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先生1
明孝宗时,云南孟密思叠不服教化,守臣决议起兵讨伐。司马马公上疏说:“现在中外疲困,灾祸频发,有什么凭恃可以用兵?应当派遣中央的官吏前去告谕他们。”倪岳说:“用兵的方法,在兵力不足时要表现得很充足。如马公所说的,不是向天下表示自己弱小,使思叠因此而更加轻视我们。他们如果能够听从中央官员的告谕自然是好的,但如果他们不肯顺从,这个计策就没有后手了。不如先派有威望的地方大臣前去,规劝他们顺从;如果他们还不顺从,我们再考虑出兵剿匪也不晚。”于是,朝廷下诏要求云南选派人员前往,巡抚陈金奉诏,安排参议郭绪与按察副使曹玉前前往。郭绪与曹玉十几天后抵达金齿(蛮族名,今云南省保山县治)。彼时,副将卢和率军前进两里多后停下来,派人手拿文书前去告谕,结果都被思叠拘禁起来。卢和还军到千崖遇见郭绪,说明事情的经过,并警告郭绪不要靠近。郭绪说:“我蒙受朝廷的恩惠,现在正是报答的时候。如按你的说法做,那臣子还有什么节操呢?从前苏武被匈奴扣押了十九年,尚能生还,何况这些夷人比不上匈奴。万一不能回来,也是分内的事。”有人对郭绪说:“苏武黑发去白发回,你现在已经白发了,难道会以黑发回来吗?”这天,曹玉假装生病停留,郭绪只得独自骑马,带领数名随从上路。
十天后,郭绪到南甸(云南省武定县东)。山路险绝,不可骑马,于是披荆斩棘,徒步而行,挽绳前进。
又过十天,遇到一个大泽,郭绪骑着土人的象舆。地上烟雾弥漫,地下泥淖难行,而郭绪更努力前进。
又过十天,到了孟濑,离金沙江只有三十里了。郭绪派官员拿着文书过江,告谕他们朝廷有招抚的诚意。
夷人相顾失色,说:“中国的官也来到这里了吗?”
出动夷兵率领数万象、马,半夜渡江到郭绪的住地,长矛、弓箭环绕了好几重。郭绪大声叱责道:“你还敢挑拨离间吗?”又拔剑指着那个人说:“一会儿渡江,有敢再如此说的人处斩!”思叠看到告谕的文书,将福祸讲得非常清楚,又听说郭绪的心意坚定,就派数名酋长来接受诏令,并赠送土产。郭绪命令他们回去,只邀思叠前来面谈。同思叠见面以后,先慰问他的劳苦,再为他伸冤,最后责备他叛变。听到这话的人都感动得哭泣跪拜,请求归还所侵占的土地,郭绪一一应许,他们都叩头称万岁,声动天地。卢和接到郭绪的讯息即刻赶到,而思叠已经撤兵回去了。这件事过了三年后,升郭绪为四川督储参政。明武宗即位后,他才又以云南之功,加俸一级,次年就退休回家。
这件事发生在明孝宗时期,起因是孟密思叠挑起部落间的领土争端,而不服朝廷管教,差一点逼迫明朝兵戎相见。而在明朝主政大臣的利弊分析下,决定派出有威望的地方老臣劝谕。这对上级来说是一件简单的决策,但落地到基层,实则是一件极度危险、极度困难的任务。明朝中央可以推到地方巡抚,巡抚可以推到下级官吏,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摊派落实到老臣郭绪身上,他也成为这项终极任务的责任人。此时,郭绪已经56岁。郭绪成为“天选之子”,他能拒绝吗?这项任务可能是巡抚故意整他、也可能只有他是真正的人选,但无论是什么情况,上级要的是事情顺利解决,而郭绪在这种形势下没办法拒绝。既然无法拒绝,郭绪表现出了自己的智慧。在整个执行中,他一直都是义正言辞,毫不退缩的。难道他不怕死吗?肯定不是。他清楚:此行任务成功,有加官进爵的希望;如果失败,他也能青史留名、甚至为自己的后代赢得奖赏,至少也不会连累自己的家族。但他的副手曹玉、副将卢和都想法设法逃避,一个装病、一个佯装声势来交差,因为他们知道此行凶多吉少,而且自己也不是直接牵头人、直接负责人,即使有处罚,也是郭绪顶着,所以他们没必要拿着自己的命去博。最终,郭绪克服重重困难,将这件不可能的事情办成了,为自己在退休前加俸一级,也算是对他有个比较好的交待。郭绪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过程有着非常丰富的职场经验和技巧。假如,我们面对领导交办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该怎么办呢?第一,认清形势、识别领导意图。当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我们首先要研判形势和领导的意图,要分析这个任务是上级命令,还是直属领导故意设置?上级命令是无奈之举,故意设置就是公报私仇、公报私怨。只有先弄清楚形势和意图,才能决定下一步干什么。第二,如果是上级命令、无奈之举的任务,恰好落在自己头上,最佳策略就是像郭绪一样义正言辞、慷慨激昂的去完成任务。要明白谁也不想接烫手山芋,但因职责所在又不得不接,只能硬着头皮上、拼命干。办成了,可能就是大功一件,升职加薪等着你;失败了,领导们也都心里有数,不会有啥大的处罚,甚至会作为攻坚克难的正面例子宣传。第三,如果领导蓄意报复,最简单的就是辞职离开,这也是领导给你穿小鞋的目的,但最佳的出路还是迎难而上来解决,尽量私下与领导和解,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斗下去吃亏的大概率还是自己。不过,当领导就是不依不饶针对你的时候,就要选择残局玩法,大胆选择与领导斗,公开矛盾,破坏领导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让他有所顾虑。在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是领导为形势所迫、还是自己蓄意设置,当你还想继续在这个地方混下去的时候,最佳办法是迎难而上,解决它。记住,搞对抗,自己容易死的快。如果已经没有出路,就辞职换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