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境界,决定了你的生活状态
文 | 宗白华
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
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什么是意境?
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为满足生理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
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
王安石有一首诗:
杨柳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全是写景。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着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啊,渗透进,一层无边的惆怅,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欣慰。
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元人马东漓有一首《天净沙》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也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同是一个星天月夜的景,影映出几层不同的诗境:
元人杨载《景阳宫望月》云:
大地山河微有影,
九天风露浩无声。
明画家沈周《写怀寄僧》云:
明河有影微云外,
清露无声万木中。
清人盛青嵝咏《白莲》云:
半江残月欲无影,
一岸冷云何处香。
杨诗写函盖乾坤的封建的帝居气概,沈诗写迥绝世尘的幽人境、界,盛诗写风流蕴藉,流连光景的诗人胸怀。
一主气象,一主幽思(禅境),一主情致。
至于唐人陆龟蒙咏白莲的名句: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却系为花传神,偏于赋体,诗境虽美,主于咏物。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
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
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
倪云林诗云:
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
无人作妍嫒,春风发微笑。
希腊神话里水仙之神临水自鉴,眷恋着自己的仙姿,无限相思,憔悴以死。
中国的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
这就是中西精神的差别相。
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
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左岸记:人,为什么要有意境?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靠,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