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火柴厂大PK(上)
伊瓦·克鲁格是世界的火柴大王,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一统欧洲火柴工业市场,并随后侵入亚洲火柴工业。日本的泷川辨三,凭借着他的东洋燐寸株式会社,以及后来担任了日本国内最大的大同燐寸株式会社的社长,一时间大同加上朝日,两家的产量占据了日本火柴三分之二市场。作为日本火柴大王,泷川也可说是当仁不让。名至实归。那么,刘鸿生历来被视为中国的火柴大王,一来其立足鸿生起步,至说服荧昌、中华两厂,联合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不断做大做强树立了行业典范。二来他先后倡议发起“江苏火柴同业联合会”、“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最后成立“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籍以外抵入侵,内消弥争,带领国产火柴走出困境。凭借这些就能登上“火柴大王”的宝座了吗?如此简单一说当然不能令人信服。中国幅员辽阔,火柴工业遍及发达地区。火柴业的前辈,北有张新吾、丛良弼、张惠霖等人,南有何世錩、乐振葆、朱子谦等人。四川有余自舒、夏厚丞等人,广东有黄泽廷、王谓坡等人。那么,放眼1937年抗战之前火柴业的鼎盛时期,大中华火柴公司,是否就是中国火柴工业的翘楚?刘鸿生是否就是名至实归的中国火柴业大王?
带着这个疑问,一直就想把当时火柴业的各厂拿来对比一下,瞧瞧到底哪一家的规模最大,毕竟有了数据才更容易让人信服。火柴厂的比较,主要有三个方面:1、企业资本。2、生产能力。3、职工人数。除此之外尚有以厂区规模、主要机器设备数量等来比对的。我们就从前三个方面为主来进行考量,数据主要采纳自日本人大塚令三监译的《支那工业综观》。其数据以1932—1934年为主,来源于政府公报、火柴业界期刊以及工商、经济、海关等部门的各项调查统计。由于数据更新的问题,书中部分数据有沿用的情况,因而在某些地方会略有失真,加之部分数据的缺失所以并不全面,故而在参考了其他书籍等资料后,对部分数据予以补充,后面不另作说明。一、企业资本厂名上荧昌镇荧昌苏鸿生周中华杭光华北丹华津丹华成立年份1911192019201920191019041918资本(元)60入总501050120入总厂名津北洋津中华南振业青振业宁振业青山东青青岛成立年份1909192019141928192019171918资本(元)3042.54030305530说明:①表格选取了资本在30万元及之上的。②入总,是指分厂的资本统计在总厂一起。③周浦中华资本10万,应该是未更新造成,因为中华、鸿生、荧昌三公司应该在伯仲之间,包括后来并入的九江裕生,亦标注为10万,其实亦远不止。④北京、天津两丹华厂,因合并后总部设在北京,故天津归入,其实天津丹华规模为大。补充:由于资本概指注册资本为主,一般因大的增资扩股等情况会致函工商等部上报更新外,一般照搬,所以此数据有部分失真。如按大中华火柴公司1931年合股之初的记录,总资本达191万。至1936年前后形成实力强大的集团时,总资本更是增加至365万。另外,上海的瑞资美光公司资本未标注。按照记录,美光1931年末向美国政府注册成立时,总资本定为12.5万美元。1932年末瑞中洋行并入美光后,其全部财产达到50万美元。
结论:若只看单个厂,资本排名前六的为:上海美光、天津丹华、上海荧昌、青岛山东、北京丹华、苏州鸿生、杭州光华(鸿生与光华同为50,并列第六)。若论公司的话,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主要是三大公司,大中华、丹华、振业三家。大中华1931年最初合并时的三个公司四个分厂相加为120万,以后计入杭州光华、九江裕生后,六厂资本更是达到180万。若再加上汉口炎昌和东沟梗片厂,总资本规模更大。丹华两厂相加为120万,如果计入1920年开办的安东分厂(以制造梗片为主兼制火柴),总资本亦有不少增加。振业三厂相加为100万。因此,大中华 > 丹华 > 振业。二、生产能力厂名上美光青青岛杭光华津丹华北丹华泊永华年产(万箱)4.434.314.233.593.363.27厂名青振东上荧昌苏鸿生津北洋上中华青振业年产(万箱)3.202.872.672.662.622.51在这里,我们主要来说说美光公司。美光在1931年时大肆扩建,一下子就就添置了6台连续式火柴机,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柴制造机器,其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国内火柴企业所使用的各类制造机器。重新开工后,生产能力达到日产火柴130箱。如果折合到年产,与上表相符。另有记录显示,1932年至1936年间,美光公司产量达到上海火柴生产总量的30%—40%,占了约三成半。对照年生产能力,大中华公司旗下的上海荧昌、上海中华相加为5.49万箱,岂不是又占了四成?难道上海所有的其他厂家,产量相加充其量只占有四分之一?解放前上海出现过的火柴厂家先后有百家以上,只是早期开办的的燧昌、燮昌、祥森、利民、裕昌等此时业已结束。而南洋、黎明、福昌、正丰等一大批厂,都为1940年及之后才开办。此时并存的火柴厂主要是大华、中国、华明、大明,四家产量总和不过略超上海荧昌一家而已。
结论:看单个厂,表中已然很明显,产能排名前六的为,上海美光、青岛青岛、杭州光华、天津丹华、北京丹华、泊头永华。若论公司的话,三大公司中,大中华4厂合计10.45万箱,6厂合计17.12万箱。丹华2厂合计6.95万箱,如果加上兼制火柴的安东分厂,超过7万箱应不成问题。振业3厂合计7.01万箱。丹华与振业伯仲之间,丹华略胜而已。大中华之产量可以说遥遥领先于他俩。三、职工人数厂名杭光华上荧昌津丹华苏鸿生晋西北南振业年产(万箱)1449992966879775683厂名泊永华镇荧昌宁振业津北洋青振业上中华年产(万箱)610606573543531511这一项下,书中有数厂未罗列出数据,如美光公司、九江裕生等。美光据记载,在1932年末瑞中洋行并入后,共雇佣有职工500余人。因机器先进,生产效率高,所以美光的资本及产量凌驾于他厂,而职工却较他厂为少。
结论:列表一目了然,职工数排名前六的单个厂为,杭州光华、上海荧昌、天津丹华、苏州鸿生、山西西北、济南振业。三大公司中,丹华2厂合计1472人,振业3厂合计1787人。丹华如果加上安东分厂的话,亦与振业旗鼓相当而略胜振业。大中华4厂合计2988人,若加上杭州光华,5厂合计4437人,如若再加上九江裕生和东沟梗片厂,职工人数理应超过5千,远超丹华、振业两公司的合计。(未完待续)最近图文链接1、《胡显伯与扬州耀扬厂(八)》2、《说说同名火柴厂(三)》3、《配烟火柴》4、《上海贫儿工艺院》5、《兴亚火柴厂》旧文链接通道1、《美国早期世博会收藏与欣赏》2、《光华埠印象》3、《浦东火柴业先驱寻迹(上)》4、《美国二战宣传书式火柴(一)》5、《海上花——上海早期美女火花》