. 有的人说,自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像李白那样"一生好入名山游",就像杜甫那样"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quo ...

  • 归途如虹 || 《西游记》里十分发人深省的一难

    <西游记>里 十分发人深省的一难 <西游记>里哪一难对唐僧师徒的考验最大?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有的读者觉得是火焰山,有的读者觉得是通天河,有的读者觉得是狮驼岭.我个人觉得九九八十 ...

  • 古代的“高考补习班”和“押题”达人

    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始终结伴而行.于是,针对考生开发的"补习班"便应运而生. 说起古代的&quo ...

  • 归途如虹 || 苏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苏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苏轼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人之一了.他不仅在当时接过了欧阳修的接力棒,成为了文坛盟主,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的一个文化偶像,一个精神楷模.他是"唐宋八大家&qu ...

  • 考试直接用!高考历史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全,学霸已私藏

    今天我们来说说高中历史!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同学都在问我,说高考历史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呢? 其实,提高历史水平的方法只有将历史事件串成线,中国近代史从何开始,中间经历了什么,以什么结束:中国近代史 ...

  • 归途如虹 || 不思量自难忘

    不思量自难忘 2021年5月22日,我们失去了袁隆平和吴孟超两位科学家.虽然两位科学家都是高寿,但是他们的逝世还是让敬爱他们的人们感到惋惜和难过.毕竟,他们两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实 ...

  • 中国古代的“高考”,原来考这些!

    所谓的古代"高考",也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开始时的时间饱受争议,有学者说始于汉朝,有些学者说始于隋朝.在科举制度出现以前,官位都是靠家族世袭获得,科举制度出现以后,寒门学子也有了 ...

  • 归途如虹 || 真名士自风流

    ○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一个志向高远,深明大义,既有侠骨,也有柔肠的男子汉大丈夫.同时也是一个磊落奔放的风流名士.史湘云在<红楼梦>里说的"是真名士自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