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赚几十万!从疯狂到“濒临灭绝”,是谁“杀”死了红木行业?
“如果单纯依靠原材料来发展红木家具,那么整个行业都会死。”
2015年,面对市场遇冷与行业洗牌加剧,福建贡品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林福星如此对记者感叹道。
从高歌猛进到缓慢停滞,尽管仍旧可以维持现状,但林董事长对之后的行业前景,并不抱有太大希望。
红木,豆科紫檀属植物,撇去它的生长周期与产地不提,大多数人对红木的认知,是“我国高端、名贵家具”用材。
“花梨木”、“酸枝木”、“降香黄檀”等等,与这些词汇关联的,一般都是价格昂贵的名家具,其中不乏古董物件。
按理说,这样的东西应该饱受社会上层人士的青睐,产量供不应求,卖到火爆才对。
可恰恰相反,从2017年木材行业整理的报告来看,当年业内人士对红木做出的预估前景,并不乐观。
事实上,两年后的2019年,红木行业整体萎靡不振,正如林福星当初做过的推测那样,红木家具市场正在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
拿深圳市新阳光红木交易中心与大地城红木广场来举例,2019年,随便抓一个红木厂商与工人来问他们效益如何,大多数人都要摇头叹气,“不好”、“不景气”成了他们嘴里常常蹦出的词。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前几年红木市场的火爆,当时的红木厂商,以为自己的帝国可以“日不落”,压根儿没有预料到这种高端木材,有一天竟然会在市场受阻。
一
2015年,《中国周刊》曾经发表过一篇报道,其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红木的担忧,文中提到,由于市场旺盛的需求量,主要产地是中国海南的降香黄檀原生树,已经绝迹。
是的,绝迹,字面意义的灭绝,对于当时如火如荼的红木市场来说,这是个值得骄傲,又值得忧惧的消息。
骄傲的是,当年红木家具的销路的确无人可出其右,在2013年到2014年价格直线走高之后,各大红木厂商加大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国内不能满足的,干脆跑到东南亚,可是即便如此,采伐量也远远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量,2016年时,在环境调查署(EIA)提交给CITES第十七届缔约方大会的报告中,曾经给出一个结论:
缅甸大果紫檀和奥氏黄檀,预计在3年到13年的时间里,完全灭绝。
在仔细扒开红木行业的细节之前,人们可能需要明确两个概念:红木为什么昂贵?以及它能有多昂贵?
红木家具其实起源于我国明清时期,以前的朝代中,并没有如此大批量的家具,因为那时候的人们更习惯于卧和跪坐,从宋代开始,高型家具才开始逐步出现。到了明代中期,出现了用硬木做的家具,而红木材料的就是其中一种。
著名文物学家王世襄先生说过,中国明清最好的家具都是用黄花梨制造的。在中国传统家具行当,有这么一个共同认知,那就是其他木材做成的家具大概可以用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而红木做成的器具,至少以百年来计算。
这就决定了,从收藏价值来考量,红木家具远胜于其他木材的器具。
而在市场上,红木家具的价格也确实“优越”于其他普通木材,比如市面上常见的刺猬紫檀和大果紫檀制成的家具,均价在3万到4万之间,这是红木的入门级家具,间接可以说明,红木家具的入门价格,至少在3万。
红木家具的贵,一来贵在原材料,足够结实,二来贵在人工。
红木家具独特的硬度,让它加工起来,难度远超其他木材,直接用机器来制作,怕毁坏木材,稍微讲究一点的收藏家,在收藏前都要问清楚,家具是否由人工炮制,在久远的古代,能够动手制作红木家具的木工,一定是木工里的名家。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红木曾经在市场上掀起过一阵狂潮。
作为中国最大的木雕生产基地和三大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的福建仙游县,在家具生意火爆期,小小一个县城就容纳了古典工艺家具企业4000多家,鼎盛时从业人员超过16万,仅2014年,这个县城的红木业产值就达到了330亿元。
二
材料优质加上制作相对费劲,让红木家具在中式家具中一骑绝尘。
但近年来红木市场频频走低,甚至一度看不到希望,也让行业内不少人重新审视红木家具的前景。
以仙游为例,到了2016年,红木家具行业的营业额已经连续两年走低,利润值在2015年就已经下降了15%,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下滑。
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员工请辞,技术工人的出走、员工人心思变,但整个行业一点点失去基石,林福星接受采访时,更透露了红木家具遭遇的现状:“市场超过六成以上的商家销量下滑,有很多甚至是在亏本经营。”
福建仙游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尚且如此,全国各地无疑也是一片哀鸿。
事实上,大多数规模不及仙游县的红木厂商,比仙游更早遭遇寒冬期。早在2013年,武汉的红木市场就已遇冷。
当时《楚天金报》的记者来到位于汉口的一家家具市场采访,容纳五家红木家具品牌,面积近400平米的商铺,却只有一名销售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店家也拉下脸面,吐出实情:“从去年开业到现在,基本没有出单,只卖出过一个1000元左右的小凳子。”
当地的五个红木家具店,情况大致相同,都是开业时热闹过几天,此后持续无人问津,在毫无进账的同时,店家要负担相当昂贵的代价:每月的店租加上人工费用,这个数字就已经达到了5、6万元,而超过三个月不出单,却是店里的常事。
由此可见,红木家具市场,比专业预测地更早进入冰河期。
“物以稀为贵”,是世上永远颠扑不破的道理,对于红木家具来说,稀有既是它曾经繁荣的保证,也是如今低迷的核心原因。
红木生长缓慢,一度被国际上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生长周期长,决定了它的木质细密,硬度高,质量好,但对于产量要求高的现代商业来说,确实足够致命。
我国的红木木材有赖于进口,但上文中提到,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红木数量也在锐减,直到今天,总共33种红木当中,已经有18种被列为了国际濒危保护物种。对此,这些国家在2016年之后,陆续出台过政策,禁止红木出口。
而2019年,我国对于红木的进口数量是30.25万立方米,同比仍旧增长百分之60以上,这说明,现有红木的原材料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很值得玩味的一点是,比起文玩市场、名贵宠物市场有价无市来看,我国红木家具近年来走入低迷,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顾客减少了需求,而是由于原材料限制了红木家具市场的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红木家具在市场上一直是受到追捧的,众所周知,红木家具从造型到其他设计,主打中国风,无论是什么家具,单单摆在那里,就有一股“老干部”的味道出来。
在年轻人市场中,更多人依旧将红木视作收藏家的选择,或是高端人群的选择,普通人在同样的家具中,会优先倾向于设计更加现代的家具,单从沙发的选择来看,如今人们选择布艺沙发与皮质沙发的概率,要远远大于红木硬质沙发。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对于红木家具的厂商来说,引入新的设计思路,在有限的数量中满足更能够为自己带来利益的群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影响红木家具如今发展的最后一个原因,不用说,一定是市场哄抬。
前文所说的深圳市两家红木家具供应地,在当年行情火爆时,每个员工都能够实现日进斗金,除了红木家具确实有收藏价值,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来的东方文化之外,还源于很多厂商无底线对价格的炒高。
因为原材料的日渐减少,木材的运输困难、做工耗费人力物力,厂商们眼见利润即将变少,市场即将低迷,干脆发了疯,来了一个“末日前最后的辉煌”,即大幅度提高红木家具价格。
在红木家具市场火爆的那几年,恰逢富人养藏獒成瘾,当时市场上有一句流行语,叫做“藏獒、红木、茅台还有朝向还可以的房子,是中国人的四大传家宝”,其中红木与藏獒并列位于其中,想想当时藏獒被炒作成什么样的天价神犬,就能够想象红木家具有多少水分。
红木加工有风险,运输难,保养难,一件红木家具的售出,每一层至少有40%的利润,等满足了从厂商到供应商到门店每一层的利润需求,这件红木家具已然天价。
有数据显示,一套50万的红木家具,包含雕刻工艺和原材料运输等等全部成本在内,全部成本,这个数字不会超过15万,余下的,就是经销商与包销们的狂欢。
难怪有人说,藏獒是如何落寞的,红木也必将如何落寞。
但红木家具是否完全没有翻身可能呢?它的结局真的与藏獒一样吗?这一点,还真的不能苟同。
藏獒作为生长于西藏的犬类,它的价值与功能在现代都市中,与其被炒高的价格并不相符,所谓“东方神犬”的名号也有赖于人类自己的加持,但红木不一样,它从久远的古代发展而来,每一种花纹每一个样式,都保留了古代先驱工匠们的高超的技艺,融合了东方文化中原汁原味的内容。
也许红木原材料如今因为稀少而被迫减少了家具的生产,但这种凭借精神内核而发光发热的东西,必将因为其内涵长存。
市场的火爆与低迷,从长远来看都只是一时一地,最关键的,是继续做红木的后来人,能否根据新时代的需求将新的生命力注入红木的设计中去,走高端路线并不是红木家具滑坡的原因,比起这个,失去了创造力才是最为可怕的事情。
好在,如今的红木家具行业,也并没有束手以待,依旧有很多的文物学家与经济学家对红木市场做出合理的保护与评估,也许在未来,红木家具能够回归一个理性销售与生产的健康状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