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朝阳:忘不了的邵东土特产/八、红薯干
【作者简介】范朝阳,邵东县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男,1973年11月出生。喜欢诗歌、小说,近年工作之余偶有创作。以自身经历,痛感较之所谓调研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之名利双收,文学创作确实寒碜,得不偿失。然兴之所在,乐此不疲。信手由心,遑论速贫速朽。不经意间,或得“清水芙蓉”之天然妙趣矣!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LTWCHJL1首发此文,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群、组及亲友个人。如兄弟平台转载,请按腾讯规则原文转发。谢谢!
红薯干
范朝阳
一
别管人家那里叫什么,我们这里叫红薯。
如果我把红薯叫成了別的,我那家乡人,也会把我几年前故世的爷爷,叫成别的。
一种太常见的农作物。缠绕三分薄地小半年,缠绕许多人一辈子,最终在霜露过后,撑起一个家。
无根,也扎根。谷雨季节,剪一截,理一垄,趁着薅松,趁着淋透,沾土落地,飞快开枝散叶。
茎叶皆可食。不怕剥皮,不怕抽筋,一锄下去,一锅端出,大多拖家带口。爪瓞绵绵,鼓励生育。
农村长大。至今记得初夏那早。三十来岁还未成家的堂伯扯了一担红薯藤,堆在堂屋门口,嚷嚷着什么。
他接到大队会计转告的通知,进城,接他老子的班,顶职。
最终没搞成。
从此不插红薯。只在村里做零工,帮人挑煤,担河沙。再不下地当农民。
村人给他起了浑号:摁心红薯。我不晓得是不是这个摁字。
反正我的心,被这个至今孑然一身的红薯,摁得心痛。
二
红薯有十八般变化。
通变化,但没有仙气。如有,经过一根肠子通屁眼的农村人的肠胃,至清者,升腾而上为饱嗝;至浊者,顺溜而下为臭屁。真不用馨香祷祝。
做法却真有好多种。
北方人可以把一张红纸幻化为鸳鸯、绵羊,甚至比城里人还高大上的奔月嫦娥,也即拈纸成花,与此同理。
因为红薯有不同的做法,吃法,日子就有不同的过法。
其中红薯干,又可以细分为干红薯,红薯片子,红薯条……都可以自立门户,分家另过。
虽叫红薯干,却与日子的滋润、饱足,须臾难离。
那些年,父母千嘱万嘱,攒劲读书,一根红薯就是接力棒。
一袋红薯干,黄的白的,就是离家的金银细软。
三
我还是口水不干的用红薯干来教育我儿子。
年轻人么,要有朝气。如蒸红薯干,蓬蓬勃勃釜上气。
年轻人么,要多锻炼身体,长得像那粉红薯。红薯干,有劲道。
年轻人么,要讲团结互助。爸爸有点人脉资源,瓜扯叶也动,无非当年一起嚼红薯……
儿子研究跟大片相关的薯片。和堂伯一样,不再研究红薯世族。
投稿 203666763@qq.com
责编 何俊良 微信 LTWCHJ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